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日報B1:武漢封城一周年 北水力撐港股升5%

20210123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2020年1月23日武漢封城,成為及後全球抗疫手法的典範之一。回看疫前世界,市場對港股、經濟展望,以及中美爭霸的看法皆與現時截然不同,尤其是當年中美關係早已今非昔比,形成如今全球「兩極化」的分裂局面。
中國武漢市一年前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而遭「封城」,香港亦開始出現確診個案,不過在疫症大流行之前,2020年1月港股市況與現時不遑多讓,同樣是一片「歌舞昇平」,特徵包括大市成交高企、恒指上衝3萬點大關、強勢股搶高,以至出現多個投資主題,讓投資者可在不同板塊尋寶。
回顧當時美股已接連創新高,加上中美角力氣氛稍緩,意味持續近兩年的中美貿易戰暫時停火,帶動港股做好。投資者亦繼續憧憬全球央行「放水」刺激經濟,但同時也認為中美短期內難達成下一階段貿易協議,以及中國經濟面臨增長放緩壓力,所以對港股樂觀的同時,也留有一點戒心。
不過,去年初入市博升的資金依然佔主導。大市氣氛熾熱,港股總成交連續多個交易日重上1,000億元以上,多間券商調升香港交易所(00388)目標價,當時港交所亦升穿283元重要心理關心,創逾一年高位。
另一強勢股騰訊控股(00700)亦重拾「股王」本色,延續2019年12月的升勢,重返400元以上,一個半月累升約兩成。騰訊與另外兩大新經濟股阿里巴巴(09988)和美團(03690)組成的「ATM」,已是當時市場熱炒焦點,特別是阿里和美團有被納入恒生指數成分股的憧憬,能保持升勢。
此外,投資者當時看好內地和全球5G發展,與5G概念相關的晶片和手機設備股被熱炒。不過,美國對中國發動科技戰,例如對華為實施出口管制,影響了市場氣氛。
恒指去年1月14日、17日和20日3度升穿29,100點,惟之後未能進一步,在20日升至29,174點後正式見頂,單日急速轉向倒跌,收報28,795點。同日,評級機構穆迪把香港政府長期信貸評級由「Aa2」降至「Aa3」,評級展望則由「負面」調整至「穩定」,為不足3年內兩度下調香港評級,以反映當時香港政府的體制和治理能力較該機構預期低。
此外,去年1月騰訊強勢之際,總裁劉熾平和主席馬化騰相繼沽貨減持,特別是馬化騰連續4日在400元水平減持,套現約20億元,是相隔逾兩年再度減持。分析指這或與業績前禁售期有關,但碰巧也避開了3月時的全球股市大冧。
香港滙豐銀行總行外的兩隻獅子銅像,在去年元旦遭潑漆和縱火焚燒,「散戶愛股」滙豐控股(00005)也由當時60元水平開始滑落,直至9月更跌至27.5元,直至銅獅復修解封,碰巧滙控股價也見底回升。
在疫情初期,不少分析預期不會有大規模爆發,但隨着疫情惡化,股市跟隨應聲下挫,恒指在農曆新年假期後數日已跌至26,000點水平,在去年3月19日更跌至21,139點才見底。
而到了一年後的今天,疫情仍肆虐,香港也擬實行「禁足令」。在環球疫情陰霾下,港股周五(22日)顯著回吐,僅靠「北水」力頂,經濟衰上加衰,中美趨向「區域兩極化」發展,融入大灣區可謂是香港唯一前路。
港股繼早前急升之後表現乏力,西九龍局部「封城」的消息亦壓抑投資氣氛,恒生指數周五收報29,447點,連跌兩日。不過,恒指全周「埋單」仍然累升873點或3.05%,連漲四周,不但完全收復了去年今日武漢封城後的失地,一年以來還累升5.51%。
恒指周五低開超過百點後反覆向下,午後好淡爭持了一段時間,尾段還是「淡友」佔據上風,跌幅擴大至514點,低見29,413點,最終收市跌479點;國企指數則收報11,677點,收市跌212點;至於恒生科技指數收報9,765點,下跌44點。港股全日總成交額超過2,452億元,沽空比率12.35%。
