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提早「五窮」?業績、加稅及議息 股市迎關鍵周

2021042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來到4月最後一周,意味全球股市即將迎接俗稱「五窮」的5月市況。本周無論是港股抑或美股皆關鍵,除了美國聯儲局對貨幣政策的看法及總統拜登向有錢人「開刀」,必然左右大市外,一眾巨型企業一拼放榜,將揭示經濟復甦真貌。若稍有差池,股市恐開啟持續數月的調整浪。
【美4大指標響警 逾1/3藍籌放榜】
美企業績期本周迎來高峰,將有181家或佔比超過1/3的標指成分企業披露最新一季業績,與去年同期相比,盈利可望錄得顯著增長。不過,由於標指已自去年谷底大幅反彈,有4個指標皆顯示美股估值已過高,一旦業績或展望稍有「差錯」,隨時觸發大調整,提早應驗「5月沽貨」(Sell in May)之說。
據FactSet估計,標指成分企業首季盈利料按年漲33.8%,勢創2010年第三季以來最勁,主要是去年疫情爆發衝擊各行各業,以致比較基數較低,期內收入料升7.5%。因此,對於市場而言,今次季績較重要的不是與去年同期比較,而是與去年第四季比較,因更能體現經濟復甦以來企業表現如何。即使業績對辦,也要注意企業對盈利前景的評估,特別是大宗商品漲價、供應鏈問題及其他成本因素的影響。
本周公布業績的包括一眾科技巨頭,如蘋果公司(Apple Inc.)、微軟、亞馬遜和Facebook(Fb),以及電動車生產商特斯拉。無獨有偶,這些企業都是熱炒股,除受制業績外,若美國總統拜登落實加稅,恐會首當其衝捱沽。個別而言,特斯拉無論業績好壞,股價皆大有機會向下調整,因為該公司正受到安全問題,以及在中國被用家投訴等爭議困擾。至於Apple、Fb和微軟去年第四季均錄得破紀錄盈利或收入,面對比較基數較高的問題,或難有驚喜。
令人憂慮的是,美股估值太貴,調整只是時間問題。首先,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席勒開發的經周期調整市盈率(CAPE)顯示,標指上周三CAPE為37.49倍,是1870年以來平均值16.81倍的一倍以上。而該指標之前4次保持在30倍以上時,分別是上世紀大蕭條、科網泡沫、2018年第四季,以及新冠肺炎引發股災,標指其後跌幅介乎20至89%。雖然在聯儲局和政府放水下,股市重現暴挫89%的可能性甚低,但出現雙位數跌幅不足為奇。
其次是標指市銷率(price-to-sales ratio),截至上周三為3.06倍,是至少21年最高;從2000年到2017年,該指標沒有一年超過2倍,而自2018年底以來,該指標累升了64%。其三是標指市帳率(price-to-book ratio),上周達4.5倍,逼近2000年3月創下的本世紀最高紀錄5.06,當時是科網泡沫巔峰,而標指過去21年的市帳率平均僅2.87倍。雖然現時科技股穩健得多,但上次市帳率觸及此高位後,標指隨後暴跌約50%,故值得警惕。
其四是標指收益率(Earnings Yield),自1870年來平均為7.31%,通常比債券孳息高得多,惟截至上周三,該指標僅2.35%,幾乎等同30年期美債孳率的2.26%。
美股1950年來共出現38次至少10%的跌幅,平均每隔1.87年就會出現雙位數下降,而現在距離去年底部已過去逾1.1年。雖然平均時間只是參考,但顯示調整和跌市勢所難免,投資者需要警惕巨企業績、拜登加稅及聯儲局議息會否成為出貨藉口。
【滙豐控股料聚焦亞洲】
除了外圍巨企放榜之外,本地散戶愛股兼中美磨心股之一的滙豐控股(00005)將於周二公布今年首季業績。綜合15間券商預測,集團列帳基準稅前盈利中位數為33.46億美元(約260.98億港元),按年上升3.62%。分析普遍指,儘管今年季息無望,但市場仍會聚焦「面向亞洲」的發展細節,無論是好是壞,可能隨時波及港股大市走勢。
