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智庫:疫下宅在家 父母教育小孩勿犯這9個錯

20200829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教育小孩乖乖理財並非易事,尤其是網絡世界令生活模式轉變,社會上亦沒有所謂「怎樣教小孩的課程」。為人父母,大多是靠自己的經驗行事。雖然「家規」各有不同,但原來外國研究發現,「失敗小孩」的父母也有9個共通點,起碼不要犯上以下的錯誤,尤其是疫情下小孩被迫停課「宅在家」,與父母多了相處時間,就更加要留心:
【1、不鼓勵孩子獨立】
有大學研究發現,家長「心理上」操控小孩,會導致他們自信心和自理能力降低。鼓勵孩子獨立並不等於鼓勵「造反」,獨立反而可大大提升他們的解難能力、溝通能力,更能抵抗同輩壓力。
【2、常常喝罵孩子】
「生舊叉燒好過生你」這句話,相信不少人也聽過。原來亦有大學研究發現,嚴苛的口頭責罵,會扼殺孩子的創意和渴求。長期下去,會讓孩子沮喪、憂鬱,導致一些行為問題,得不償失。
【3、直升機父母】
家長願意抽時間參與孩子的生活固然是好,但「過度」參與則適得其反。有研究報告指出,一些聲稱被「過分操控」的學生有更高程度的憂慮和較低滿足感。「直升機父母」亦較少能接受他人建議,自我意識高帶來了反效果。
【4、孩子沒有充足睡眠】
睡眠是決定成功的要素。英國有研究發現,不規則的睡眠時間會影響孩子大腦發展,繼而影響學業成績。故此,父母培養孩子良好睡眠習慣十分重要。
【5、讓孩子太早看電視】
原來「看電視」可謂是小孩3歲前的禁忌。有研究指,孩子長期看電視,會影響認字和集中能力,更嚴重的是會讓他們有暴力傾向,更易欺凌幼稚園的同學。
【6、獨裁者】
家長說:「你要做A!」孩子問為甚麼,接着家長說:「因為是我說的!」有教育學心理學家指,這種教導模式會抑制孩子表現。
【7、常在小孩身邊用電話】
沉迷玩手機不再是年輕人專利,不少家長也是「低頭族」,即使小孩在身邊,也自顧自玩。有急症室醫生指,孩子受傷的個案,大多由於父母顧着玩手機所導致。再者,父母經常玩手機,小孩亦會有樣學樣。
【8、對孩子很冷淡】
有多個研究亦指出,若孩子得不到父母的關愛,會影響他們的行為,例如欠缺安全感和情緒問題。孩子缺乏父母的稱讚,亦會令他覺得不被社會接受。
【9、體罰孩子】
當小孩吵鬧,家長多會拍打他們作懲罰。沒錯,他們表面上是服從的,但有研究指,這會讓小孩更易有過度活躍、侵略及反抗指令的傾向。真的很嚴重?對!有大學調查指,體罰與孩童的精神健康問題息息相關。
以上9項養兒錯誤,要盡量避免。
-----
誠然,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相信不少父母為教養孩子,也會費盡思量。著名心理治療師、著有心理勵志書籍《13 Things Mentally Strong People Don't Do(中文譯作:告別玻璃心的13件事:心智強者,不做這些事、強者養成的終極指南》作者Amy Morin表示,若家長真的想建立兒女的自信心及自我肯定感,就千萬別做以下使兒女變成「玻璃心」的行為,不妨參考一下:
●讓孩子逃離責任感
雖然你可能認為「家務」會讓孩子受到壓力,並增加負擔,但做家務有助於他們成為更負責任的公民。再者,做適合年齡的家務,有助他們培養征服感和成就感。
因此,無論你是否會告訴孩子要幫忙洗衣服或倒垃圾,孩子都有責任這樣做,並且是表現能力和完成責任的機會。
●不讓孩子犯錯
作為父母,看到孩子失敗、被拒絕,或者把一些事情搞亂,心裏固然難過,所以有些父母會盡量不容許類似情況出現,盡量保護孩子。
不過,這絕對是剝奪他們學習的機會,須知道「失敗乃成功之母」,犯了錯才會更牢記過失,長大後才不至於「玻璃心」。
●保護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生氣時,父母自然會想辦法安撫他們,但如果過分保護,反而會影響他們的情商(EQ)和自尊發展。
父母們,當孩子發脾氣或因其他事而生氣時,要幫助他們認識觸發情緒的因素,並教他們如何自我調節。為他們提供一個框架,幫助解釋感受,以便將來更容易處理情緒。請緊記,這是學校不會特別教授的,父母更須以身作則。
●縱容受害者心態
不要時常向孩子說:「我們買不起像其他孩子一樣的新鞋,因為窮。」若不斷散播負面,並強化它,只會漸漸使孩子覺得生活中的大部分情況是無法控制,影響自信。
父母應正面灌輸,讓孩子認識到自己選擇生活,對自己能創造更美好的未來有盼望、更有信心。不要讓孩子變成「憐憫派掌門」或誇大不幸,而是鼓勵他們採取積極行動。
●過度保護
當然,父母會千方百計保護孩子,但讓他們不受挑戰是會影響發展。父母應將自己視為「嚮導」,而不是保護者,即使放手或會有可怕結果,也要讓孩子體驗生活。肯放手,他們就有機會自己處理任何生活方式,使其具有獨立能力和充滿信心。
●期望完美
父母們,請回想自己的童年,沒有人是完美,孩子們也是!不要對他們訂下過高的目標,這只會增加挫敗感。相反,父母只需給予孩子「長遠目標」及訂立每個目標的基本,例如讀大學是長遠目標,基本就是小學、中學一關一關地順利度過,過程中不需要每次第一。
●懲罰而不是學習紀律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了解某些行為會導致嚴重的後果,但紀律和懲罰之間是存在很大差異。有紀律的孩子認為:「我做出了一個糟糕的選擇。」受懲罰的孩子會說:「我是一個壞人。」
換句話說,紀律會讓孩子相信他們可以在未來做出更明智、更健康的選擇,而懲罰只會使他們認為自己無法做得更好。
-----
【仲等咩?】最強炒股神器《東網Money18》APP已全面升級,新增多項新功能,助你投資理財、揀股問股!即刻click入 http://on.cc/redirect/money18 下載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