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潛在糧食危機!內地科技巨頭力拓「智能農業」

20210222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Getty Images圖片)
外國傳媒報道,為14億人口供應新鮮水果和蔬菜的戰鬥,正在將中國的電子商務公司帶入內陸地區,它們正試圖在這些地方改變數百年來的耕作方式,為方興未艾的互聯網雜貨業務確保未來的供應。
尋求避免一場已然若隱若現的糧食危機,內地政府早就把食物自給自足列為頭等大事。在疫情期間,生產和物流中斷,同時被困在家中的購物者求諸阿里巴巴集團和其他互聯網零售商,中國2億個多數都是小面積的農場進行現代化,改造的需求更迫切了。
現在,中國最大的一些私營公司已開始與政府一起努力幫助種植者提高產量、食品質量並降低價格。對於電商巨頭來說,這樣做可以鞏固自己在互聯網雜貨市場的據點,而與北京最近對諸如掠奪性定價和強制性排他安排等壟斷行為的打擊也不衝突。這個市場的規模到2023年料將超過1,200億美元。
在東部沿海省份福建,阿里巴巴為養雞戶提供了用以追蹤家禽健康狀況的智能腳環;在京東的指導下,中國乾旱的北部地區的水稻種植戶安裝了智能傳感器,來獲取實時信息以便於灌溉。在西部,在雲南的科學家正在與拼多多合作、使用人工智能來把草莓種植自動化。
市場研究公司億歐的分析師Liu Yue說,農業是中國政府支持的一個關鍵領域。她說,隨着農村青年涌向城市尋找更好的工作,糧食安全日益受到農藥和過時耕作方式的威脅,中國科技巨擘渴望助北京一臂之力。
根據艾瑞諮詢,電商平台進軍智能農業背後的動力是互聯網雜貨業務蒸蒸日上,該業務到2023年時規模預計將較去年擴大一倍、達到約8,200億元人民幣。去年上半年,京東這一類別超過了消費電子產品成為最大貢獻者,阿里巴巴則通過增持超市高鑫零售的股份、向該領域邁出了更大的步伐。
同時,從興盛優選、每日優鮮(均有騰訊背景)到叮咚買菜,一些小型競爭對手正在籌集數十億美元,以攫取互聯網生鮮食品分銷市場的更大佔有率。這促使官方媒體在去年12月份警告,該行業不要過度聚集,稱掌握着海量數據、先進算法的互聯網巨頭,理應在科技創新上有更多擔當、有更多追求、有更多作為。
分析指出,疫情幫助加快了此類購買行為轉向互聯網渠道的速度,這是一個還未開發的龐大市場,這些公司不參與就會掉隊。
在內地政府打擊從金融科技到電子商務各領域的壟斷行為之際,智能農業是科技巨頭的商業利益與國家議程一致的一個領域。在過去的周日(21日)公布的指引中,國務院呼籲私營部門增加投資以發展現代農業技術,並讓農村能夠用上先進技術。育種和栽培科學也是未來5年北京最大科技重點之一,與人工智能、量子計算和計算機晶片並列。京東已表示,其智能農場項目至少50%由政府補貼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