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脹情況不平衡 抗疫政策差異後遺症?

20211126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通脹急升是美、英等西方國家現時面對其中一個重要的問題,市場憂慮一旦當地央行再犯上政策錯誤,將重演1970年代滯脹的困境。然而,在地球的另一邊,亞太區大部分國家仍未感受到通脹的威脅,箇中原因或為今後的經濟政策提供經驗教訓。
相比英、美高達4%至6%的通脹率,中國的消費者物價較一年前僅上漲1.5%;日本更維持零通脹甚不通縮情況。即使是澳洲,整體通脹率約為3%。亞洲僅有斯里蘭卡及巴基斯坦的通脹率超過5%。因此,以全球主要經濟體去衡量,通脹急升並非全球現象。
外媒剖析全球通脹不平衡的原因,其中一個關鍵是對疫情處理的方法,間接影響到消費及勞動市場,最終衍生通脹爆發。在經濟需求面上,相比歐美國家經常在封城及解封中輪迴,亞洲的防疫情策較為穩定。沒有被鎖在家中,就不需要買跑步機、新電視機,或買木材改裝後院。如果能定期理髮、看牙醫,就毋須在經濟重啟時趕着預約髮型師及牙醫。消費需求波動較小,意味供應壓力也較輕鬆。
另一方面,疫情也凸顯亞洲主導全球製造業的優勢,區內製造全球大部分產品,較容易保持供應充足。據凱投宏觀經濟學家Gareth Leather及Mark Williams表示,將一個貨櫃從中國運到歐洲的費用,較疫情來襲前急漲4倍,亞洲區內運輸成本則僅升1倍。疫情迫使工廠關閉時,亞洲公司較容易另找替代供應商,意味供應受到的干擾較少。在汽車業,南韓和中國可確保國內製造商優先取得稀有半導體。相比美國汽車的價格升幅高達雙位數,東亞的車價則幾乎沒有上漲。
美國和亞洲的勞工供應也有重大差異。疫情來襲時,美國有許多勞工被遣散,或辭職照顧因停課而被逼留家的小孩,或選擇離職避免染病,結果對勞動力供應造成了持久的打擊,從而推升工資,也是構成通脹的一大成因。亞洲避免封鎖或補貼工資留人,就沒有出現類似的工資上漲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