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構】唔止港樓高企!為何全球樓市未跟經濟暴跌?

20200611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外國傳媒報道,一場新冠肺炎疫情不只改變民眾對「留在自己屋企」的看法,還可能對世界各地房地產市場造成重大影響! 
由於各地封鎖防疫造成經濟活動急凍,繼而掀起大規模失業、減薪、企業倒閉潮,在這種環境下,許多民眾可能對或許是人生最大筆投資的「買樓」決定裹足不前,通常會導致樓價下跌。事實上,英國5月Nationwide樓價指數就顯示,樓價按月跌1.7%,為11年以來最大跌幅。
【全球政府撐住】
不過,英國樓價偏偏已有回穩迹象,顯示疫情對樓市影響較表面所見的複雜。Nationwide首席經濟學家Robert Gardner指出,這是因目前情況特殊,並非典型經濟不景氣,政府推出的史無前例刺激措施,協助家庭和企業渡過難關。隨着各地對防疫封鎖限制陸續解除或鬆綁,經濟和樓市景氣可望反彈。
【欠租未使驚住】
在美國,樓價甚至上升!哈佛商學院教授Nori Gerardo Lietz表示,這是因許多地區下令疫情期間暫停驅逐拖欠租金的人,通常實施60到90天,有些地區更長達6個月,有助減輕樓市壓力。
不過,樓市情況殊不簡單,仍會受到其他因素影響,尤其是在外地,許多人突然發覺可以在家上班,免除返工和進入辦公室的必要,這股趨勢已對樓市產生影響。
【民眾換樓需求】
英國房地產網站Rightmove數據顯示,在市郊搵房的民眾顯著增加,許多人想找遠離市中心的房屋,因可以有更大的花園、屋內空間也更寬敞,可當作在家工作。這股潮流究竟是短暫熱潮,還是永久轉變尚待觀察,但疫情確實讓許多人重新思考工作、居住的方式與地點。
【商業店舖較危】
相比住宅,商業物業受疫情影響更深,疫情促使民眾避免到實體店購物,加速轉向網購,以致眾多商店關門,凡是需要「面對面」服務的商店也幾乎全部暫停營業。這造成租金拖欠案例增加,若業主只是延遲或少收一、兩季租金,問題不大,但若「長期」趨勢的開端,問題就大了,可能會引發連鎖效應。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教授Andrew Baum估計,在這種情況下,許多零售店舖價值可能大跌20至30%。
同一道理,商廈情況也如此!若只造成兩季租金遲收,價值應不會受影響。然而,疫情帶動「遙距上班」潮流,若連帶推升郊區、甚至鄉間樓宇的買風,就會衝擊市區辦公大樓空間的需求,商廈市場就不得不調整。
【兩大因素支持】
不過,整體而言,目前仍有兩大因素對樓市有利:
一、即使樓價下滑,房地產相對而言,或許仍是明智的長期投資項目。假設政府國債每年支付0.5厘(可能更低)利息,而房地產投資回報率若是3至5%,對個別投資者和投資基金來說,仍相對吸引。
二、實體店給人的印象是守舊不變,但其實多年來已展現出靈活應變的彈性,土地和建築物的使用方式會隨之改變,例如昔日商店可能變成今天的樓宇,舊工廠可能已改建為酒店,倉庫則變成瑜伽教室等等。
因此,疫情或許給房地產市場帶來巨大衝擊,但事實上,可能只是加快推進已出現的改變而已。
-----
Sakura Global專營海外房地產,大量海外一手項目及租務管理、海外升學和多國移民服務、一對一服務!
請即致電:5133 0626
【仲等咩?】最強炒股神器《東網Money18》APP已全面升級,新增多項新功能,助你投資理財、揀股問股!即刻click入 http://on.cc/redirect/money18 下載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