疫情去年初擴散至歐美後,環球央行隨即實施「大水漫灌」救市,而內地經濟率先走出疫情幽谷,「宅經濟」則推升重磅科技股,事關現佔恒指權重合共一成半的騰訊控股(00700)和美團(03690)周五還在創收市新高,港股遂得以捱過中美關係去年降至冰點、《港區國安法》通過、本地疫情多次「翻兜」等的衝擊。
事實上,「北水」近日以史無前例的規模大舉湧港,成為疫苗面世之外的另一輪動力。即使周五港股通淨買入縮至93.66億元,連續14個交易日淨掃貨100億元的強勢終於斷纜,本周累計仍高達954.8億元。南下資金對遭美國制裁股份的興趣似乎有所減退,中國移動(00941)周五錄得淨賣出2.11億元,可是追捧騰訊和美團則未見動搖,淨買入分別仍高達37.34億元及13.16億元。
因應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祭出的中資股黑名單,國際指數公司MSCI明晟宣布,把中國海洋石油(00883)從旗下所有國家世界指數及中國全股票指數剔除,於下周二收市後生效。富時羅素亦宣布,下周三將中海油從其全球指數及中國50指數剔出。中海油周五瀉5.56%,為表現最差藍籌,「北水」淨買入僅1.14億元。
不過,時富財富管理董事總經理姚浩然表示,環球央行「放水」的力度未有減弱,加上內地經濟持續復甦,港股中長線仍有上升動力,恒指在30,000點附近整固一輪後可再衝高。
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葉尚志則指出,股市基本因素未有太大改變,相信資金會持續南下,惟已見放慢迹象,預料恒指本月將於29,200至30,000點之間上落。
另方面,港股美國預託證券(ADR)周五早段個別發展,騰訊報693.53元,較香港收市價高2.53元;美團則報379.91元,較香港收市價低0.29元。若按比例計算,相當於恒指跌41點。
——————
【疫前世界:本地經濟早就孱弱 2019年萎縮1.2%】
在去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之前,香港經濟已受到內憂外患夾擊,本地反修例風波及中美貿易紛爭令經濟於2019年陷入10年以來首次負增長,全年實質本地生產總值(GDP)按年收縮1.2%。
回望2019年,中美貿易戰早已全方位拖累香港經濟放緩,歷時半年的社會事件令本地經濟元氣大傷。在雙重衝擊下,不但令本地旅遊業停擺,而且令服務輸出、本地消費及投資需求大幅下跌。
2019年香港的服務輸出錄得有紀錄以來最大的年度跌幅,高達10.4%;零售業銷貨價值按年急跌11.1%,銷貨量亦下挫12.3%,更創下1998年以來的最差紀錄;消費相關的活動和經濟氣氛受到下半年的社會事件嚴重所影響,年內私人消費開支自2003年以來首次下跌,整體投資開支亦錄得20年以來最大的跌幅。
經濟轉差,2019年勞工市場下半年愈趨惡化,失業率由第二季2.8%衝高至第四季的3.3%,旅遊和消費相關行業的失業率升幅更為顯著。在疫情爆發前,市場曾期望社會事件在去年初降溫,加上內地需求保持旺盛,香港旅遊、酒店、零售等行業有望迎來復甦期,且香港金融市場有望受惠中國「一帶一路」計劃下多方合作、人民幣國際化、大灣區城市建設,與內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以及更多新經濟企業來港上市等因素,經濟有望出現復甦。
事實上,疫前香港住宅物業市場未受到社會事件的太大影響,2019年全年樓價累計仍有5%的升幅。沒料到去年初一場疫情爆發,全球經濟停擺,商業景氣陷入崩潰,香港經濟「屋漏偏逢連夜雨」的困境,至今仍陷於衰退。
——————
【疫前世界:特朗普抗疫諉過 開闢對華戰線】