綜合券商預測,滙控的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部門(GBM,俗稱炒房)及財富管理業務表現料較理想。在今年首季,預期信貸損失(ECL)或按年大減64.17%,至10.84億美元,有望帶動純利按年增加5.26%,至18.79億美元。惟上季淨利息收入或約65.28億美元,按年倒退14.24%。至於撇除貨幣換算差額及重大項目等一次性因素,季度的經調整稅前盈利按年料飆逾四成,至42.99億美元。
往年股息及回購政策均屬於市場關注重點之一,然而,管理層於今年2月公布去年度業績時已明言,今年不會派發季度股息,料8月公布中期業績時才能確定未來派息策略,更預告2022年底前不會重啟回購,令小股東在上述兩項措施毋須過度幻想。
不過,大行卻將業績重點轉移至淨息差及收入等指標。高盛表示,滙控淨息差於去年第四季開始於低水平呈現平穩迹象,若將季節性的資產增長因素考慮在內,利好首季淨利息收入。
參考美國銀行同業近期的業績,高盛指,與資本市場相關的批發銀行業務收入按年增長近四成,或帶動「炒房」收入,按季增加12億美元,加上今年初資本市場活躍或反映在旗下零售銀行財富管理業務收入,故維持滙控「買入」評級,未來12個月目標價為57元。
業績以外,滙控「面向亞洲」的戰略細節亦可能再有新動作,尤其集團將盈利能力最高的4個部門主管由倫敦轉駐至香港「坐鎮」,及後又傳出香港高層不滿有關舉動等。事實上,季績出爐前一周,滙豐公布未來5年將投資35億美元加快亞洲財富業務增長,業務核心明顯聚集於亞太市場。
致富證券企業融資部聯席董事莊志豪認為,滙控發展中國業務方向正確,惟要打入內地市場需面對不少中資銀行的激烈競爭,尤其地緣政治陰霾仍揮之不去,前景仍有待觀察。銀河證券業務發展董事羅尚沛則指,滙控首季業績必然優於前一季,惟未必能完全反映於股價上,料短期股價仍徘徊在45元,可尋找其他更佳投資回報的收息股。
美銀證券對滙控季度表現卻甚樂觀,料首季稅前盈利約37億美元,較市場預測水平高10%。但值得留意是,市傳滙控擬出售法國零售銀行業務,美銀認為,一旦出售相關業務,將對滙控造成重大損失,故美銀對滙控的預測未有反映相關因素。
【聯儲本周議息料按兵不動】
除美企爭相披露業績外,美國總統拜登預料本周公布協助美國家庭的方案,將連同加稅計劃,包括大幅上調有錢人資本增值稅,亦可能影響大市走向。更重要的是,聯儲局本周議息雖預期按兵不動,但主席鮑威爾在議息後記者會上,關於經濟的評估仍值得關注。由於他上周提及不會尋求通脹遠超2%,故有分析形容本周是加息周期的重要時刻,主宰美債息去向。
上周四傳出拜登計劃將20%的富人稅大幅提高至39.6%,一度拖低大市,惟高盛統計過去提高資本增值稅對股市的影響後,指出對整體股市影響很小,受累的主要是之前升得多的高動能股,通常在加稅前就已遭到拋售,而上一次提高資本增值稅是2013年,當時最富有的群組出售了1%股票資產。
按聯儲局數據,去年第四季財富排名首1%的人,持有17.79萬億美元的股票和互惠基金,由此推算這次加稅的潛在拋售規模將達1,780億美元(約1.38萬億港元)。不過,高盛續以2013年為例,指出富裕家庭當年加稅前雖出售了1%資產,但加稅後掉頭增持了4%股票。不僅如此,高盛認為,拜登所屬的民主黨在參眾兩院只有輕微優勢,令大幅增加資本增值稅的難度提高,國會最終較有可能達成協議,將資本增值稅上調至28%。
相比之下,聯儲局本周更關鍵,市場預期議息聲明雖對經濟前景的評估更樂觀,但當局將強調距離達到「顯著的進一步進展」仍有一段距離。鮑威爾曾表明縮減買債會遠早於加息之前,高盛預期,當局會於今年下半年某個時間暗示縮減買債,並於明年初啟動,初期可能是每次議息減少買債150億美元。
花旗則料,若當局今年開始縮減買債,可能最快明年底開始加息。本周可能是一個戰術變陣的時刻,市場將決定近日美債息回落會否持續,抑或通貨再膨脹交易捲土重來,重新扯高債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