1周10大驚奇:2020年最高危「爆煲國」係...
2020010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2019年過去了,金融市場已迎接新一年的來臨!回看異象上周預言,2020年首季將是全球股市主要升幅所在,神奇密碼可能是3月3日前、美國標指3,333點,與其「畏高」,倒不如考慮趁勢。不過,今年確實仍有不少「地雷」,尤其要留意以下國家的新聞。
【1、亞洲「三哥」實在太大鑊 爆煲機會高】
要數目前最高危的經濟大國,一定包括全球第5大經濟體,排名僅次於美國、中國、日本,以及德國,作為亞洲「三哥」的印度!該國2019年第3季經濟增長放緩至4.5%,而11月通脹5.54%,經濟明顯陷入滯脹,央行在12月初無奈地沒有減息後,終在聖誕前夕出招救市!在國債市場進行「扭曲操作」,買進1,000億印度盧比(約14億美元或109億港元)的10年期國債,同時賣出682.5億印度盧比、於2020年到期的短債,以壓低長期利率,希望能刺激企業及個人借貸,並帶動經濟增長。
央行以6.5462厘的債息,「一口價」買入2029年到期的國債(票面利率6.45厘)。消息公布後,債息偏軟,有利當地融資成本下降。有分析指出,央行此舉對債市的影響究竟有多大,將視乎後續操作力度。
所謂「扭曲操作」,是美國聯儲局1960年代初期設計的一種經濟政策,透過賣出短債及買入長債,從而推低長期利率。由於消費者及企業一般大額借貸是以「10年或以上」計,例如汽車貸款及樓宇按揭,若央行推低長期利率,有助加大中小企及消費者的貸款額度,從而達到刺激經濟的槓桿效果。
例如2011年9月,聯儲局就曾推出「扭曲操作」,在2012年6月底前購買4,000億美元剩餘期限為6年至30年的長期國債,同時賣出同等規模期限3年以內的國債。
印度隨着經濟愈差、通脹則愈升,形成滯脹危機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於平安夜發表年度經濟報告預警,印度政府救市已「幾近技窮」。評級機構穆迪亦在去年11月將印度評級自「穩定」降至「負面」,主因是當地影子銀行問題加劇、長期經濟增長放緩,以及公共債務等問題。穆迪預計,截至2020年3月的一年中,預算赤字佔GDP比重將達3.7%。
3.7%是甚麼概念?試想想,意大利目前赤字佔GDP高於2%,已受歐盟猛烈批評,擔心債務爆煲,中國目前也不到3%。
【2、南美「二哥」自稱債務危機堪比2001年】
新興市場「高危國」除了印度外,南美第二大經濟體阿根廷也不好過!該國總統Alberto Fernandez於去年聖誕節前表示,該國實際上已債務違約,財政惡劣情況堪比2001年近代史上最嚴重的債務危機。
阿根廷經濟正處衰退,由於貨幣披索崩潰,經濟危機已持續18個月,料2019年萎縮3.1%,全年通脹更達55%,負債規模幾乎達國內生產總值(GDP)約90%。
Fernandez說:「現在情況與2001年不同,但形勢相似。當年貧窮率57%,如今41%;當年債務違約,如今實際上也是違約。」
報道指出,阿根廷政府將去年12月20日約90億美元的到期債務,單方面延長到2020年8月償還。這引發評級機構惠譽和標準普爾將阿根廷信貸評級降至瀕臨違約的「選擇性違約」級別。
【3、亞洲「二哥」正式踏入「迷失30年」】
提起「爆煲國」,亞洲「二哥」日本就真的爆了30年!2019年12月29日,除了是去年最後一個星期日外,更正式意味日本「迷失30年」。就在1989年12月29日,日本股市代表──日經平均指數衝上38,915點,當時市場人士眼看距離40,000點愈來愈近,相信會垂手可得、指日可待,民眾也度過了歡樂的1989年,迎接1990年!不過,有誰能知道,這日正是「迷失30年」的起點,事後回看,證明是泡沫爆破、好境宣告幻滅!(本文附圖一)
