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案:兩方面支持企業 寬減利得稅及非住宅物業差餉

20220223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港府在新一份預算案中推出支援企業方案,主要在兩方面,包括緩解企業經營壓力,以及為企業周轉提供協助。
在緩解經營壓力方面,建議如下:
1、寬減2021/2022課稅年度百分之百的利得稅,上限為1萬港元,全港15.1萬家企業受惠。有關扣減會在2021/2022課稅年度的最終應繳稅款反映。政府收入將減少12億元;
2、寬減2022/2023年度4季的非住宅物業差餉,首兩季以每戶每季5,000元為上限,其後2季以每戶每季2,000元為上限。估計涉及43萬個非住宅物業。政府收入將減少34億元;
3、寬免2022/2023年度的商業登記費,讓150萬名業務經營者受惠。政府收入會減少30億元;
4、繼續減收非住宅用戶75%的應繳水費及排污費,每戶每月寬減額上限分別為2萬元及1.25萬元,為期8個月至今年11月底,25萬個非住宅用戶受惠。政府收入將減少6.8億萬元;
5、由今年10月起,延長豁免/寬減現行34類政府收費,為期12個月,惠及多個行業,包括航空、海事、物流、零售、飲食、漁農、建造以至旅遊及娛樂業等。政府收入將減少約17億元;以及
6、繼續寬減現時適用於政府處所合資格租戶、地政總署轄下合資格短期租約及豁免書的75%租金和費用,為期6個月至今年9月底。同一時期內,應政府要求以致需要關閉處所的租戶,在關閉期間可繼續獲得全額租金寬免。政府收入將減少14億元。
港府指出,現時困難的經營環境對不少企業都是個挑戰。考慮到租金是中小企經營成本的一個主要部分,會盡速立法禁止業主對指定行業未能如期繳交租金的租戶,終止租約、服務或採取其他相關法律行動,措施為期3個月,並可按需要再延長最多3個月;法例在6個月後會自動失效。有關安排讓處於水深火熱的企業有喘息空間,亦協助穩住就業。金管局會與銀行密切溝通,如有業主因租金收入減少而影響其還款能力,銀行會彈性處理。
在協助企業周轉方面,決定將「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下所有信貸擔保產品的申請期,延長1年,至到2023年6月底。該計劃下的「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亦會進一步優化,每家企業最高貸款額由18個月僱員薪金及租金的總和提高至27個月,上限由600萬元,增加至900萬元,最長還款期由8年延長至10年。
此外,亦已經要求金管局通過「銀行業中小企貸款協調機制」,再次延長「預先批核還息不還本計劃」6個月到今年10月底。同時,金管局和銀行業也會提供選項,讓企業可以選擇在一段較長的時間償還部分本金。有關安排亦適用於「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下的貸款。
另外,為協助中小企出口商更容易取得銀行出口融資,香港出口信用保險局(信保局)計劃在今年3月試行推出「出口信用擔保計劃」,為保戶的出口融資作最高70%的信貸擔保,擔保額以5,000萬元為上限。另外,為鼓勵出口商承接海外買家的更大訂單,信保局將在今年下半年推出「彈性賠償率」安排,提升他們的保險保障,預計惠及約2,400個保戶。
至於個人方面,去年推出的「百分百擔保個人特惠貸款計劃」協助了不少市民,決定將申請期延長1年至明年4月底。最高貸款額由借款人在職期間平均每月收入的6倍增加至9倍,上限由8萬元提升至10萬元。計劃下的最長還款期亦將由6年延長至10年,而還息不還本的安排則由12個月延長至18個月。另外,金管局與貸款機構會進一步增加計劃的靈活性,盡量協助疫情下收入大幅減少的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