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上月通脹率達7% 創近40年新高

20220112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Getty Images圖片)
美國經濟正在承受於疫情期間「大撒幣」的苦果。最新公布的消費物價指數(CPI)顯示,上月通脹率7%,預合預期,繼續是1982年6月以來新高;扣除食品及能源的核心通脹為5.5%,高過預期的5.4%,為1991年2月以來新高。
在物價升溫壓力持續下,早已捨棄「通脹僅屬暫時」論調的聯儲局近日更連環放「鷹」,主席鮑威爾更明言有機會在今年內開始「縮表」,並稱由於資產負債表規模龐大,所以今次縮表步伐會比上次更快。
聯儲局的貨幣政策亦走向正常化的道路。鮑威爾出席國會聽證會上表示︰「如果我們未來不得不進行更多次加息,我們會這麼做」,並將使用政策工具來控制通脹。他強調,當局不會把確保物價穩定,放在比實現充分就業更為重要的位置,但又同時指出,側重點可能會發生轉變,當前更多是在關注通脹。
除了市場早有預期的加息外,他更直言,將在本月的議息會議中討論縮表的時間,更稱有機會在今年內開始,惟強調未作出最終決定,又指可能要兩次甚至四次會議才會有定案。
聯儲局透過量化寬鬆(QE)計劃增發貨幣,並以購買債券等資產的方式把現金注入市場,增加貨幣供應,此一過程大大擴張了該局的資產負債表(即持有債券總額),這項政策旨在締造寬鬆信貸環境以提振經濟。然而,當經濟重回正軌,過剩的貨幣供應則會推高通脹,聯儲局除了加息外,亦會把原先增持的債券在市場上賣出,資產負債表也隨之收縮,即所謂的「縮表」。
一般而言,縮表是比加息更為激進的手段,因為前者會直接從市場中抽走現金流動性,減少貨幣供應。花旗銀行投資策略及環球財富策劃部主管廖嘉豪預計,當局會在今年6月宣布「縮表」,並在7月採取行動,起初規模為每月250億美元,並且會在數月後增至每月750億美元。
花旗估計,聯儲局將於今年3月,即完成QE退市後立即開始加息,料全年共加息4次,較上月該局「點陣圖」中預測的加息3次更為激進。該行預期美元會繼續強勢,美匯指數未來一季有望升至97.52水平。
荷蘭國際集團(ING)則認為,鷹派的基調已經在市場上形成。該行表示,通脹超出聯儲局目標已成為市場公認的事實,鮑威爾的言論促使市場對縮表的預期提前,而債息曲線亦已開始反映今年加息4次。不過,由於當局已率先放鷹,所以市場對周三(12日)通脹數據的反應相對冷淡。
另邊廂,評級機構對美國加息路徑的預測明顯滯後於市場,惠譽預期今年會加息兩次,明顯少於市場預期。至於穆迪則預期,今年美國將加息3次,該機構於去年11月仍估計聯儲局在2023年前都不會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