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動車進入「大躍進」時代?

20210401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近日港股其中一個熱門話題,乃「碗飯話要去造車」!講緊咩?講緊係內地智能手機及電子消費品廠商--小米集團(01810)宣布,未來一年初始投放100億元人民幣開設電動車業務,未來十年計劃將投入共100億美元(約780億港元),大力發展電動車產業。看來,只要有「信心」、有「志向」,毫無造車經驗的企業,都可以搖身一變成為電動車企業。到底汽車這門重工業,門檻是否已降至普通一家從事電子科技產品的輕資產企業,都可以話造車就造車?內地電動車產業會否重蹈覆轍,變成現代另類版「大躍進」、「大煉鋼」?
汽車行業在製造業而言屬重工業,需要投入巨額資金、技術研發、產品質控,缺一不可,否則會影響到道路安全,造成財產損失甚至人命傷亡,後果堪虞!在過去數十年,汽車工業為歐、美和日本企業的天下,皆因其掌握技術與資本。當然,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汽車工業已有一定的成就,只是在拓展出口方面,尚未能比得上歐美與日資的競爭力。
隨着世界進入數碼時代,且市場對於環保的要求日高,汽車業亦朝向新能源轉型,並已成為各主要經濟體的長遠政策目標,未來十年汽車業將會出現翻天覆地的改革,這是事實。作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美國在電動車產業方面屬世界前列,如今全球都有美國的電動車行走。
再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雖然這些年已有家比亞迪股份(01211),其經營內地市場尚可,但睇香港的比亞迪電動的士已絕迹,大概知道其海外發展成效有多大。只是,呢家係官方屬意的龍頭電動車企業,國家高層外訪,都帶住比亞迪高層去推銷電動車,故見就連美國股神巴菲特都對比亞迪有興趣,早期已投資呢家中國車企。
由於如今中美在爭霸,電動車產業是兵家必爭之地,故中國正在總動員投入資源發展電動車產業。傳統車企--浙江吉利汽車就同科企合作研發電動車,就連內地房地產企業都話要大搞電動車,總之財雄勢大,不論有沒有造車經驗,都想染指電動車產業。美其名是響應國家推動創新科技自主研發,用自主研發晶片配合自家電動車,做強汽車產業,但實際上,總有些毫無造車經驗的企業,想藉此題材在市場圈錢,在股市興風作浪,雷聲大,但何時能造出車來,天曉得!難怪官媒亦忍不住,說電動車行業浮誇宣傳,批評企業「少點吹牛,多點實幹」!
小米從做低端手機起家,到成為全球五大智能手機品牌,且產品擴展至其他智能消費電子產品,成就不容置疑。但說造車,還是新嘗試,到底成功與否,且拭目以待!但筆者相信,內地大戶們都押注小米呢個大「Project」,呢隻股必然會再大炒,如今公司市值6,000多億元,大概萬億元關是大戶的基本目標。次季若然中資科技股再有震倉潮,有閒錢又有實力坐貨的股民,可能會手癢落場;但當然,呢個大「Project」會唔會成為另一家「樂視」,筆者唔係「先知」,冇水晶球,反正都係投機味重,仍決定沾手的話,食得鹹魚要抵得渴,睇路炒作量力而為!
東網產經專欄作者 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