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房連環爆累銷售掀拋債潮 經濟更難樂觀

2021100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中國恒大(03333)困境只是內房債務危機的冰山一角!同樣位列中國百強房企的花樣年(01777)亦告債務「爆煲」,公司披露未能如期償還一筆周一到期、本金額為2.05億美元的票據,觸發中資垃圾債拋售潮。內房股遭大行唱淡,富瑞憂慮民營房企長此下去不投地,下年銷售增長恐放緩至單位數,甚至按年轉跌,言下之意或形成惡性循環。
主打豪宅市場、仍在停牌的花樣年承認,其流動性出現階段性緊張,乃受疫情反覆、行業政策及宏觀經濟等多重因素影響,惟強調目前公司營運秩序正常,各項工作均在有序開展中。
該企董事會及管理層已在評估相關事件對公司財務及經營狀況的影響,並在地方政府、金融機構、財務顧問等多方支持下成立應急小組,正在制定風險化解方案,以期望盡快化解階段性困境。不過,標普及穆迪分別把花樣年評級劈至「SD」(選擇性違約)及「Ca」,穆迪並把該企高級無擔保評級降至最低級別的「C」。
在宣布違約後,花樣年美元計價債券瀉至歷史新低。外媒引述交易員稱,中國高收益美元債券每1美元面值平均下跌約5美分,單「B」信貸評級公司的債券跌幅更高達10美分。當代置業(01107)明年2月到期美元債每1美元跌3.1美分;時代中國(01233)明年4月到期美元債每1美元跌1.3美分,兩者皆創發行以來最大價格跌幅。
至於股價上月無預警暴瀉約九成後停牌至今的新力控股(02103),由於上周未能償還兩筆境內融資利息,慘被某境外債主追收貸款。標普及惠譽以面臨嚴重流動性問題及開始出現違約為由,分別把該企評級降至「CC」以及近乎違約的「C」級。標普認為,新力幾乎沒有償債能力,很可能無法償還於10月18日到期的2.46億美元高級無擔保票據,而且新力董事長出售資產或提供資金支持還債的可能性極低。
內房股續淪為拋售對象。中國奧園(03883)、佳兆業集團(01638)及融創中國(01918)跌逾一成,分別收報3.66元、1.96元及15.02元。禹洲集團(01628)及富力地產(02777)分別跌9.67%及9.53%,至1.12元及5.22元。
聯交所披露易顯示,山高金融(00412)上周四獲得約1.04億股佳兆業美好(02168)相當於67.18%股權的保證權益,股數與佳兆業美好控股股東佳兆業持股相同,料屬貸款相關的股權抵押。以當日收市價21.65元計,抵押股份市值相當於約22.4億元。
內地針對房企財務指標設「三道紅線」後,房企為了積極管理債務,投資步伐明顯放緩。富瑞指,內地於22個城市的第二批集中土地拍賣活動接近完成,但20強頭部房企參與度降低之餘,整體流拍率由首批平均約2%,激增至逾30%。
該行續指,土地市場過快降溫,乃由於地方政府對房企資金監管收緊、銷售放緩加上按揭貸款資金回籠減慢,令房企現金流趨緊,且部分房企仍等待第四季的投資窗口。因此,財務穩健的國企仍會是10月份土地拍賣活動的「贏家」。除非樓市市場數據再進一步惡化,否則當局不會採取任何實質性行動。投資者應該對內房板塊持審慎態度,擁國企背景的華潤置地(01109)是該行未來3個月唯一內房首選。
另方面,外媒引述南韓執政黨民主黨議員Kim Sungjoo表示,南韓公共養老基金國民年金公團(NPS)因投資恒大股票或錄虧損350萬美元,此乃他根據NPS提供的數據得出的估值。NPS是南韓規模最大的養老基金,管理資產規模約為7,730億美元。
●恒大危機或拖累內地經濟增長
英國研究機構牛津經濟研究院發表報告,中國恒大的債務危機不會是「雷曼時刻」,卻可能加劇內地房地產行業的放緩,加上疫情、電力短缺及減產影響經濟活動,因而下調內地今、明兩年經濟增長預測。
牛津經濟研究院表示,房地產行業放緩將對整體經濟增長產生重大影響,因此將第四季內地經濟增長預測由5%降至3.6%,意味全年增長將放緩至8%,明年經濟增長預測亦由5.8%,下調至5.4%。該院預計,中國人民銀行需要繼向銀行系統注入流動性,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宜早不宜遲」,但減息或放寬地產調控之類的大舉動則機會不大。
房地產調控為地方財政帶來挑戰,內媒則報道,去年有85座城市的財政債務率(政府負債除以財政收入)超過100%,75座城市的債務率較疫情爆發前的2019年翻倍,北京、上海、廣州及深圳去年的地方政府債務率排名算是靠後,分別為201.75%、122.72%、281.75%及19.35%,其中深圳位列榜尾。
房企「爆煲」危機正考驗中央在維繫金融穩定及保持經濟增長之間取得平衡的手腕,而美國智庫榮鼎集團則認為,內地應該要推動結構性改革,憂慮若不提高民企在經濟的佔比,中國經濟增速勢再放緩,到2025年,中國將難以保持每年3%以上的經濟增長。
北京今年對從科技到教育等領域的私營企業進行全面打擊,榮鼎表示,這反映未來幾年當局控制將加強。而內地提倡的「雙循環」戰略,以減少中國對外部世界的依賴,也有可能導致過去多年來更緊密的經濟一體化出現倒退。
榮鼎表示,一般內地人相對缺乏海外投資渠道,導致國內資本充裕,導致國內多個行業產能投資過剩,更警告市場競爭不足,且低效率將降低生產力,進而降低國內生產總值(GDP),有機會在5年內減少數萬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