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價異象】未來食豬扒包+飲咖啡 豬扒成本最低?

2022032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論及食品通脹,就要由晨早的一杯咖啡講起。去年農產品價格普遍上漲,當中最瘋狂的商品一定是咖啡豆。自去年以來,較高價的阿拉比卡(Arabica)咖啡豆價格上漲了一倍。
【飲品:咖啡豆阿拉比卡一年貴一倍】
在航運緊縮、需求激增和乾燥天氣的推動下,咖啡價格一度升至10年以來新高。根據荷蘭合作銀行分析師表示,最大的因素可能是運輸限制和貨櫃短缺,由於無法確定咖啡豆何時及如何運輸,買家可能會購入囤貨,從而引發恐慌性購買周期。
踏入今年,美國洲際交易所(ICE)咖啡期貨價格幾乎直線上揚,曾報每磅229美仙,創2011年以來高位。ICE每日咖啡期貨交易下的庫存量由去年9月開始急劇下跌,顯示供應根本追不上需求,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是絕對無可避免的。
全球咖啡豆供應主要來自兩大生產國巴西和越南,兩國合計產量佔全球比重超過五成以上。農業大國巴西去年經歷天氣乾旱及嚴寒,霜凍導致咖啡豆產區嚴重失收,成為推高咖啡豆價格的一大主因。
咖啡豆主要消費地區為歐盟和美國,分別佔約28.5%及約20%,合計已佔全球咖啡豆消費近半,而且兩個地區的咖啡豆幾乎100%依賴進口。同時,咖啡豆對消費者而言沒有替代品,因此需求增長長期穩定。即使在疫情之下,部分上班族留在家中工作,對咖啡的需求仍絲毫未減。
【主食:小麥庫存流失10載最嚴重】
追蹤一籃子主食的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食品價格指數(FFPI)2月份按月上升3.9%,續創新高,按年更上漲20.7%,報140.7點。食品漲價的主因是穀物價格上漲,尤其是可以製成麵包、麵條等主食,還有啤酒的小麥。
在全球食品價格上升添壓下,俗稱「黃小玉(黃豆(又稱大豆)、小麥、玉米)」價格狂飆,當中,風險最大的莫過於小麥。荷蘭合作銀行表示,美國芝加哥小麥期貨合約價格今年曾升上14年高位,而全球小麥已陷入10年以來最大的庫存赤字,亦為連續第二年出現赤字。
與咖啡豆一樣,小麥短缺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天氣,早在俄烏打仗前,美國、加拿大和俄羅斯等主要小麥生產國已遭受乾旱和高溫,嚴重影響收成。
小麥是支撐基本糧食安全的主食,不但是作為人類的主糧,更是作為禽畜飼料的穀物,因此小麥價格上漲可能會產生廣泛的後果。該行表示,像法國大革命和阿拉伯之春這樣的政治事件的起因都被歸咎於高糧價,多個動盪的年代背後都看到通脹的身影,並非危言聳聽。
如今芝加哥3大農產品期貨漲勢實在凌厲,芝加哥小麥期貨3月初創出2008年以來新高,3月首周累計上漲逾43%,創下60年來最大單周漲幅。玉米期貨價格也一度逼近10年高位,連走勢相對較弱的大米也創出一年半新高。
事實上,在俄烏開戰之後短短一周,小麥價格已飆升55%,直至上周仍處14年高位。小麥價高不可攀,貿易商就押注大米將成為其替代品,於是大米期貨也緊隨升浪,芝加哥大米期貨價格今年內一度漲11%,創2020年5月以來新高,上周仍在高位徘徊。幸而目前全球大米依然供應充足,最大出口國印度將增加其出口量,故料今年全球大米庫存將增加40萬噸,後市升勢應有限。
【肉類:內地豬價挫50% 5月或反彈】
在食物漲價潮當中,豬肉是幾乎絕無僅有跌價的食品,2月份,內地豬肉價格按年大跌42.5%,降幅按月擴大0.9個百分點,到了3月的第二周,全國價格已連降5周,每公斤僅23.13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勁跌50%。在內地居民消費物價指數(CPI)權重中,以豬肉比重為最大,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內地農業農村部數據指,豬肉價格持續下跌,分析預計,農曆新年過後為消費淡季,生豬價格料繼續下行,短期或每月每公斤下跌1至1.5元,3、4月下滑幅度較大,到5月底或6月才可能有轉機。
生豬價格又與玉米等穀物豬飼料的漲價環環相扣,簡單而言,即是養豬的成本月月上升,豬價卻不升反跌,豬農很可能養一隻蝕一隻。內地上月豬糧比(生豬價格和作為生豬主要飼料的玉米價格的對比值)進入到「過度下跌二級預警」範圍,國家發改委會視乎情況展開「儲備肉」收儲工作「托市」。
「儲備肉」是指商務部在全國各省市設置的活豬儲備和凍肉儲備,國家儲備肉是應對突發事件、平抑肉價波動的重要手段。國家通過局部收儲和市場投放,維持市場價格穩定。
不過,由於去年下半年母豬存欄量處於高位,導致現在可供應市場的生豬數量較多,加上豬肉消費處於淡季,以致豬價持續走低。雖然生豬供應過剩,豬價下跌固然無可厚非,但有養豬戶反映中央收儲對於穩豬價的作用不大,例如2021年已好幾次進行儲備凍肉收儲,惟豬價依然還在下跌,使養豬戶的收入受壓。
展望未來,由於俄烏戰事嚴重影響玉米出口,短期將推高玉米進口價格,而內地進口玉米主要用來做飼料,令飼料價格有機會進一步上漲,或會令豬價見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