去年1月中,即全球疫情在港大爆發前夕,中美簽署了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當時金融市場尤其憧憬,中美關係可望穩定下來,並估計下半年美國將着手推動第二階段貿易協議談判,順理成章為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的11月大選連任造勢,並在特朗普順利連任後才落實簽署,營造又一「政績」功效。詎料,一場世紀疫情來襲,特朗普亦沒有成功連任,從此改寫了去年中美關係發展的軌迹。
由特朗普政府與中國副總理劉鶴簽署首階段貿易協議開始,為時18個月的中美貿易戰,暫時換來喘息機會。據此,中國承諾兩年進口2,000億美元美國商品,近500億美元為農產品,能源及製造業產品則另計。在貿易戰之前,中國每年進口約1,300億美元的美國產品和560億美元服務。因此對中方而言,這份貿易協議代表承諾增加美貨進口量。
為此,美國亦同意將針對1,2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新徵關稅降低一半至7.5%,但對2,500億美元的商品徵收的25%關稅則維持不變。特朗普當時指,中美可簽訂第二階段協議,屆時他會同意取消全部關稅,顯見特朗普一直盤算如何在「貿易戰」穩操勝券,以作為他取得連任的重要籌碼。不得不提的是,在簽訂首階段貿易協議之前兩日,美國已宣布將中國從「貨幣操縱國」名單中剔除,而這份首階段貿易協議,亦明確列出中國承諾不以價格競爭目的而將貨幣貶值,否則美國將對華加徵更高水平的關稅。
可惜一場疫情,令特朗普的如意算盤無法打響。美國疫情更一發不可收拾,聯儲局去年3月不惜推出無限量化寬鬆、零息政策及購買企業債的措施來救市,令美元在反彈過後,便進入大型貶值周期,反觀人民幣自去年中不斷升值。去年疫下中美貨幣匯率的表現兩極化,顯示中國不但未有因首階段貿易協議而「蝕章」,反因在防疫戰中遙遙領先,經濟較快復甦,吸引全球熱錢流入,緩減經濟壓力,與疲弱的美國經濟及美元表現形成強烈對比,疫下中、美經濟形勢高下立見,亦促使美國加大對中國的打壓力度。
全球經濟衰退,本身就不是打貿易戰的好時機,皆因全球整體貨品需求都疲弱,疫下美國亦「變招」打壓中國,包括加強打擊中國科企,如切斷華為晶片供貨;制裁中芯國際(00981)、中資能源股及電訊股等;針對在美上市中概股在內的企業,實施更嚴格的審計監管;並限制美國人投資部分中企等。總而言之,美國將戰線由「貿易戰」延伸至「科技戰」及「金融戰」。
在金融戰中,香港更成為美國狙擊的焦點,美國不但取消香港貿易上的特殊地位,還要求輸美港貨禁止標籤「香港製造」,更制裁中、港官員。而針對中企股的制裁,更引發港股金融市場大為動盪。在特朗普卸任前的最後兩個月期間,美方更對中港金融及企業胡亂發炮!
——————
【抗疫至今:港府「打定輸數」 估去年GDP挫6.1%】
疫情陰霾滿布,香港政府預計本地去年全年經濟按年縮6.1%,比任何一家外資大行更悲觀。相比去年全球經濟的4.4%跌幅,港府明顯早已「打定輸數」,認定香港跑輸全球。
2020年第三季香港經濟曾露曙光,儘管實質本地生產總值(GDP)按年仍跌3.5%,但按季增長2.8%,扭轉連續5個季度收縮的劣境,顯示經濟正從疫情危機中觸底反彈。
可惜港府未有把握經濟反彈的時機,其所推出的扶助政策亦多為治標不治本的派錢政策,板斧用盡,經濟亦難見起色,香港上季失業率創16年新高,達6.6%。市況沉寂,觀乎零售數據亦可見一斑。
去年近乎零遊客下,首11個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按年跌25.3%。藥物及化妝品總銷貨價值跌34.8%。化妝品零售商莎莎國際(00178)亦公布,去年10至12月止第三財季的港澳零售及批發營業額,按年跌48.8%,按季雖回升35.6%,惟主要由澳門帶動,期內澳門零售銷售回升122.5%。莎莎預計,香港未來數月的經營環境依然嚴峻 。
