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與展望:華監管風暴橫掃各產業 恐持續至明年3月

2021122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阿里巴巴曾處內地監管風暴風眼。
去年底阿里巴巴(09988)旗下螞蟻集團世紀上市「撻Q」後,正式吹響了中國雷厲監管浪潮的號角,今年內地政府隨即展開一場劍指內地互聯網巨頭的整頓行動,這場監管風暴更快速席捲教育、房地產等多個產業,市場頓時對滿布地雷的中資股退避三舍。
回顧過去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尚未消退,市場同時迎來始料不及的強力監管。主力嚴懲「二選一」、「大數據殺熟」等壟斷行為的《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關於平台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在今年2月正式生效之後,阿里、騰訊控股(00700)及美團(03690)等互聯網巨頭輪流「中箭」,遭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處以罰款並且勒令整改。
至於6月底赴美上市不久便遭內地監管部門審查的叫車平台滴滴出行,亦是當局要加強數據安全的一個縮影,在監管壓力不斷升級下,滴滴最終在本月宣布自美國退市。
隨後中央收緊監管的步伐未有停下,減輕作業及校外培訓負擔的「雙減」政策在今年暑假出爐,嚴格限制培訓時間、時長、範圍,以及學費等,更加規定「學科類培訓機構一律不得上市融資」,讓整個教育培訓行業陷入寒冬。至於本已面臨高壓調控、去槓桿的房地產行業,亦在中國恒大(03333)債務危機發酵下,於10月迎來房地產稅改革試點。
內地接連整頓多個行業雖一度惹來投資者的質疑,但其實背後用意深遠,顯然是為了及早解決多個社會經濟問題,包括避免跌入高槓桿、收入不均等陷阱,同時移走可能造成市民重擔的醫療、教育和房地產「三座大山」隱患。
無論如何,科網、內房及教育板塊幾乎全年「無運行」,截至周五(24日)收市為止,合稱「ATM」的阿里、騰訊及美團年內分別累挫51.41%、18.4%及23.28%,拖累科技指數年內瀉33.3%,表現跑輸全球。位處內房債務危機「震央」的恒大更累跌90.06%。
不過,瑞銀中國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表示,經濟下行壓力以及鼓勵研發投資的必要,可能會令明年施加給互聯網行業的監管措施有限,建議以超過常規買入的方式吸納互聯網、食品飲料和家電板塊,銀行及基礎材料的配置比例則可較低。
法盛投資管理在10至11月對全球500個機構投資者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近四成機構投資者預料科技行業將出現回調,卻未太憂慮監管拖累行業發展步伐。即使科技巨頭不斷成為政策監管的目標,但有63%受訪機構投資者仍看好科技股前景。
瑞信大中華區首席投資總監邵志銘對外媒表示,內地監管仍然存在不確定性,特別是在「戰略領域」,這種情況可能會持續至明年3月。他建議,投資者可繼續關注受內地監管機構支持的行業,例如可再生能源和電動汽車。
柏瑞投資亦表示,市場仍等待明年更多中國發展戰略的線索,短期投資者宜避開高度受監管影響的板塊,並與政府的可持續發展目標保持一致。
【港放寬第二上市吸中概股】
為了能夠吸引更多於海外上市的中資概念股回流香港市場,香港交易所(00388)於11月拍板落實修訂第二上市規則,明年1月1日起生效。不過,有分析指,已在美國上市的大型中概股大部分已經回流,相信對明年本港新股集資額推動作用不大。
目前只有從事創新產業、市值至少100億元、收益達10億元、業務核心在大中華區的公司可以在香港第二上市,但明年門檻將會大幅降低,不再局限於創新產業,傳統行業公司只要是採用「同股同權」架構、市值又達到30億元,便符合第二上市條件。
有投行人士透露,一直有接獲中概股回港上市的查詢,相信在中美雙方收緊中資企監管下,未來不斷會有中概股回家,惟未回歸的大型公司所剩無幾,故只會是中小型的中概股為主,「當然會對集資額有推動作用,但一兩隻的影響不會太大,因為好幾隻加埋都等於唔到一隻阿里巴巴(09988)」。他並指,此舉反而對帶動新股市場的氣氛更為重要。
畢馬威中國資本市場諮詢組合夥人劉大昌指,在聯交所放寬第二上市條件後,預期明年將有20至30間企業回流本港上市。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本月初正式落實《外國公司問責法》最終修正定稿,要求海外上市公司需符合審計規定,導致中概股被除牌的風險增加。如果在港第二上市的企業則「相對安全」,因若在海外交易所除牌,其在港的上市地位將由「第二」轉為「主要」。
港交所亦於明年1月起,容許這些企業保留原來的投票制度和股權架構。舉個例子,在現行制度下,如果公司以「不同投票權架構」在本港「主要上市」,特權股最多一股兌10票。京東集團(09618)特權股部分為一股兌20票,若未有修例,則要將特權股更變為「一股兌10票」,而明年起則可以維持原有架構。
不過,市場同時關注容許「第二」上市轉為「主要」上市的企業享有豁免,會否令原有保障投資者的原則形同虛設。
【北交所開市逾一個月 總市值2370億】
