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日報B1:3月市又震過 8大範疇全面剖析

20210301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香港經濟今年難寄厚望。
今年眨眼又到了首季尾的3月份,既是基金和上市公司的財務年結或季結日,也關乎到次季與上半年的整體展望。農曆新年過後,企業生產情況如何?「再通脹」風險來得較預期早,美債息回升、貴金屬價格狂飆的情況會否在3月白熱化?美國若在月內落實新一輪刺激經濟方案,會否加快資金從新興市場流出,並回流美國?以下逐一剖析!
●港股前瞻:恐「先低後高」 隨時插穿28500點
環球股市上周顯著調整,市場分析普遍認為,踏入3月,恒指跌勢仍未完,有機會下試28,500點或以下,投資者不宜冒險撈底,宜先調整好倉位,並且要留意美國債息、俗稱「恐慌指數」的VIX指數走向,以及恒指會否跌穿50天線(約28,584點)。
美國債息上周後期急漲,導致美股3大指數急跌,拖累環球股災,有指是債券斬倉所致,惟幸暫未見任何結構性的經濟轉變。光大新鴻基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指出,美債在上周五後段稍為回穩後,外圍股市周一靠穩實不足為奇。可是港股近期累積升幅太多,或會繼續借勢獲利調整。
他認為,科網股下跌屬股市的第一階段,第二階段或由舊經濟股下跌所帶動,預計3月將呈「先低後高」形態,初步期望恒指在28,000至28,500點可找到支持。隨着內地兩會召開後公布消息,相信氣氛會好轉。
艾德證券期貨聯席董事陳政深稱,港股1月底時亦曾在4日內瀉近2,000點,並跌破50天線,當時美國VIX指數升至逾30點後,港股才調整完畢,他相信本次會有相似的格局出現。VIX指數上周五收報27.95,而恒指50天線則在28,584點,投資者宜留意。
恒生指數公司於今天公布有關優化恒指建議的諮詢結果。陳氏認為,按市場預計,成分股會由現時55隻增至建議的80隻。然而,另一建議是劃一將個股權重定為8%,對市值大和成交多的股份不公平,若通過將較難服眾。
另方面,美國紐約交易所上周決定,將根據前總統特朗普去年所簽署的行政命令,對中海油(美股:CEO)展開除牌程序。有關對該公司的投資禁令,將於3月9日生效。中海油H股(00883)昨日發公告,表示對紐交所的決定和行動表示遺憾,認為或會影響公司證券的交易價和量,公司會繼續跟進此事進展。陳氏估計,這將引導更多外國資金在港股市場投資中海油,長遠對股價有利。
●美股預測:寄望鮑威爾言論及非農數據撐市
憂慮美債息急升,美股道指上周五再挫469點,收報30,932點,周挫1.8%;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指雖回升,但全周累挫4.9%,為去年10月以來單周最傷。
隨着美國眾議院通過1.9萬億美元紓困案,經濟增長和通脹預期或推動債息繼續上升,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本周四出席論壇時,會否談及債息問題值得注視。債券好友期望鮑威爾會重申,貨幣政策會維持寬鬆一段長時間,紓緩美債拋售潮。10年期美債孳息上周五回落至1.407厘。
惟市場波動暫未嚇退投資者,美股交易所買賣基金(ETF)2月吸資達800億美元(約6,240億港元),為過去12個月平均值的4倍,即使上周四大冧當天,仍錄27億美元資金流入。總結2月份,道指和標指累升3.2%和2.6%;納指則較落後,僅升0.9%。
回看往績,美股3月一般表現不俗,自二戰以來平均升1.1%。若計算過去14次,美股像今年般於1月跌及2月升,則3月平均升幅為1.9%。Laffer Tengler Investments投資總監Nancy Tengler指出,孳息曲線斜率上升有利銀行股,並看好摩根大通;又看好澳洲油企必和必拓,主要是股息回報吸引,加上該公司勢受惠商品超級周期。
本周焦點包括美國周五公布2月就業數據,預期非農業職位增長由前一個月僅4.9萬個加速至16.5萬個,失業率則料維持6.3%。此外,交易員料,石油輸出國組織和盟國(OPEC+)將於本周會議同意增產,但增產力度不明。憂慮疫情持續威脅原油需求,沙特阿拉伯已敦促其他產油國保持極端謹慎。
●商品及匯市:油價阻力大 澳元可伺機收集
國際油價近期創13個月新高,主要由於早前美國煉油廠因天氣及停電問題而關閉,導致原油供不應求。展望3月,僑鑫金融集團大宗商品主管張強生表示,當全球石油需求增加,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會以增產來控制油價。再者,煉油廠將恢復生產,故不建議持有期油或與油相關資產,料紐約期油於每桶85美元有阻力,支持位在40美元。
Saxo Markets高級市場分析師潘梓生也預計,油價年內表現會較其他商品落後,除了因美國會增加油產量外,疫情未完結,航空業復甦無期,致使燃油需求增長速度慢。若油價回落至每桶58美元可入市,但今年向上空間不大,上望67美元。
