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也有「小陽春」 內地電商如何迎商機?
20220203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中國人在農曆新年講求喜慶,惟內地近期疫情升溫,「就地過年」呼聲再次響起,「網購式拜年」亦難免反客為主,繼續攻陷傳統節日的經濟形態,催生電子商務的「小陽春」。不過,處於風口浪尖的內地直播電商仍在積極變陣迎接龐大商機,踏入被稱為「後疫情時代」的2022年,電商正捉緊新趨勢創佳績。
所謂「人不到禮到」,不少無法回家過年的內地年輕人選擇「網購式拜年」,將年貨網購寄回家。雖然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低風險地區沒必要倡導「就地過年」,但比起以往過年時節,總有大包小包返鄉下的人潮景象,今年選擇靠網購寄回老家的消費者仍然當道。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曾指,這與「就地過年」、民眾網購習慣、農村及老年群體使用智能手機普及、電商物流體系條件成熟等息息相關。
據美國市場研調機構eMarketer預測,全球電商銷售額到2024年將達近6.4萬億美元(約49.92萬億港元)。無獨有偶,統計機構Statista亦預估,今年全球電商銷售額料約5.4萬億美元(約42.12萬億港元),按年狂增5,000億美元,網購人口數量勢升至21.4億。其中,內地零售網購規模市佔率達52.1%,跑贏全球其他國家包括美國,今年內地市佔率或繼續「冧莊」,成為全球網購零售最勁的國家。
疫情令網購需求飆升,亦改變傳統零售模式;並擴大消費者對快速、折扣和物流的需求。更重要是,各商家、內地平台企業密密搶攻電商消費市場、月月打造電商購物節吸金。
未來網購趨勢之一就是全渠道(Omni Channel)銷售模式興起,國際顧問公司Sprout Social以往數據顯示,有84.9%消費者看到商品多次後才會購買,意味商家不能墨守成規,相反要爭取曝光度,投放商品到網站、實體店、社交媒體、手機及應用程式(App)等平台銷售。據麥肯錫McKinsey調查部門和哈佛商業評論發出的調查也顯示,當消費者使用管道愈多,總消費金額愈高。
社交媒體購物將迅速崛起,外媒引用Accenture的新研究顯示,完全在社群媒體平台進行交易的「社群商務」,預期到2025年規模將達1.2萬億美元(約9.36萬億港元),較去年的4,920億美元高出逾1.4倍。這趨勢主要將由「Z世代」(泛指1996至2016年出生)和「千禧一代」(泛指1981至1995年出生)消費者推動,預計將佔總額的62%。
理論上,網購是24小時隨時話買就買,電商之間亦會變成無休止的競爭,為了客戶停留網站的時間更長,視覺行銷將成主流。現時資訊流動快速,除傳統文字及靜態產品照圖片外,活用動態、影音也是未來的趨勢。購物娛樂化、直播帶貨及互動式視頻更是現在最受歡迎的方式之一,只為吸引消費者目光。據自助服務平台Shopify稱,通過使用3D或360度產品圖片,可提高由進入網站連結至購物車結帳等成功交易的轉換率250%。同時,利用語音搜尋如Siri、Alexa購物、虛擬助手,也是為消費者及品牌創造雙贏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