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日報B1:債息又升 恒指崩圍 熊蹤乍現

2021030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外圍科技股爆災,拖累香港科指暴瀉逾半成。
美國長期債息再度上漲,震散全球科技股。隔夜美股納指暴跌,拖累港股周四(4日)表現,恒生科技指數亦由上月下旬高位11,001點,累跌19.83%,距離自高位累跌20%的「技術式熊市」定義只差18點。多隻去年備受資金追捧的重磅科技股暴瀉,其中美團(03690)跌幅達8.74%,屬大型科網股中表現最差,亦是第二差藍籌。
恒生指數周四低開354點,其後跌幅逐漸擴大,一度挫778點,低見29,102點,尾市跌幅略為縮窄,收市跌643點或2.15%,收報29,236點。受累於外圍科技股災,科指更暴瀉546點或5.83%,收報8,819點,從技術走勢來看,若其跌穿8,801點,則自高位回落逾兩成,符合傳統熊市定義。國企指數亦挫340點或2.92%,收報11,325點。港股全日成交額約2,249億元,沽空比率為13.04%。
據《東網》統計,港股市值最大的6隻科技股騰訊控股(00700)、阿里巴巴(09988)、美團、快手(01024)、京東集團(09618)及小米集團(01810)合計,市值共蒸發逾7,677億元,其中美團以收市價340元計,已自上月的歷史高位460元累跌26%;風頭一時無兩的半新股快手亦挫5.55%,收報299.6元,創下收市新低,已自歷史高位累瀉逾28%。
「北水」亦不但沒有出來「護盤」,反而跟沽科技股,加倉傳統經濟股。港股通錄得逾43億元淨賣出,其中一直被視為「北水愛股」的美團和騰訊分別錄得淨賣出10.22億及8.9億元;中國移動(00941)繼續吸資,錄得10.79億元淨買入。
其他藍籌股方面,表現最差為藥明生物(02269),大跌10.15%;同為醫藥股的中國生物製藥(01177)及石藥集團(01093)亦分別跌3.63%及2.79%。傳統經濟股則逆市向好,中銀香港(02388)升2.47%冠絕藍籌,中國石油(00857)亦漲1.43%。
正榮金融業務部副總裁郭家耀表示,美國債息再度抽高,科技股沽壓顯著。新經濟股短期相對疲弱,但傳統經濟股尤其是金融股,受惠債息上升,股價具上升動力。投資者宜平衡投資組合,勿過分側重新經濟股,並控制注碼。
時富財富管理顧問黎永良指,資金繼續在不同板塊間輪流炒作,預期恒指短期走勢依然飄忽,在28,500至30,500點間波動。
●美債倘升穿2厘 新興債有難
債息走勢續惹關注,10年期美債孳息周三曾急漲10.3點子至1.495厘,周四一度再逼近1.5厘後,回落至1.458厘,但經濟增長和通脹預期升溫下,債息上升動力不容忽視。全球最大上市對沖基金公司Man Group警告,若10年期美債孳息升穿兩厘,可能觸發資金大舉流出強勢貨幣和新興市場債券,引發新興債拋售潮。
Man Group新興市場債券投資組合經理Lisa Chua表示,由於現時新興債估值過高,加上通脹可能加速,以及聯儲局在應對疫情和避免經濟過熱過程中可能出現失誤,恐危及新興市場債券。她提到,新興債的緩衝能力有限,難以承受美債孳息持續上升。
回顧去年,新興債獲利頗豐厚,巴克萊新興市場本地債券指數去年最後9個月上漲14%,但今年1月創新高後,至今已下跌2.7%,反映市場憂慮央行接近退出刺激措施,引發全球債市拋售潮。
同時,貝萊德和富達國際也曾對新興債前景作出警告。貝萊德稱,央行減少買債的疑慮不會短期內消除;富達則稱,通貨再膨脹浪潮意味新興債的最壞時刻可能還未到。事實上,資金流入新興市場的速度放緩,國際金融協會(IIF)數據顯示,2月流入新興國家股市和債市的資金,由去年11月的1,074億美元紀錄,降至312億美元。
Lisa Chua續指,通脹威脅對投資者構成實際風險,美國消費物價指數(CPI)和個人消費開支(PCE)或於今年第二季或之前升破2%,而繼去年12月通過9,000億美元財政刺激方案後,拜登政府可能今年內通過新一輪規模1.5萬億美元或以上的刺激方案;這些因素勢對通脹預期構成壓力,並引致物價更持續地上升。
市場通脹預期持續升溫,10年期美債孳息周三急升之際,反映未來5年通脹預期的5年期美債與5年期抗通脹債券(TIPS)的孳息差距,自2008年以來首度升破2.5個百分點,部分原因是油價上升。
Penn Mutual資產管理投資總監赫彭斯托爾指,市場未完全反映美國經濟強勁增長前景,料10年期美債孳息將升至1.9厘,即回復至去年1月、疫情在美國爆發前兩個月的水平;而且債市尚未反映聯儲局可能加快貨幣政策正常化的因素,令美債未來數周面臨進一步拋售壓力。
另歐洲央行淡化債息上升的疑慮。外電引述知情者消息報道,將於下周議息的歐央行管理委員會成員認為,沒有需要採取進取行動,如擴大現時1.85萬億歐元的緊急買債計劃規模,意味他們認為可透過口頭干預,包括承諾有需要時加碼買債,來管理債息上升對區內經濟構成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