經過一連串監管措施衝擊市場信心之後,內地在今年下半年宣布,成立意在扶持中小企業融資的北京證券交易所(下稱北交所),拋出激勵市場的正面信號,同時亦被市場解讀為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手段之一。
這家新交易所在11月15日正式開市交易,截至12月24日,暫時有82家公司在該所掛牌交易,公司總市值達到2,370億元人民幣。北交所的規模與滬深兩市交易所有別,因為北交所是專門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
北京早於2013年就成立營運「新三板」的全國中小企股份轉讓系統,但每月成交額只有100多億元人民幣。為改善流動性,當局以「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為戰略目標,深化「新三板」改革。未來只要在「新三板」掛牌滿12個月的創新層企業,並符合一定條件,即可在北交所上市,提供中小企業新的籌資管道。
值得留意是,北交所由9月初宣布至正式啟航僅歷時74天,明顯快過上海科創板的259天及深圳創業板註冊制的119天籌備時間。
當局表示,目前中小企業貢獻了全國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創造了80%以上的新產品,然而獲得的直接融資卻遠不足夠,迫切需要資本市場深化改革,補足短板,支持數量眾多的中小企業成長壯大,激發創新潛力,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此外,全國股轉公司、北交所與12家商業銀行在本月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進一步加強溝通交流,在企業培育、信貸支持、投貸聯動、股權投資、綜合金融服務、資訊共享、科技金融、創新研究等多方面開展合作,共同探索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普惠金融的新路徑、新方案,努力為服務國家戰略轉型和實體經濟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港交所首推A股期貨 加強互聯互通】
隨着內地加快金融業改革開放,香港交易所(00388)年內推出了首隻A股指數期貨合約產品,即MSCI中國A50互聯互通指數期貨,被視為擴大與內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的舉措之一,亦明顯與新加坡早於2006年推出的富時中國A50指數期貨正面對撼,成為境外市場第二個對沖A股的投資工具。
MSCI中國A50互聯互通指數,以涵蓋境內上市大型股中最大的50隻A股為目標,並在每個行業納入最少兩隻股票,以全面反映內地經濟狀況;更重要的是,該指數所追蹤的50隻合資格滬深港通交易股票,亦與主要MSCI中國A股指數的歷史表現高度相關。
隨着MSCI中國A50互聯互通指數期貨在10月18日開始交易,首批MSCI中國A50互聯互通指數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亦在本月先後面世,包括南方東英MSCI中國A50互聯互通ETF(03003)、華夏MSCI中國A50互聯互通ETF(02839),以及易方達(香港)MSCI中國A50互聯互通ETF(03111)等。
華夏基金ETF主管曾春偉表示,MSCI中國A50互聯互通指數在方法上,比起另一家國際指數公司富時羅素相關指數更加具有「代表性」,他形容富時指數更偏向於金融股,而MSCI明晟指數則更加多元化。
據港交所資料,截至12月23日,未平倉合約張數為31,152張。單日成交量為8,735張,惟明顯低過富時中國A50指數期貨同日合約成交22.69萬張。
【第8批iBond認購人數金額史上最佳】
早前在持續低息和不確定的投資環境下,港府於今年6月「另類派糖」,發行第8批通脹掛鈎債券(iBond),其認購表現為史上最佳,無論申請人數及申請總額均創出自2011年首次發行以來的新紀錄,部分香港銀行的總認購金額、申請宗數亦打破歷年紀錄。由於認購反應熱烈,今年iBond最終發行額由150億元,提高至上限200億元。
金管局公布的最終分配結果顯示,今年iBond總認購金額539.48億元,認購人數近70.92萬人,均創出歷史新高。全部有效申請均獲配發,認購兩手或以下僅約5.53萬人,佔7.8%,這批認購人一律獲配發其所申請的數量;認購兩手以上則達65.38萬人,均先獲配發兩手,其中有60.57萬名「幸運兒」獲發3手。iBond掛牌首日最高見103.25元,收報103.2元,成交有32.49億元。
環球投資者對綠色債券需求強勁,港府1月宣布,成功發售總發行金額為25億美元綠債,發行共有3期,當中30年期為亞洲首個由政府發行的30年期綠債,亦是港府目前所發行最長年期的債券。5年期及10年期皆各自吸引超過其發行金額5倍的認購金額,而30年期則吸引超過其發行金額7倍的認購金額。亞洲區的機構投資者反應尤其踴躍,奪得總發行額65%。
另外,港府在今年破天荒發行人民幣債券。政府於11月宣布,成功發售50億元人民幣的離岸人民幣綠色債券,3年期及5年期各發行25億元人民幣。投資者反應熱烈,上述債券認購金額涉逾142億元人民幣。
值得留意的是,今年香港引入深圳市政府在港發行境外綠債,金管局總裁余偉文早前指,冀帶動更多內地市政府及企業來港發行綠債。下一步更將研究發行零售綠債,讓市民参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