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指若台灣一年不產晶片 全球電子業將損失逾5000億美元…

20210401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中美貿易戰,以及全球晶片短缺潮,都令晶片供應鏈集中問題備受關注。據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調查顯示,若台灣有一整年的時間無法製造晶片,則全球電子產業的營收損失高達5,000億美元(約3.9萬億港元),甚至可能讓全球電子供應鏈停止運轉。
外電引述SIA的研究指出,由於半導體供應商愈來愈集中在特定地區,導致其供應鏈逐漸容易受到自然災害,和地緣政治影響;雖然當前的供應鏈約分散在50多個地區,但卻有單一地區的市佔率高達65%。
報道又指,現代晶片製造涉及逾千個步驟,需要來自世界各地的複雜知識產權、工具和化學品,如用於設計尖端晶片的知識產權和軟件,主要由美國控制、製造晶片的關鍵特殊氣體來自歐洲,而最先進的先進晶片製造則全部來自亞洲,其中有92%集中於台灣。
SIA的研究更發現,若台灣有一整年的時間無法製造晶片,則全球電子產業的營收損失將近5,000億美元,並可能讓全球電子供應鏈停止運轉。SIA又認為,各國政府在本地複製晶片供應鏈的嘗試並不可行,因為這將為全球帶來約1.2萬億美元的損失,而當中單是美國的損失就高達4,500億美元,且會令晶片價格飛升。
不過,SIA認為,可在沒有參與晶片供應鏈的地區,透過補貼建立最小程度的可行產能,以美國和歐洲為例,這代表兩地區要建立新的先進晶片廠,以平衡供應鏈在台灣和南韓的集中程度,惟強調美國政府還得正視美國半導體產品產能不足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