由於2019年12月29日是星期日,若以12月27日(周五)的日經平均指數收報23,837點作為「迷失30年」的總結,股市仍較當年低40%。當地媒體也承認,日本由1990年起,花了足足10幾年時間,即2000年代後,才讓股市回復正常,但30年過去了,似乎仍難以令散戶放心。
導致日本股市於1990年代劇烈下滑的原因很多,包括日圓堅挺、經濟增長低迷、通縮、日本企業改革十分緩慢等,但真正的原因可能是「之前股市升得太瘋狂」,結果糾正到目前為止,也未能重上「天價估值」。一般來說,股市正常的市盈率在14至16倍之間,但30年前,日本股市的市盈率竟然高達60倍,成為了「教科書」的典型案例。
由於藍籌股整體市盈率60倍實在太驚人,結果經過整個1990年代的市盈率「矯正期」後,估值早在2000年代已恢復正常,交易所也不斷鼓勵散戶投資股票,但「創傷後遺症」直至今天也存在。
舉例來說,2013年安倍晉三就任首相,推出「安倍經濟學」,股市在大量放水之下狂升,惟當地散戶卻急不及待大舉沽出了9萬億日圓的股票,相比之下,外資卻大舉接貨15萬億日圓,結果整個升浪獲益的只是外國大戶,日本民眾財富沒有顯著受惠,正正印證了「一朝被蛇咬,莫說10年,就是30年也怕草繩」。
【4、貿戰「贏家」越南 今年隨時一鋪輸凸】
講起亞洲,2019年有一個「小國」贏家,就是越南!它繼2018年後,連續兩年經濟增長逾7%,確實傲視全球,甚至有不少人認為,它的潛力猶如20年或以前的中國,因同樣有着被視為「人口紅利」的年輕勞動力、房地產又處於上升軌道、製造業蓬勃、政治組織亦與中國差不多且趨於穩定,以及和美國關係不太差。種種迹象都恍如20多年前剛起步不久的中國,惟事情絕非簡單的對照。
●股市反映前景不算好
無錯,越南的全球製造業供應鏈愈趨成熟,以東南亞國家來說,確實是領先同儕,而且最受惠於中美貿易戰,諸如三星、蘋果公司(Apple Inc.)等美韓科技巨企均有在該國設廠,瞬間就使越南成為了「世界科技工廠」,並帶挈經濟增長連續兩年超過7%,傲視全球。
不過,股市反映的並非如此!該國指標胡志明股市指數去年僅累升約7%,大幅落後於中國滬深300指數的32%升幅,同時跑輸主要新興市場股市。更甚的是,就在去年聖誕節期間,越南股市竟然逆勢下跌。(本文附圖二)
值得注意的是,越南股市並不是全封閉的市場,2019年主要資金來源就是「外資」,透過交易所買賣基金(ETF)流入的資金佔比高達44%。因此,越南股市的表現某程度是能反映外資的看法,對經濟前景有啟示作用。
若細緻地看,越南股市之所以跑輸外圍,主因是銀行股及一隻房地產股Vingroup已佔據了大部分市值。其中,Vingroup更涉獵汽車及智能手機製造,惟主要盈利來源仍是地產。(本文附圖三)
●銀行孭債太多 體系不健康
明顯地,拖着當地股市後腿的是銀行股,而它們遭外資摒棄的原因是向外貸款實在太多,目前已超過了國內生產總值(GDP),以一個人均收入僅約2,500美元(約19,500港元)的國家而言,銀行面對的風險實在很大,需要補充資本去為未來潛在壞帳做準備。根據評級機構惠譽報告預警,當地近半銀行未符合資本充足率8%的最低要求。這意味着當地潛在發生金融危機的風險。
值得留意的是,當地銀行要集資受很大限制,因為政府嚴格規管外資持股不得多於30%,若這規管持續,越南金融體系只有兩個結局:要麼觸發債務危機;要麼縮減對企業的借貸。惟兩個結局皆不利投資情緒。
與此同時,上述提及的Vingroup是整個股市的「巨人」,佔比近15%,顯然是結構性問題,只要該股大冧,將會拖累股市、甚至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更重要的是,越南過去的發展過度倚賴北部的河內及南部的胡志明市,這兩個巨型城市目前已難找到潛在大型發展項目,連帶政府也無奈要減慢審批新項目,令包括Vingroup在內的全國房地產商盈利前景受壓。為何不發展其他城市?很簡單,基建未追上。(本文附圖四)
越南真的能成為「下一個中國」?就看看你會否願意在債務纏身的銀行,加上缺乏新經濟股的不健康股市上撒種。越南若要完全釋放發展潛力,就一定要改革開放、摒除保護主義。
