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對西方發起經濟大戰!IMF稱全球恐永久分裂

2022042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俄烏之戰引發國際金融市場和大宗商品市場動盪,激烈反應在專家預測中如期惡化,分析指俄羅斯總統普京今次發動的是「第一次世界經濟大戰」,劍指歐盟和西方諸國,戰略意義更甚於烏克蘭,連日前再度調低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也預警,西方制裁俄國恐加速全球永久分裂。
地緣政治分析評論網站Geopolitical Futures營運總監科利伯沙努撰文指,儘管俄烏開戰具有重大意義,但近周最具戰略意義的事件是俄羅斯與美國及其盟國之間的全球經濟戰爭。長期以來俄方一直準備與西方對抗,俄國與德國關係是其與歐盟建立更廣泛聯繫的關鍵,時至今日歐洲切斷俄羅斯的能源進口代價高昂。當歐洲公民感受到西方對俄制裁的影響時,歐盟將變得更脆弱,同時世界也在見證現代首次經濟大戰,損害不可避免且變得無法預測。
俄國由始至終手握強大的能源武器,在西方制裁壓力下,歐盟考慮禁運俄能源的風聲一出,隨即惹起德國企業與工會聯盟齊聲反對。據摩根大通數據顯示,截至上周五的一周為止,俄國原油海運流量急跌四分之一,從黑海、波羅的海和北極沿海港口運往亞洲的貨運量更降至兩個月來新低,加上4月首周俄國的日產量較3月下降約50萬桶,反映由供應至出口均見下滑。
一旦歐盟即時禁止所有俄國石油進口,摩通指,每天400多萬桶的俄油供應中斷,假設俄油沒有足夠空間或時間轉向中國和印度出口,屆時將推動布蘭特期油價格狂飆逾65%至每桶185美元。另有澳洲煤炭公司指,南韓、日本在內的主要消費國正避免與俄國進行煤炭貿易,惟原物料缺乏替代品導致市場面臨壓力,故料燃煤、焦煤的價格將延續升勢到明年。
因應油價漲勢刺激通脹、供應鏈擾亂,IMF調降全球經濟增長預測至3.6%,博鰲亞洲論壇周三發表亞洲經濟前景報告,亦估今年亞洲經濟恢復增長幅度或收窄,增速很可能較IMF估計更慢。國際油價周三反覆向上,紐約期油及布蘭特期油每桶曾升逾1%,分別高見103.66美元及108.81美元。
IMF第一副總裁戈皮納特認為,烏俄戰爭增加了全球經濟更永久地分裂為不同技術標準、跨境金融支付系統,以及儲備貨幣的地緣政治集團的風險。中俄可能建立一個可與美國比較的金融體系,中俄結盟將是全球經濟的「板塊移動」。
事實上,美國及其盟友凍結俄國央行在外匯儲備,尤其是美元和歐元,明顯帶動人民幣作為全球官方儲備貨幣的地位日益鞏固。繼巴西央行削減外儲中美元和歐元持有量,並建立大量人民幣儲備之後,以色列央行的年報亦披露,人民幣及另外三種貨幣將獲納入其外儲之中,配置發生了10多年來的最大變化。
以色列是美國在中東的盟國,其央行卻準備在今年開始,把加元、澳元、日圓及人民幣添進傳統上只有美元、歐元和英鎊的外儲組合。按照最新安排,人民幣在以色列外儲份額中將有零的突破,今年的佔比設定在2%水平,歐元將由逾30%降至20%,為至少10年最低,美元亦會從66.5%降至61%。以色列央行副行長阿比爾表示,納入新幣種是投資指引和理念的巨變,「把投資年期拉長」一語可圈可點。
一直牽頭西方諸國群起敵視俄方的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近日再三強調,俄烏戰爭加劇了本已嚴峻的全球糧食不安全情況,物價和供應衝擊也增加全球通脹壓力,足見美國從未掩飾煽動盟友加大制俄的企圖,世界經濟戰火勢再度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