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企撲水拆債彈 全球樓市響警港樓睇跌20%

20210926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近期內地房地產爆發債務危機,正正為全球樓市「亮紅燈」,當這些年作為全球樓市最大買家的中國資金都在忙於在本土撲火,對海外資產的投資需求減弱之餘,甚或加大於海外售產套現的壓力,問題若持續發酵,或成為全球樓泡爆破的最後根稻草!
今年以來疫情不退,加上通脹升溫,部分央行已率先加息以防通脹失控,而美國聯儲局近次會議亦已清楚交代縮減買債(即「收水」)時間表,預計加息周期將提早在明年展開,為全球貨幣政策由鬆轉緊、告別零息環境正式揭開序幕。嚴重偏離宏觀經濟基本面的全球資產泡沫盛宴,恐怕難以維持。
美國聯儲局於9月的貨幣政策會議決定,維持聯邦基金利率介乎0至0.25厘不變,惟議息聲明指出,若美國經濟繼續復甦,將確定很快落實縮減量化寬鬆(QE)政策,同時預期明年將會加息。據該局最新經濟預測,2022至2024年的聯邦基金利率預測中位數分別為0.3厘、1.0厘、1.8厘,意味到該局預測明年啟動加息起至2024年,美國將加息6至7次,可見美國提早於明年將重啟加息周期,已甚囂塵上。
高盛表示,如果聯儲局明年中結束買債計劃,加息可能最早在明年9月展開積極討論,但相信要到2023年才會落實加息,預期2023年和2024年分別加息兩次和3次。大西洋彼岸的英倫銀行則可能較快行動,美銀美林表示,若強制休假計劃結束後就業市場仍穩定,或英倫銀行感受到通脹壓力,可能最快於12月加息,繼而明年5月再加息,而基本預測是明年2月加息。
事實上,今年以來已有多家央行率先啟動加息周期,其中,南韓成為亞洲首個上調利率的主要經濟體,而巴西央行在9月會議亦加息一厘,指標利率已由今年初的兩厘,上升至最新的6.25厘。至於俄羅斯央行今年已經加息5次,總加息幅度高達250個點子,最新政策利率為6.75厘。由此可見,隨着聯儲局加息路線圖清晰化,全球央行「鷹」聲瞭亮!
去年疫情爆發下全球央行推出超級QE,激化資產泡沫,全球樓市皆炒得火熱,高樓價已是全球各地主要經濟體面對的其中一個辣手問題。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打擊經濟,過去年多全球央行都實施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救市,市場資金氾濫,在零息境下,持有現金形同等資產貶值,故紛紛尋找高回報,致使大量資金湧入全球樓市。
另一方面,疫下建屋進度受阻影響住屋供應,加劇供需失衡的關係,而原材料價格上升,更令建屋成本上漲,多項因素驅使下,全球樓價不斷飆升,樓市泡沫在全球蔓延,用家想置業安居,已變成遙不可及的夢想。
市傳香港地產商被中央官員要求協助解決房屋問題,不容許壟斷,香港地產股隨即在上周一暴瀉。不少分析員都認為,香港地產業的「遊戲規則已經改變」,利率對樓價的影響會逐步減弱,未來本地樓市會一如內地般受到調控。美資券商摩根士丹利(大摩)更預測,一旦供應顯著增加,在最壞情況下,樓價最快會在明年底跌20%。
大摩所謂「最壞情況」,是指公私營住宅每年總供應由目前的3.5萬個,大幅增至逾10萬個,屆時將觸發本地地產股的投資評級全面下調。而可顯著增加土地供應的因素,分別是農地轉換、填海,以及上調地積比率。
事實上,情況正在逐步轉變中。該行舉例指,上水古洞陸續有農地改劃後推出市場;政府亦加快土地回收,冀在2024年收回400公頃土地,大幅多於2013至2018年期間回收的20公頃。該行料2024年往後5年,有10.84萬伙住宅可投入到市場。至於在「基本情況」下,該行料今、明兩年樓價可分別升9%和5%。
不過,財經專家林一鳴不認為當局有能力大幅增加住宅供應。因為根據各方數據,特別是目前新樓在建情況,可見未來數年私樓住宅供應會持續下跌,每年只有一萬多間。
至於香港樓市的「遊戲規則」,他認為,中央會加強對港的規管,並漸與內地城市睇齊,情況屬首見。基於不確定因素,投資者將會以沽貨為先,才導致上周地產股大幅調整。他估計,香港就算未來兩、三年加息,幅度也不會超過兩厘,故不會導致樓價大幅下滑。
星級分析員、Portwood Capital董事總經理卓百德(Peter Churchouse)亦認同,以美國目前經濟狀況,利率不可能會加到8至10厘去影響樓價。至於過往數十年來推低樓價的最大原因,是全球金融危機及政策的重大轉變。對於後者,他認為不大可能發生,因中港兩地均依賴樓市,例如香港過往的高地價一直為政府庫房貢獻良多。
他續表示,內地的樓市成交佔國內生產總值(GDP)達28%,高於其他主要經濟體的12至20%,故政府不願看見樓市大跌,最近亦專注於解決內房企業債務可能會產生的系統性金融風險。
股市被指是反映未來經濟的指標,經過上周一的地產股「大地震」,借用日資券商大和的一句說話,現時香港地產業不在於市場有多危險或驚恐,而是在於地產商有多大能力去適應新的政經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