【5、「地雷」實在太多!全球男女老幼人均欠25萬】
除了上述「焦點」國家,全球實在是滿布「地雷」,突然「爆煲」絕非靠嚇!由中國的殭屍公司、美國嚴重的學生負債,到澳洲按揭貸款居高不下等,皆是炸彈。事實上,過去十年來在寬鬆貨幣政策下,全球政府、企業和家庭的債務總規模創下超過250萬億美元的歷史紀錄,幾乎是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倍,相當地球上男女老少每人欠債3.25萬美元左右(約25萬港元)。(本文附圖五)
●沒完沒了!仲要借更多
這些都是金融危機過後,政策制定者通過舉債,保持全球經濟穩定的「後遺症」。此後在多年來的低利率水平下,對多數人而言,債務負擔仍然可控,故債務「大山」愈砌愈高。可惜的是,隨着經濟增長愈趨放慢,如今全球各地政策制定者的救市方案仍有一個共通點:還需借更多債。
●國家、企業、家庭、下一代通通孭債
這樣問題就更大了!除了上述提及的阿根廷,連帶土耳其、南非和其他國家也存在債務違約的恐慌。
公司債務方面,即使在美國經濟創紀錄擴張的情況下,僅美國的公司就佔了今年公司違約總數的七成。而在中國,據標普預計,在岸市場的違約企業有可能在2020年達到創紀錄水平。
有「央行之母」稱號的國際清算銀行(BIS)認為,在發達經濟體中,殭屍公司佔非金融上市公司的比例已升至6%左右,創下數十年最高水平。殭屍公司一般長期無法通過營運利潤償還債務成本,且增長前景平淡。
家庭方面,澳洲和南韓的家庭負債最高。
而下一代主人翁也逃不出債務負擔。美國學生當前欠債1.5萬億美元,為還債處於苦苦掙扎的境地。
總部位於美國華盛頓,成員包括近500家、來自70多個國家和地區所有類型金融機構的國際金融協會(IIF)去年底亦發表報告,警告全球債務在去年上半年已飆升至超過250萬億美元的歷史新高,主要由中國及美國帶動。
報告指出,2019年上半年全球債務增加了7.5萬億美元,使總額高達250.9萬億美元,預計全年「埋單」將超過255萬億美元。其中,中國及美國佔據了新增債務的60%以上,新興市場的債務亦飆至71.4萬億美元的新紀錄,佔經濟總量達220%,遠超國際的140%「警戒線」。
報告又指,意大利及黎巴嫩的政府債務已達高水平;阿根廷、巴西、南非,以及希臘的債務增長迅速,令它們很難再透過財政政策刺激經濟,即政府再救市的能力大降。
事實上,IMF早已警告,全球近40%、總值達19萬億美元的企業債位處主要經濟體,例如美國、中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以及西班牙,一旦爆煲,全球經濟勢跟隨崩潰,後果不堪設想。
【6、「泡沫之母」美債恐最快今年中爆煲】
講起債務,美國國債總額2019年已首度突破23萬億美元,被視為全球「泡沫之母」。
美國著名分析員、經濟與金融問題研究網站Wolf Street創辦人Wolf Richter警告,現時美國經濟穩定,債務問題尚且如此,一旦衰退,後果難以想像。
回看美國國債於2019年2月11日才首度突破22萬億美元,不足一年就大增1萬億美元,足見債務的可怕程度。若再往後看,在總統特朗普2016年11月8日當選時,美國國債19.8萬億美元,即過去3年債務激增3.2萬億美元。(本文附圖六)
Richter警告,別被特朗普說的「經濟史上最好」所蒙蔽,據數據顯示,截至去年第3季的過去12個月,美國國債增加5.6%,而同期美國經濟增長3.7%,即國債增速超過經濟增速,是典型的「靠債養經濟」。他指出,「好日子」時債務走勢尚且如此,如果因經濟衰退而令稅收大減,同時用於失業保障等開支上升,債務恐直線抽升。
除了Wolf Richter發出警告,獲投資名宿韋恩盛讚、並接任其職位的私募基金黑石集團首席投資策略師Joe Zidle亦警告,主權債務是「所有泡沫之母」,以目前美國巨額國債而言,很可能會觸發下一次衰退,時間估計在2020年中期至2021年底之前爆發!
