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民熱話】港人口減少住屋需求降 點解未來2年租樓更着數?

20210222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漏夜趕科場」,正如香港樓市亦有睇好、睇淡兩面,只要各自理性闡述觀點,大可以「和而不同」,而毋須惡言相向,至於誰對誰錯就交由時間來印證。最近數據顯示,香港去年首現自然人口減少,同時受困前景未明及失業率屢見新高。為安全故,租樓保存現金捱過衰退才是王道,而非耗盡積蓄買樓,假如不幸失業,令人艷羨的業主身份最終只會變成鏡花水月!
小弟在以往專欄中提過的利淡因素,今日就不多贅述了,而近來最令人擔憂的則是人口下降的問題。政府統計處本月18日的數據顯示,2020年底的人口臨時數字約為747萬人,按年下跌4.65萬人;更首次出現人口自然減少,去年出生人數僅43,100人,比死亡人數少6,700人,反映生育率進一步下降,港人不願生小朋友,可見樓市KOL成天鼓吹的港人剛性需求,根本就是悖論,更遑論即將掀起的移民浪潮。
從來沒有一個地區或國家,可以在人口負增長的劣勢下保持經濟繁榮,強如日本也在人口老化下,經濟迷失數十年,香港樓價是否在劫難逃?請各位看官自行判斷。
無可否認,目前按揭利息的確是歷史低位,但由於樓價過於昂貴,供樓有難度,港人只好拉長供樓年期以求減少每月供款。數據顯示,去年平均按揭年期高達27.4年,而10年前平均按揭年期僅約20至21年。另據香港按證保險數字顯示,2020年新取用按保金額達983.34億元,按年飆升近2倍,宗數則達1.85萬宗,增幅1.24倍;每宗按保平均借款約531萬元。另據中原按揭客戶申請數字,去年申請高成數按揭客戶比例平均高達4成,以往只是2至3成。上述數字均反映去年的買樓人士,普遍存在「掹掹緊」上車的情況。
至於,為何租樓着數過買樓?現舉例說明。假如你持有150萬元流動現金準備買樓,目標是九龍區的兩房戶,以樓齡34至40年的牛頭角淘大花園為例,最近錄成交註冊的3期M座低層3室,面積322方呎,成交價565萬元,呎價高達1.75萬元;而同類單位近日月租約1.2萬元。
以下我們將會計算買入上述單位的各項支出及供款,首先是印花稅約17萬元,代理佣金5.65萬元,再加1萬元律師費,未計裝修已付出近24萬元。再者是首期及供樓部分,時下興用9成按揭的上車,首期為56.5萬元,以30年供款年期計,另需繳付按揭保險費約25萬元,若加借按保費再於供款內每月攤還,以時下最優惠的H按利息1.484%計算,每月供樓盛惠18,386元,當中逾3成為利息。扣除以上必須的買樓支出,150萬元積蓄只剩約69萬元,大概等於3年供款。但不要忘記,上述還未計及裝修、買家具,以及差餉、地租等雜費。
至於租樓方面,除了每月交租外及簽租約的代理佣金外,每月僅付出月租1.2萬元,與供樓所付出的按揭利息、印花稅、差餉、地租等費用,只多付出6,000元,卻可以最大可能保留現金度過難關。
值得一提的是,許多人期望拜登上任美國總統後,中美關係可以緩和,香港地能繼續搵錢,發大財;但暫時未見中美有重歸舊好的迹象,且西方各國對中國的圍堵有加強趨勢,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正在褪色,經濟困局未見曙光,多保留現金傍身「冇壞」,若是為了上車而背上一身巨債、艱難度日,何不「豪使」兩年租金,睇清楚形勢再下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
東網產經專欄作者 林南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