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沐文:保育歷史建築可促進城市競爭力

20210221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深水埗主教山配水庫早前因水務署進行清拆工程,觸發社會大眾高度關注。
有過百年歷史的深水埗主教山配水庫早前因水務署進行清拆工程,觸發社會大眾對該歷史文物的高度關注。事件曝光後政府從善如流,承諾予以保育;並已展開加固工程,確保配水庫的結構安全。同時古物古迹辦事處亦正進行研究,稍後將提交報告給古物諮詢委員會,為此文物構築物評級和建議保育方向。
整個事件過程反映出政府內部欠缺對文物價值的認知,以及相關保育評核機制的不足。同時亦令人再次關注香港保守的文物保育政策。根據香港現行法規,建築物如非列為「法定古迹」,即使獲得古物諮詢委員會的肯定,被評為「具有特別重要價值而須盡可能予以保存」的「歷史建築」,都沒有法例規管不得改動或清拆。物業擁有人可隨時拆卸任何級別的「歷史建築」,重新發展建設。
主教山配水庫之所以能幸免於難,在於該構築物所在地屬於政府物業,且法定規劃用途為綠化地,發展價值相對較低,故政府面對強烈的民意輿論,順水推舟,達致多贏結果。但香港還有不少珍貴的歷史文物建築,由於屬於私人財產,仍然面臨隨時消失的威脅。
香港向以國際化自由經濟城市自居。長久以來,香港整體發展政策是「經濟為上」。政府本着「大市場、小政府」的管治理念,奉行「積極不干預」政策,主要利用市場經濟力量,推動香港的發展及城市建設。香港可供發展土地資源有限,尺土寸金,而歷史建築的復修及維護更往往涉及龐大費用。在市場主導的方針下,為滿足發展需要及追求最大化經濟效益,不少具有歷史意義、文化價值或建築特色的文物建築經常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甚至遭到拆除。
反觀如紐約和倫敦這等世界知名國際金融經濟都會,在追求經濟發展,滿足城市建設現代化功能需求外,更強調對當地歷史文物建築的愛護和尊重;透過完整的規劃與法規,控制歷史建築的保育。市內新舊建築融合,促進城市多元化及可持續性發展,各自展現出獨一無二的大都會魅力。
又以新加坡為例,早於6、70年代,為騰出土地大舉發展興建房屋商廈,當地清拆了不少文物歷史建築。直至1980年,新加坡政府察覺獅城漸漸失去特色,故在城市規劃政策加入文物保護元素。除保育個別歷史建築外,更制定歷史保護區,控制區內的土地發展,以保留整個地區的歷史、建築風格和氣氛。例如大家熟悉的牛車水,新加坡政府便主動翻新這本已衰落的原唐人街舊區,保存具有歷史價值的街道風貌。區內建築的改造或重建亦受到限制,不得影響外在景觀。牛車水新舊兼融,市容環境提升之餘亦重拾經濟活力,反而成為當地最有特色的區域之一。
而中國內地近40年來突飛猛進的發展,亦面對城市現代化建設與歷史文物建築保育之間平衡取捨的難題。改革開放初期,經濟發展高於一切,全國致力城市重建和拓展。當時舊有建築的清拆被視為進步的象徵、新經濟時代的開始。國家雖然早於1982年已制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但未受廣泛重視。唯隨着珍貴的歷史建築,如四合院、胡同及古城牆等文化遺產被大規模清拆,或被隨意破壞或改造,開始引起各界的關注,並意識到城市現代化發展,不能只向錢看。
自上世紀80年代起便以重建國際經濟大都會為目標的上海市,早於2002年已制訂一系列地方法規,包括《上海市歷史文化風貌區和優秀歷史建築保護條例》,確立清晰歷史建築保護原則及行政管理體制。其中優秀歷史建築定義為建成30年以上,具有以下任何特點的建築建築樣式、施工工藝和工程技術具有建築藝術特色和科學研究價值,反映上海地域建築歷史文化特點,著名建築師的代表作品,中國產業發展歷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坊、商舖、廠房和倉庫,其他具有歷史文化意義的歷史建築。
筆者近年亦參與多項上海歷史文化風貌區內的街區改造規劃,以及優秀歷史建築的改造項目,親身感受到上海市政府對保育當地歷史文化的高度重視及嚴格控制。負責統籌協調該市相關保育工作的「歷史文化風貌區和優秀歷史建築保護委員會」由上海市分管副市長擔任主任直接領導。保護建築即使屬於私有財產,不單不得清拆,任何加固、改建或擴建工程,其設計亦必須事先取得政府當局批准方可進行。此外在優秀近代建築周圍,還劃有建設控制地帶。凡在控制範圍內新建、改建和擴建的其他建築物或構築物,都必需在尺度、體量、高度、色彩等方面與優秀近代建築相協調,不得破壞原有的環境風貌。
現代國際都會城市發展,並非僅滿足於亮麗的經濟表現,龐大的生產總值和金融儲備,以及城市高度發展建設,壯觀的天際線和摩天大樓群、先進發達的交通及通訊系統等的硬實力。同時還需具有濃厚城市文化底蘊的「軟實力」。
歷史建築見證一個地方的文化歷史,是寶貴的社會資產。保育歷史建築可强化城市文化的實力,促進城市發展競爭力。歷史建築作為人民的集體回憶,有助增加當地人民對本地文化及歷史認識,強化身份認同感,進而成為社會發展的動力,創造出更顯著的經濟和社會價值。
這次深水埗主教山配水庫保育事件,反映市民對本地歷史文化價值的重視。政府宜從中吸取經驗,重新檢視歷史建築的保育政策,令施政更貼近民意,與民同行。從而加強社會凝聚力,促進社會可持續健康發展,以至提升整體市民的生活質素。
香港建築師學會前會長 陳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