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日報B1:華狂吸外資谷內需

20200902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中美關係惡化,據報日本、印度、澳洲討論強化印太地區供應鏈,反映美國及其盟友正密鑼緊鼓降低對「中國製造」的依賴。中國方面,也了解到要減輕對美國需求的依賴,並祭出「雙循環」接招。分析料,中國內需不至於因去全球化提速而受損,資金仍會流入中國,繼外國直接投資(FDI)連升四個月後,中國國債明年可望吸資超過1萬億元人民幣,意味全球貿易或出現「歐美亞」並立局面。
日本經濟產業大臣梶山弘志、印度商業及工業部長戈亞爾、澳洲貿易、旅遊和投資部長伯明翰周二舉行視像會議後發表聯合聲明,揚言已各自指示有關部門於今年內制訂增強印太地區供應鏈的方案,並呼籲區內其他國家參與。三國此舉被視為要減輕對「中國製造」的依賴,還用上「印太地區」這個由現屆美國政府提出的地政學名詞,更顯「站邊」意味。
曾代表美國參與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談判的全球貿易研究機構Hinrich Foundation研究員奧爾森直言,現時美國政府認定與中國經濟融合是戰略錯誤,更多是便宜了中國,而中國政府近日提出的「雙循環」則顯示,當局了解中國未來廿年不能像過往廿年般依賴貿易和外需。
對於「雙循環」中尤其矚目的「內循環」,光銀國際董事總經理兼研究部主管林樵基指,其核心是盡量把內地居民的消費力留在境內。惟中國證監會前主席肖鋼早前卻指,中國消費拉不上去,主因是多數勞動者收入有限。法國外貿銀行經濟學家吳卓殷稱,城市中產階層壯大及其財富增加,會減輕中美脫鈎的潛在影響,惟實現「內循環」的隱憂之一是外國設法減輕對中國的依賴,或導致低收入階層的工種流出中國,因此政府也要擴大財政赤字,提振居民撇除必要開支後的可支配收入。
由此可見,「內循環」先要「水源」!財源方面,除巨企魚貫在中港集資外,渣打報告預計,中國國債未來幾季吸資力度會更強,繼今年全年的8,000億至1萬億元人民幣後,下年再吸1萬億至1.2萬億元人民幣,主要是人民幣匯價轉強、息率較高、全球儲備資產多元化。該行又相信,國際指數公司富時羅素本月24日公布世界政府債券指數年度檢討時,八成機會會納入中國國債,潛在被動型資金流入規模將介乎1,400億至1,700億美元(最多約1.32萬億港元)。
事實上,中國7月份錄得外國直接投資按年增長約12%至90.5億美元,連續四個月有增長,增速為一年最高,而這個數字與過去十年的月度平均值約102.2億美元相差不遠;反觀,全球其他地區外資流入劇減,意味「內循環」概念有其根基。
林樵基稱,鑑於供應鏈不是一時三刻可遷移,中國出口未來一、兩年不會有大礙。京東集團(09618)和美團點評(03690)等新經濟股「仲有得玩」,因這些企業所提供的服務就目前市場滲透率而言,還有很大擴張空間;隨着相關企業續投資,就業職位也會相應增加,吸收低收入階層的勞動力。他又指,內需概念不會因中美經濟格局大洗牌之患而受破壞,首選是服務行業,其次是品牌影響力提升、持續搶佔高檔市場的消費股。
-----
【仲等咩?】最強炒股神器《東網Money18》APP已全面升級,新增多項新功能,助你投資理財、揀股問股!即刻click入 http://on.cc/redirect/money18 下載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