反觀與香港一衣帶水的澳門抗疫較港成功,惟其重要經濟支柱之一的賭業仍一潭死水。去年9月,內地全面恢復訪澳門個人遊的簽注,惟2020年12月博彩收入按年大跌65.8%,連挫15個月。總結去年全年,博彩收入604.41億澳門元,按年減79.3%。澳門博彩業經營陷困,多家券商爭相下調今年澳門賭收預測,亦對濠賭股維持審慎看法。
直至周五收市為止,濠賭股仍難逃跌勢,周五股價更普遍「插水」,銀河娛樂(00027)最傷,收挫4.37%;澳博控股(00880)跌3.8%;永利澳門(01128)、金沙中國(01928)及美高梅中國(02282)跌1.39至2.54%。
——————
【抗疫至今:廣州期交所獲批 冀接軌國際】
武漢封城一周年,全球格局由中美貿易戰轉至須「選邊站」的世界大棋局!美國總統拜登銳意引領美國回到外交場上,為合縱盟友形式包圍中國。惟安撫美國內部是拜登首要處理事項,故市場相信雖然中美首階段貿易協議執行情況僅達標近六成,但不足以短期內引爆另一場貿易戰。中國則趁勢加強區域合作,加快金融改革,廣州期貨交易所正式獲批,有望與國際接軌,推動金融市場國際化。
據兩國貿易協議條款,中國去年同意進口1,731億美元美國商品及服務,但根據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分析,中國的購買量僅為1,000億美元,只兌現了其承諾規模的58%。其中,中國對美國能源產品的進口額僅為98億美元,連目標253億美元的四成都不到,因在疫情期間石油及其他能源價格暴跌,令目標變得遙不可及。農業採購方面則進展較好,去年中國購買235億美元農產品,惟距366億美元的目標仍有35%。
報道分析,中美貿易缺口成為拜登政府面臨的重大挑戰,其須決定是否延續特朗普時代的政策,即會否對數千億美元的中國輸美商品加徵高額關稅。雖然比起特朗普,市場普遍猜測拜登較為溫和務實,但其新任命名單中不乏反華官員,當中,準財長耶倫掌握着金融戰,其對華取態亦關乎香港命運。她曾明言,拜登政府將全面審視特朗普對華貿易政策,包括首階段貿易協議執行情況。
觀乎拜登上任首天就已將特朗普退出的組織「重新入會」,專家認為,拜登料將積極參與國際事務,並走回美國多年來的舊路,透過與歐洲盟友合作,讓美國在外交場上重新帶領全球「選邊站」。
面對疫後美國採取圍堵策略,中國已積極加強區域化發展應對,先後拉攏日韓澳紐,夥同其他中、南亞國家簽訂《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以大灣區為重心,務求讓經濟影響力發揮得淋漓盡致。
周五晚上,中國證監會正式批准設立廣州期貨交易所,作為大灣區發展規劃中重要一環。該所將定位為服務實體經濟及綠色發展,秉持創新型、市場化、國際化的發展定位。市場人士指,相較於現有的4大期貨交易所,廣州期貨交易所有望借助政策和區域優勢,在品種創新和制度創新等方面進一步與國際接軌,推動交易所國際化。至於該所會否威脅同處大灣區的香港期交所地位,香港交易所(00388)回覆本報查詢時表示,據了解,廣州期貨交易所與香港期貨市場的產品不一樣,相信互相競爭關係不大。
由於人民幣的流通限制及外資准入限制等,海外資金要進入中國市場,最熟悉的路線仍是透過香港。據中銀香港數據,目前全球仍有70%人民幣交易經香港進行。中國要應對美國圍堵,除了與鄰國加深區域化發展外,亦需積極推行人民幣國際化,方能在外貿及貨幣儲備地位上佔一席之地。
--------------------------
【經濟受疫情拖累,反而更需金融機構,提供彈性融資渠道!】
香港信貸大額貸款,可無限次循環使用,用先計息,較銀行貸款更靈活。
《香港信貸》扎根香港廿四年,上市公司,專業可靠。
一個電話,滿足您資金需要。
.物業一按二按.公居屋貸款
.業主私人貸款.中小企貸款
查詢:2525 3535
忠告:借錢梗要還,咪俾錢中介
放債人牌照號碼:香港信貸財務有限公司1065/2020;香港信貸(私人貸款)有限公司0336/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