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息股攻略】踏入「五窮月」 保本收息最為上策?

20220501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全球通脹加劇,衣、食、住、行等生活成本愈來愈貴,如何善用資本投資,成功錢生錢,又或產生固定回報,以應付生活開支,當然是投資者關心的問題。隨着美國雖重啟加息周期,存款利率將同步回升,惟相信升勢始終會落後。反觀在股市中,高息股憑着吸引的派息率,以及可博股價上升坐享「財息兼收」的機會,吸引到長線股民的喜愛。是次便與大家分享港股當中的4類高息股之選。
●【內銀】無懼經濟受衝擊
內地銀行股依然是不少香港股民喜愛的高息股類,其吸引點在於派息政策穩定、人民幣資產概念,以及股價與經營表現相對穩定。
觀乎5大內銀股,包括工商銀行(01398)、建設銀行(00939)、中國銀行(03988)、農銀行(01288)及交通銀行(03328),派息比率都穩定維持在三成水平。
此外,即使近年中國經濟備受中美經貿戰及疫情反覆衝擊,上述5大內銀股的業績均十分穩定,尤其是近年銀行貸款政策向房地產業傾斜,內地積極化解內房債務問題,去除金融系統性風險,反讓內銀股減輕經營隱患,加上5大內銀股都是國有銀行,國資背景亦令小股東倍感安心,不用擔心受「國進民退」的政策衝擊。
截至4月12日,5大內銀股的股息率介乎7至8厘,任美息如何提速上調,今年都不大可能加到這個水平,故內銀股仍可視為高息股的核心板塊之選。以往績息率計,中行息率最高,達8.6厘。5大內銀股每手均為1,000股,故入場費都在一萬元以下,入場門檻相宜。
●【中資電訊】屬實力之選
除了內銀股之外,中資電訊股是收息一族的另一選擇。事緣近年中資電訊股因捲入中美金融戰漩渦,在美退市之餘,部分啟動回歸內地上市,且紛以提高派息來吸引資金落戶,其他同業亦自然要提高派息留住捧場客。
以中國移動(00941)為例,去年的派息比率由前年的52%,增至58%,往績股息率有7.4厘,是2017年以來最高水平;中國聯通(00762)去年的派息比率由前年的40.9%,增至45.57%,往績股息率亦有6.78厘。至於中國電信(00728)去年的派息率由前年的40.8%,升至55.32%,往績股息率6.79厘。
近期已回A的中移,去年末期息大增近四成,更承諾於2023年度派息比率增加至最少70%,今年2月又展開千億元回購,有助提升每股資產價值,對股價而言具支持作用。作為內地電訊業「一哥」,該企去年收入增達10%,增速為10年最快,手機服務收入亦是4年來首次錄得增長,5G業務發展理想,加上主營內地市場,不受外圍衝擊,數碼經濟及「元宇宙」等概念亦可帶來發展空間,為「進可攻、退可守」的實力之選。
此外,中電信已調整3年目標派息率為70%,母企增持,以及公司積極考慮回購等戰略,都有利股價穩定。
●【能源】油價看升 部署三桶油
俄羅斯與烏克蘭爆發衝突,觸發的不只是一場東歐戰爭,而是東西方對立,將國際供應鏈、金融、能源、科技推向分裂。全球化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本地化、區域化的經貿發展方向。
事實上,俄羅斯是全球主要油產國,成為戰爭的主角之一,遭西方國家制裁圍攻,影響全球石油供應,令油價易升難跌。雖然通脹回升,各國央行雖以加息應對,惟若最終經濟增長能夠維持的話,適度步伐的通脹回歸才是經濟發展的正常現象,而包括能源等主要物價亦有望保持在升軌中。
因此,想投資高息股的不妨留意合稱「三桶油」的中國石油(00857)、中國海洋石油(00883)及中國石油化工(00386)。
首先,中石油及中海油主力做上游業務,因此受惠國際地緣政治緊張下的油價升勢;其次,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往績股息率,分別高達6.9厘及14.5厘;至於中海油的往績股息率為2.7厘,主因其回A而去年暫不派發末期息股,待完成後再公布特別股息方案,將原擬派發的末期息和上市20周年特別股息,作為特別股息合併宣派,若按2021年每股盈利1.9264元及2020年派息比率67%推算,未計上市20周年特別股息之末期息每股料達1.29元,即實際股息率有望高達11.5厘,故此前不妨逢低吸納,相信股息率可媲美兩大同業。
值得一提的是,中石化較多涉及下游業務,若油價上升或多或少會影響整體增速,故在「三桶油」中,中石油及中海油仍是首選。
●【房託基金】疫情緩和 最壞時刻已過
按香港證監會規定,房地產信託基金(REITs)在扣除營運管理支出後,須將最少90%收入作為股息分發予股東,故房託基金一向能吸引「好息之徒」的目光。
礙於疫情影響,從事住賃業務的房託基金收入亦受影響。惟逾兩年過去,多地已重新開放,相信該板塊最壞情況已過去,不妨留意相關房託基金表現。
綜觀港股7家主營寫字樓及商地產投資的房託基金,招商局商業房託的往績息率最高,達9.4厘;越秀房託(00405)的息率達8.5厘;置富產業(00778)及泓富產業信託(00808)分別達6.4厘及6.2厘;富豪產業(01881)及順豐房託(02191)則為5.8厘及5.3厘,至於最為港人熟悉,業務已擴展至海外市場的領展房產基金(00823),息率為4.2厘。
要注意的是,房託基金涉及的租賃物業包括不同寫字樓、工商及零售物業,故投資者在選擇時,也需多了解公司業務範疇,以評估業務及派息前景。
●博財息兼收 須注意兩風險
想長線持有收息股,博得財息兼收,以帶來穩定可觀回報兼抗通脹,也須注意兩大風險。
其一是公司的經營狀況及所屬行業景氣是否有巨變,若盈利前景受挫,將影響派息,從而令派息大打折扣,分分鐘變成賺息蝕價,甚至股價下跌及息率走樣的「雙失」情況,故選擇在行業有壟斷地位、股東背景實力雄厚,以及資產質量較佳的企業可望增加勝算。
最佳的例子是內房股,不少內房股的往績股息率均十分吸引,但在這兩年的嚴格調控及債務危機之下,銷售及盈利「大走樣」,部分房企連償債都未能應付,故單看往績股息率,而沒有評估最新的企業經營狀況及行業景氣,分分鐘會墮入「假高息股」陷阱。
其次是要留意企業派息政策是否穩定,每年盈利及派息政策穩定增長者當然可取,然而,若遇上某些企業因種種理由派發特別股息,未來未必能維持單一年度的高股息率紀錄,故若非短線操作,長揸者必須要細心分析數據,始作投資決定。
如中華煤氣(00003)去年停發紅股,導致股價大跌,就是企業改變派息政策而令投資回報失算的典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