貨幣方面,鑑於美國的量化寬鬆及零息政策導致美元偏軟,兌主要貨幣趨貶值,張氏看好澳元及英鎊,因為澳洲為礦出口的主要國家,受惠於鐵礦石需求及商品價格上漲。而英國於去年硬脫歐及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市場沽空英鎊的情況比其他貨幣慘烈,故預料在今年疫情會受控,加上脫歐後對英國經濟影響不大之下,英鎊技術上會有較大的反彈,兌美元年內可反彈至1.48,建議投資者可待匯率回落至1.35至1.37美元水平才買入。
潘氏認為,今年主要貨幣整體表現雖不錯,但受油價影響,加元會較波動,故其升幅較為遜色。他亦看好澳元,因澳洲是資源大國,加上在通脹前景及美元持續弱勢下,澳元兌美元上望0.82至0.85水平,回落至0.77值博,進取型投資者可於現價買入。
●虛擬貨幣:Bitcoin失守4.4萬關 後市掀激辯
虛擬貨幣「一哥」比特幣(Bitcoin)價格周日失4.4萬美元,低見43,750美元。展望3月,價格難免續波動,原因之一是美國虛擬貨幣交易平台Coinbase傳最快3月掛牌;被稱為「女股神」的ARK Investment舵手伍德(Cathie Wood)亦撐比特幣有望取代債券。與此同時,市場看淡之聲仍不絕。
交易平台CryptoCompare數據顯示,比特幣昨日跌近3%,徘徊4.5萬美元關口。不過,伍德對後市依然樂觀,重申此輪跌勢乃健康回調。她稱,過去40年來固定收益資產疲弱,加上各國不斷實施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使投資者憂慮債券市場前景。隨着愈來愈多大型企業投資比特幣,其有望替代債券成為新資產階梯,甚或全球貨幣之一。
對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前首席經濟學家羅戈夫反駁,轟比特幣未能提供有效交換形式和穩定儲存價值,不具備成為貨幣的條件,並提醒投資者「比特幣泡沫」即將破裂。Digiconomy網站創辦人、荷蘭經濟學者Alex de Vries表示,若比特幣成為儲備貨幣,其價格有機會達至數百萬美元,但要維持比特幣系統運行需耗費數萬億美元,在種種限制下,使比特幣不能成為有用的貨幣。事實上,比特幣挖礦消耗大量能源,向來遭受多方抨擊。
另邊廂,美國最大虛擬貨幣交易所Coinbase已向美國證交會申請上市,3月趕於納斯達克掛牌。Coinbase去年底已私下提交申請,文件暫未詳述上市發行股數及價格,僅透露最多授權100億股A股及5億股B股在公開市場交易。
●香港經濟:港商訂單大幅改善 仍有排捱
香港經濟方面,目前內部受疫情影響,加上政府一意孤行上調股票印花稅,難寄厚望,對外的出口會如何呢?市場甚為關注農曆新年假期後,內地工廠的復工情況,尤其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開始大規模爆發影響,假後復工情況受阻,內地工廠產能需較長時間才全面恢復,然而,今年情況已大為好轉。
瑞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表示,在「就地過年」政策下,回鄉人群減少,削弱了城際及省際出行,預期今年內地復工復產可能早於去年,能提振生產活動。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主席、美羅針織廠董事總經理林宣武表示,大部分內地工廠在2月尾逐步復工,為防範疫情,亦要採取隔離措施。
據初步觀察,不同地區的復工情況有異,例如廣東省復工情況較佳,江西一帶工人復工情況較緊張。一些公司為如期出貨,會把訂單輸往廣東省進行生產。
香港廠商去年飽受疫情困擾,今季似乎逐步迎來曙光。鐘錶商天時貿易公司經理尹明義指出,現時業內的訂單量已較去年最嚴峻時有所好轉,例如原先在疫情前有1,000萬元生意,去年最壞時候只剩100萬元生意,按年大跌九成,現時回升至500萬元生意,情況已大為改善。雖然生意依然較正常時期下跌一半,但若仍有毛利,還可以慢慢捱。
惟尹氏補充,若廠商繼續每月錄得虧損,捱不下去只能先行結業,待日後營商環境好轉,再決定是否重操故業。整體而言,他認為現時廠商已逐步適應在疫情下經營,營運情況正緩慢好轉。
●內地經濟:兩會在即 刺激方案惹關注
圍繞內地經濟的中長期重大政策,即將於3月揭曉,因2021年全國兩會(第13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政協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分別在本周五及周四開幕。儘管外界對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目標會否復出的意見分歧,但貨幣政策「不急轉彎」,及以擴大內需為主的「雙循環」格局已定。
縱然市傳今年兩會的會期再次壓縮,但中外市場更聚焦於財政預算、刺激政策等去向。近日全國政協常委楊偉民已對內媒指,今年情況不一樣,雖然局部地區仍有疫情散發情況,但今年仍應提出一個增長速度目標。
