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技戰 台灣恐處死亡中心

2021020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中美之爭除貿易及金融外,主戰場還有科技,這更牽涉到重大的地緣政治問題!全球車用晶片近期大缺貨,致使美國、日本、德國等紛紛向台灣求援,凸顯台灣半導體產業的重要性。誠然,去年台灣經濟增長達2.98%,為亞洲最亮麗,更創下近30年經濟增長首超內地的紀錄,半導體產業確實功不可沒。有英國媒體以《全球對世界微晶片工廠台灣的擔憂與日俱增》為題,警告隨着中美爭奪半導體技術,台灣正位於「死亡中心」。
報道指出,台灣長期以來一直是中國內地和西方在政治上關係緊張的根源,美國智庫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全球科技政策負責人Paul Triolo表示,若中國無意或有意展開對台灣的軍事衝突,對於主要電子公司來說,全球供應鏈可能遭到嚴重破壞。再者,台灣企業不希望被迫在兩者之間做選擇,他們在內地有巨大市場。
美國國務院前官員、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專家James Lewis也稱,政治和情報緊張局勢讓大家要重新審視台灣。美國對台灣的關切不僅在於西方依賴台灣晶片代工,也包括中國內地對台灣的依賴。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利用美國在晶片設計及生產領域的領導地位,來扼殺華為等中國企業,藉此在貿易談判中展現實力,形成局勢繃緊。
雖然目前看來,美國似乎在科技戰佔上風,主要是台積電因技術專利問題而被迫停止向華為供貨,但許多人擔憂,隨着中國內地獲得台灣晶片的途徑減少,更有動力追求本土替代方案,更令人擔憂的是其會在台灣晶圓廠執行間諜任務,甚至在極端情景下可能直接拿下台積電在內地的兩座晶圓廠。因此,報道認為,台灣在兩者夾縫之中可能令人不安,這種僵局恐怕不會持續太久。
論及中美之爭,不得不提的是供應鏈轉變,最新有報道指出,日本正加速減少對中國供應鏈的倚賴,繼去年推出資助約2,000億日圓協助日本企業撤華後,已通過第3筆2,225億日圓(約164億港元)額外預算,顯見降低對華依賴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