【7、一個國家「爆煲」後 結局可以很可怕】
若經濟「爆煲」,最可怕會變成怎樣?或許可看看以下國家!
委內瑞拉,一個曾經是全球最富裕的國家,近年則因過度倚賴出口原油、政府腐敗、通脹失控、經濟崩潰而被評為「全球最悲情國家」,多數人活在貧窮線以下,目前連為死人搞喪禮也負擔不起。
委內瑞拉貨幣嚴重貶值,人民生活十分艱苦。舉例來說,在2018年8月,1公斤蕃茄要賣大約500萬元當地貨幣(約6港元),可想而知當地貨幣已崩潰到無法想像的程度。
受惡性通脹影響,當地人民每月僅能賺得3美元(約23港元),除了生活捉襟見肘,連「盡孝」也難,因運輸遺體與購買棺材安葬的費用可能高達數百美元,是極龐大的負擔。有些當地人要透過租棺材來節省購買的開支,惟租棺材也要50美元(約390港元),雖然較購買須花費100至300美元(約780至2,340港元)便宜得多,但也是沉重負擔。同時亦需要求助他人義務將屍體做防腐處理,因為用來縫合屍體的縫合費也要5美元(約39港元),不是人人都付得起。
對許多當地人來說,過去5年,該國經濟崩潰帶來的影響尤其嚴重。回看過去20年,當地曾是巨大石油財富中心,惟目前產量驟降至高峰期的一小部分,不少兒童因營養不良死亡,身邊的人也愛莫能助。
更甚的是,在這場經濟危機裏,除了活人受罪外,死人也不得安寧,墓碑經常傳出失竊的事情、墳墓被洗劫貴重物品...
【8、「百業之母」處境艱難 今年別盲目樂觀】
講完一眾國家處境,行業也能對前景露端倪,結論亦是「小心為上」!其中,有「百業之母」稱號的銀行業尤其可怕!2019年對全球銀行界而言,絕對是難忘的一年,為削減成本應對經濟放緩和適應數碼技術需求,全球銀行宣布了自2015年以年最大一輪的裁員計劃。
根據公司和工會的文件顯示,去年有50多家銀行宣布合共裁減77,780人的計劃,為2015年宣布總裁員91,448人以來最高。在未來幾年面臨負利率額外負擔的歐洲銀行,更佔裁員總數近82%。
隨着2019年大舉宣布裁員,使過去6年業界裁員總數超過42.5萬人。事實上,實際數字可能更高,因許多銀行不會披露裁員計劃。有消息人士稱,連美資大行也避不過裁員潮,摩根士丹利就是最新一家採取年終提效措施的公司,涉及裁員約1,500人,其行政總裁James Gorman曾稱,裁員人數約佔該行員工總數2%。
2019年數據也凸顯了歐洲銀行的脆弱性,該地區的出口導向型經濟面臨國際貿易爭端之餘,負利率更進一步侵蝕了貸款收入。與美國不同的是,歐洲銀行仍未走出2008年金融海嘯後的陰霾,許多公司正在解僱員工,並出售業務,以提高盈利能力。
其中,德國最大銀行──德意志銀行計劃到2022年前大幅裁員1.8萬人,並將大幅退出投資銀行業務。德國是歐洲最分散的主要銀行市場,也是遭受負利率風險最高的國家之一,因德國銀行擁有較海外競爭對手更多的存款。
2020年銀行可能會繼續宣布進一步裁員計劃,有消息人士在上月較早前透露,由於競爭加劇和利潤率趨緊,瑞士財富管理公司──瑞士寶盛集團正考慮裁員,以降低成本。西班牙對外銀行亦計劃對其客戶解決方案業務裁員,並可能延伸至更廣泛的業務。
【9、「消費之首」更瘋狂 全球狂炒逾8萬人】
除了「百業之母」,在貿易戰肆虐下,2020年恐更難捱,原因在於被視為「消費前瞻指標」的汽車企業同樣瘋狂炒人,恐預示其他行業也劫數難逃。
由於汽車涉及金額較大,一向被視為是「消費前瞻指標」,例如汽車佔中國內地整體消費近10%,而消費更佔美國經濟增長比重達70%,當中汽車表現舉足輕重,故全球汽車企業偏向裁員,反映着經濟暫未見曙光。值得留意的是,如果汽車行業是一個國家,將是全球第6大經濟體。