不過,有分析指,如何引導市場預期,比設定經濟目標更具挑戰。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去年曾解釋,不提GDP目標,不代表經濟增長不重要,增速目標已融入其他發展目標之中。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馬駿早前更建議,自今年起應永久取消GDP增長目標,改為把穩定就業及控制通脹作為宏觀政策最主要的方向。
荷蘭國際集團(ING)銀行大中華經濟師彭藹嬈亦稱,較難看到今年兩會設定GDP增長目標。相反,政府將更重視高質量的增長。縱使市場普遍不期望內地會重提GDP目標,但最壞情況是,內地對如何實現兩會其他政策目標缺乏明確方向。
國家統計局昨公布,初步核算去年GDP約101.59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增2.3%。國民總收入亦升1.9%至100.91萬億元人民幣。副局長盛來運指,以按年平均匯率折算,去年內地經濟總量佔世界比重料超過17%;人均GDP連續兩年超過一萬美元。惟內地發展不平衡問題較突出,人口高齡化加劇,為確保「十四五」(第14個5年)規劃開局做好,將堅持擴大內需等戰略。
兩會期間,投資者對政策憧憬可反映在A股炒作上。數據顯示,過去10年兩會期間及會後10個交易日來看,滬綜指分別有6年及7年上漲,雖然前者平均跌0.35%,但後者平均漲1.24%。
●美國經濟:下季通脹或達3% 幣策料生變
美國債息上周突然急飆成為市場焦點,由於反映整體融資成本的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高於1.5厘,意味超越美股的整體股息率,令市場要重估股票價值。
信安環球投資基金經理Darrin Smith預期,利率會緩慢上升,10年期債息料於年底時升到1.75至2厘。這是投資較短期高收益債券的機會,因企業盈利料在今年反彈,債務違約率會持續回落,預期今年企業違約率僅3%。
為何要留意債息上升?因它與市場的通脹預期有關。展望3月,投資者的目光必然會放在聯儲局3月中旬舉行的議息會議。儘管主席鮑威爾近日重申,會維持寬鬆貨幣政策及買債規模不變,但專家提醒今年稍後時間或有變數。美銀表示,隨着美國經濟數據好轉,今年第二季通脹或達3至4%,市場將在今年較後時間開始討論加息問題;高盛亦指,聯儲局加息前必會先停止買債,並提供一條「柔性界線」,加息時間約在明年底。
內地金融機構海通也預期,美國將迎接2008年以來最強通脹壓力,從今年第二季起,通脹或升至3%以上,呼籲投資者現時就要警惕金融市場會有較大影響,因債息料保持向上方向,聯儲局退市時間有機會快過預期。
獨立外匯商品分析員盧楚仁認為,美國總統拜登提倡在2025年前,把全國聯邦法例最低時薪由目前7.25美元調高至15美元,加幅達一倍,若配合經濟前景改善,市場或出現要求聯儲局部署今年下半年減少買債、甚至考慮退市的聲音。
●貴金屬:黃金突圍機會微 白銀難估頂
自2月下旬開始,市場炒作通脹升溫,導致部分商品價格急升,唯獨黃金去年創新高後,今年開局持續弱勢,現貨金近日更曾創近9個月低位。
僑鑫金融集團大宗商品主管張強生預計,今年金價不會有突破,經濟復甦將進一步帶領息口及美元上揚,屆時黃金便會失勢,因持金不能產生利息。他預料,金價短期於每安士1,710美元有支持,今年低位為1,675美元。
他稱,去年金價已由低位上揚600美元,故今年金市處於整固期,維持上落市,阻力位為每安士2,000美元,建議投資者可在每安士1,750美元以下分注吸納,年內上望1,980至2,000美元,跌穿1,675美元要止蝕。
Saxo Markets高級市場分析師潘梓生則較樂觀,由於聯儲局短期內不會「收水」,雖然金價於1,850美元有較大阻力,但資金會持續炒作,當經濟復甦刺激通脹升溫,投資者會選購最直接的抗通脹工具,加上其他貴金屬已掀起炒風,故若金價升穿1,970美元,有機會破頂,上衝2,400美元。他表示,金價處於每安士1,800美元以下值博,止蝕位為跌穿1,650美元。
白銀方面,張氏指去年白銀升幅不強勁,直至今年2月被「佔領華爾街2.0」行動的散戶挾淡倉,自2013年以來首次升穿每安士30美元。由於白銀的入市成本低,升幅則可以無止境,散戶有機會再掀起一波炒風,龐大的購買力將推動白銀追落後,估計升穿32美元關口後,會重上歷史高位45美元,支持位為20美元,若跌穿則可止蝕。投資者可考慮現價小注買入,或待升穿32美元再追貨。
潘氏今年最看好白銀,一來疫情未見曙光,料央行會繼續放水,市場需要尋找替代貨幣的資產作對沖;二來白銀在經濟復甦前後仍能受惠於市場對工業及太陽能原材料的需求,推動白銀價格上升。
他預期,白銀於26美元有支持,阻力位為31美元,年內可上望歷史高位50美元,投資者可於21至27美元區間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