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廈重建補地價先導計劃獲9宗申請 5宗已簽立契約

2022050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有立法會議員就工廈重建標準金額補地價先導計劃概況作出提問,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指出,截至今年4月中約一年多時間,共有9宗合資格土地契約修訂的申請人選擇先導計劃的標準金額選項,當中7宗已經與地政總署就補地價金額達成協議,其中5宗已簽立契約修訂文件,有兩宗預計於三個月內完成簽立文件,其餘兩宗正在處理中。
資料顯示,上述5宗已簽立契約修訂文件的個案,涉及總補價金額逾20.14億港元,重建後提供約71.58萬方呎樓面面積。其中補價金額最高為帝國集團旗下黃竹坑道36號地盤,以5.3162億元成補地價,總樓面約16.36萬方呎。
另有3宗同類個案位於觀塘區,其中麒豐資本旗下的鴻圖道32號榮興利工業大廈,補價金額4.8679億元,項目已獲城規會批准重建為1幢35層高商業樓宇,重建後約14.75萬方呎樓面。而同區大業街4號工廈物業,以及偉業街132號冠美中心,補價金額分別3.2106億及2.0736億元。
餘下一項為新界項目,葵涌藍田街2至16號聯發工業第一大廈及嘉宏物流中心,相關補地價金額為4.675億元。
黃偉綸指出,為推動業權人盡快開展重建計劃,該先導計劃設有時限,原定為期兩年,政府於今年3月底宣布延長1年,至2024年3月31日,期間已公布的標準金額繼續適用。
鑑於業界對先導計劃反應正面,施政報告已宣布把標準金額評估地價的方式,擴展至新發展區的土地契約修訂,有關詳情亦已於今年3月底宣布。政府會繼續檢視標準金額的實施情況,考慮擴展標準金額應用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