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疫情衝擊 59%香港家族企業去年利潤下降

20210518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羅兵咸永道發布《2021年全球家族企業調研中國報告》發現,新冠疫情持續,迫使家族企業不得不作出重大策略調整,既是為了生存、渡過危機,也是為了實現更長遠的業務發展。調研結果顯示,2020年,59%的香港家族企業的利潤有所下降
該報告發現,受惠於中國政府在全國範圍內施行有效的新冠肺炎遏制措施、出台政策指導企業恢復生產、減免稅費,以及人民銀行為抗擊疫情提供流動資金支持所帶來的強勁經濟復甦的成效,從2021年和2022年的增長目標來看,中國內地家族企業普遍比香港和全球同行更加樂觀。73%的中國內地家族企業預計將在2021年錄得業務增長(香港:53%;全球:65%),而89%的中國內地家族企業更預計將在2022年錄得業務增長(香港:83%;全球:86%)。
新冠疫情爆發至今已對社會各個階層造成了廣泛性的衝擊,當中包括家族企業。調研結果顯示,2020年,59%的香港家族企業的利潤有所下降(中國內地:54%;全球:51%),但只有18%的香港家族企業有額外資本補充的需要(中國內地:27%;全球:21%)。家族企業為應對公共衞生危機已作出或計劃作出各種犧牲,包括:45%香港家族企業表示已經或預計削減員工獎金(中國內地:33%;全球:47%)及41%則預料將減少派息(中國內地:49%;全球:57%)。
同時,大多數中國內地及香港的家族企業採取各種措施與僱員和社區共度時艱,68%的香港受訪者在疫情爆發後讓員工在家工作(中國內地:75%;全球:80%),64%的香港受訪者竭盡所能挽留更多員工(中國內地:70%;全球:71%)。
家族企業不遺餘力地保護自身員工和支持當地社區,進一步彰顯了他們的價值觀和使命感。53%的香港家族企業表示,他們擁有明確的企業價值觀和使命感(中國內地:65%;全球:68%),30%的香港家族企業認為秉承價值觀和使命感能幫助他們團結渡過公共衞生危機(中國內地:51%;全球:52%)。不過調研亦顯示,僅32%的香港受訪者和38%的中國內地受訪者表示企業擁有書面成文的價值觀和公司使命的文字闡述(低於全球平均值的44%)。
羅兵咸永道中國內地及香港家族企業及私人財富稅務策劃主管合夥人王志偉建議:「家族企業應制定一套明確的家族價值觀和公司使命願景,並以書面文字進行闡述。這將確保家族在企業發展方向上保持一致,並有助於企業實施繼任計劃、維繫家族的傳承;還可以確保持續一致地向董事會、管理層和公司僱員傳遞家族價值觀。」
調研結果顯示,在後疫情時代,香港的家族企業在未來兩年的策略重心包括拓展全新市場/客戶群(53%;全球:55%)、更多使用新科技(52%;全球:49%)以及引入新產品/創新服務(50%;全球:50%)。疫情促使家族企業更加重視自身適應力、應變力和數碼化變革能力。相比中國內地或全球的同行,更高比例的香港受訪家族企業利用科技創造嶄新業務機遇(香港:64%;中國內地:55%;全球:56%)。
從未來5年或更長遠的長期目標來看,67%的香港家族企業視自身企業為最重要的家族資產並加以保護(中國內地:83%;全球:82%),61%的香港家族企業為家族成員帶來分紅(中國內地:71%;全球:63%)。相對於香港和全球的同行,中國內地家族企業注重確保企業繼續由家族持有和傳承基業的比例略低,佔比59%(香港:65%;全球:65%)和57%(香港:59%;全球:64%)。原因之一是這些企業新生代家族成員願意在創始人卸任後接管大任的可能性更低。42%的香港受訪者表示沒有新生代參與企業營運,高於全球佔比(38%)。
羅兵咸永道香港企業客戶主管合夥人黃煒邦表示,香港家族企業的新生代一方面更願意自立門戶或從事金融、投資和科技等更受他們歡迎的行業。另一方面,隨着家族企業發展日漸成熟,將控制權移交給外部管理人也可視作家族企業生命周期中的可選自然進程。隨着企業不斷成長,香港的家族企業將有更多機會引入外部職業經理人管理、吸收專業顧問知識和外部資金,以進一步推動其商業化運作和公司治理。
報告還發現,家族企業重視自身環境、社會和治理(ESG)管理的能力。成功的家族企業會透過追求可持續的業務發展,而不是只專注於短期盈利,來維繫與持份者的長期關係。調研數據顯示,79%的中國內地家族企業「非常同意」或「同意」可持續發展是開展一切工作的核心理念(香港:50%;全球:49%)。67%的中國內地家族企業表示他們擁有完備及明確傳達的可持續發展策略(香港:39%;全球:37%)。
報告指出,未來65%的中國內地家族企業有信心認為,像他們這樣的家族企業將有機會引領可持續發展的業務理念(香港:35%;全球:55%),71%的內地家族企業堅信企業需要為社會甚至地球創造更多福祉(香港:41%;全球:53%)。
調研於2020年10至12月期間進行,收集了來自87個地區不同行業板塊的2,801家家族企業的觀點,其中包括來自中國內地及香港共129位企業家或高層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