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研究!想發達?呢20個「窮鬼習慣」你中幾多?

20210306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成功,相信是每個人都一直追尋的,但怎追尋呢?有否「方程式」呢?不妨參考一下著有《改變習慣,改善生活》(Change Your Habits, Change Your Life)一書的作者Thomas C. Corley的調查。
他用了足足5年時間,研究了177位由平凡人開始,後來成為億萬富翁的「白手興家」成功人士,他們背後擁有鮮為人知成功規律,主要分為「5大類」:
1、實驗:勇於嘗試新事物,發掘自己天生的才能或激情。
2、閱讀:每日「自修」30分鐘或以上。
3、建立豐富關係:與合適的人士、其他未來百萬富翁建立聯繫。換言之,與想發達的人一起。
4、建立目標:追求實現夢想的目標。
5、計算風險:在投資之前,你要做功課,計算好可以輸幾多之後,就不要害怕承擔風險。
以上5點司空見慣、無甚特別、知易難行?好的。倒不如搞搞新意思,Corley列出了以下「不要做」的習慣,你中了幾多?若要發達,就要記住不要再犯了!
●慣性不閱讀
●慣性不每日做運動
●慣性不健康飲食
●慣性不追尋夢想
●慣性不訂立及實現目標
●慣性不立即回覆電話
●慣性不早起床準備好自己迎接新的一日
●慣性不儲錢
●慣性不保守投資
●慣性不節儉
●慣性不「蝕底」做凸,只按章工作
●慣性不善用時間,只懂浪費
●慣性不做應要完成的工作(一味拖延)
●慣性不與其他具有成功目標的人聯絡,不跟隨「叻人」
●慣性不打電話/短訊祝賀別人生日
●慣性不祝賀他人的人生大事
●慣性不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任
●慣性不為慈善做義務工作
●慣性不捐錢做善事
●慣性不看完呢篇文!
以上20個「不」,若你想成功、但又「中」了很多,快快改善吧!
【人到50、60歲想轉工、轉行?你必要知道這些...】
金融市場瞬息萬變、日新月異,早已不是股市、匯市、商品等那麼簡單,甚麼新經濟、虛擬貨幣、區塊鏈、金融科技、網上P2P貸款、人工智能(AI)炒股等近年才興起的新事物,年輕一代可能更熟悉、更易上手,在金融圈內打滾多年的中年員工,或很難跟上潮流,往往有被淘汰的危機。
其實,這亦不難理解,人到了50、60歲,可謂到了「知命、耳順之年」,往往求穩多於求變,但如果未能言退,又頂不順工作上的新挑戰,能否想想轉工、甚至轉行呢?
若正有此煩惱,不妨參考一下著有《職業轉換:聰明的專業人士如何改變職業並獲得成功》一書的作者、並且是著名職業教練和心理學家的Dawn Graham怎說!
【先認清思路】
他指出,如果50、60歲人真的想轉工、轉行,必不可少的是先要擁有非常清晰的路徑!人到了這年紀,一定很清楚自己不想做甚麼,但未必太清楚自己想做甚麼。故此,若不能展示出自己清晰的路向,倒不如以不變應萬變。
好嘞!若真的有明確思路,清楚自己想做甚麼,當然可以謀劃工、轉行。問題是點做?按傳統途徑?如果是,步驟就是先上網到求職網站,再發送自己的履歷表、期望,並等待面試見工的機會。當中最具挑戰的當然是「見工」一幕,怎樣說服可能較你更年輕的面試人員取錄你呢?須知道如果僱主有得揀,當然會揀年輕一點的人。
【需要靠人脈】
因此,難題又到了!50、60歲人要轉工、轉行,按傳統途徑可能機會渺茫。有見及此,「人搭人」找工作是少不免的,最少能確保獲得接見的機會。那麼,沒有人際網絡怎麼辦呢?別慌!先用心細想,人到50、60歲,最大的優勢就是「識得人多」,無論是前同事、校友、做義工時認識的人等等,那管數十年從未聯絡過,只要有電話號碼就能做到「人搭人」!
【別靠再培訓】
假設你找到人脈,50、60歲人要轉工、轉行,始終風險大,單是「適應」已是很大的學問。其實,可考慮一下「利用」正在上班的公司,先申請內部轉職,給予兩年時間「小試牛刀」,之後才考慮「外闖」。否則,一旦轉工、轉行後才知道不適合自己,就難以「翻身」。
最後要緊記,出來工作「識人重要過識字」,別以為先「祼辭」,讀再培訓課程、拿取證書後就有工做,「人情」更可貴啊老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