有統計顯示,全球汽車企業在未來幾年將裁減逾8萬個職位,主要集中在德國、美國,以及英國。除歐美外,亞洲車企亦相繼進行裁員。中國汽車業的僱員人數為全球最多,惟面對銷售下滑,電動車生產商蔚來汽車於去年9月底宣布裁員約20%,涉及超過2,000個職位。日產汽車亦未能幸免,隨着盈利跌至數十年低位,該公司計劃未來幾年裁減1.25萬個職位,涉及的工廠分布全球各地。
即使是經濟狀況較好的美國,當地汽車業也要大幅裁員。其中,通用汽車超過4.6萬名美國時薪工人,較早前曾舉行長達40天的罷工,為近半個世紀以來最大,惟結果只是令通用汽車管理層同意讓一年前計劃關閉的美國4座工廠中,其中一座繼續生產。
歐洲方面,在2019年11月22日,有大約1.5萬人在德國抗議裁員和工廠關閉,為戴姆勒、保時捷,以及汽車零部件巨頭博世集團的總部所在地。惟僅僅一周後,奧迪宣布計劃2025年前在德國裁員9,500人,戴姆勒則計劃全球裁員逾1萬人。
●印度汽車業削35萬職位
值得留意的是,上述數據未包括「周邊」影響,舉例來說,早於2019年8月初,有媒體指出,由於汽車和電單車銷量的下滑,印度汽車行業爆發了大規模裁員,許多公司被迫停止部分工廠運作,並改變輪班制度。據行業資深人士估算,當地汽車製造商、零件製造商和經銷商,自去年4月起已裁員約35萬人。
因此,全球汽車業不景氣,受牽連的絕非區區數萬人。
【10、尋覓2020年發達股?華爾街推薦呢啲...】
最後分享一下新年投資部署。受累於社會持續動盪,2019年港股表現乏善足陳,若2020年想外闖賺錢,似乎美股是首選。以下是綜合華爾街分析師推薦的「發達股」,不妨參考一下:
●英偉達(Nvidia)
富國銀行將英偉達列為2020年半導體股首選,看好該公司3大主要業務,包括遊戲、汽車,以及數據中心。由於該公司愈來愈強調人工智能(AI),是良好的概念股。
●Trade Desk
美國投資銀行和資產管理公司Needham表示,2020年值得關注程序化廣告公司Trade Desk,因大選將至,監管機構可能會更嚴格管理網絡,令該公司有獨特的商機。
該公司特色是自助服務平台,可幫助管理廣告活動,尤其是社交媒體。
●Nike
管理資金規模逾3,000億美元的美國金融服務公司Guggenheim看好Nike,主因是2020年7月下旬在日本東京舉行奧運,有利跑鞋銷情。
●蘋果公司
摩根大通視蘋果公司(Apple Inc.)為2020年首選,主因是5G手機及強勁的iPhone出貨量。
●AT&T
美銀看好電訊商AT&T,主因是估值相較市場大幅折讓,有力追落後,整體價值也浮現。
●可口可樂
摩根士丹利指出,可口可樂具有中高位數的收入增長,明顯優於同業,主因是定價能力更強,不斷創新發展,且戰略做了有利變化,加上新興市場的動能,股價仍未反映。
●Zynga
美國著名金融服務公司Cowen表示,Zynga是2020年首選,因該公司在過去幾年,證明自己是移動遊戲領域中最有持續能力的公司。
------
【仲等咩?】最強炒股神器《東網Money18》APP已全面升級,新增多項新功能,助你投資理財、揀股問股!即刻click入 http://on.cc/redirect/money18 下載安裝!
想問股票?即刻Click入 http://bit.ly/2NqHU90 留言,《東網Money18》專欄作者同你點選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