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事掀地緣局勢升溫 軍工股跑出成資金避風港?

2022051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古人以「兵者兇器,戰者危事」告誡統治者不要輕言開戰,可是中美對壘及俄烏戰爭令不同陣營愈益對立,紛紛提高國防開支預算,軍工股頓成資金避風港,其中生產F35戰鬥機的洛歇馬丁(Lockheed Martin),股價今年以來累漲超過20%,近日美股急瀉期間也逆市不跌;為F35「閃電」II和波音F18大黃蜂戰鬥機打造機身的諾斯諾普格魯曼(Northrop Grumman),本月迄今更累升逾3%。
洛歇馬丁的強勢不難理解,事關去年收入佔比達到27%的F35今年首季捷報頻傳,如芬蘭獲華府批准購買F35。這個二戰後一直忍讓俄羅斯的國家,現在竟然準備加入北約,正是地緣政治格局的巨變之一。
因軍費問題與美國前朝政府齟齬的德國,也在3月中宣布購買F35,改變多年來排除美國第5代戰鬥機的做法,取代一批老化的現役旋風式戰鬥機,更被指望在2030年前肩負至關重要的核打擊任務。該國亦終於捨得把軍費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比率提高到北約要求的2%。加拿大3月底亦宣布選擇以F35替代一批戰機,正準備與美國磋商購買88架。
事實上,華府2023年財政年度(2022年10月起12個月)國防預算為8,133億美元,其中採購與研發佔2,760億美元,兩項數字都是史上新高,預留565億美元發展致命空軍武器,涉及F35、波音的F15EX多用途戰機和KC46A新型空中加油機、諾格的B21隱形戰略轟炸機,以及特殊支援戰鬥機和無人機系統等。
亞太地區方面,中國銀河證券補充,日本廢除防務預算不得超過GDP 1%的規定,為未來強軍建設鬆綁;澳洲下一財年的國防開支預算亦將提高7.4%至486億澳元,佔GDP比例升至2.11%,之後3個財年都會超過500億澳元,年均增長率達4.52%。面對多國國防政策「激進轉向」,並明確視中國為戰略競爭對手和嚴重威脅,內地軍費短中期會維持6至8%增速,空軍、海軍、火箭軍和信息化等重點領域可達15至25%,軍費佔GDP比率或將逐步提升。
洛歇馬丁財務總監馬拉韋(Jay Malave)表示,暫時未能量化歐洲增加軍費對業績的影響,但趨勢向好,預期美國國防部的未來遠程攻擊直升機(FLRAA)項目花落誰家9月會揭曉,又謂就算美軍減買UH60黑鷹直升機,之後幾年還有外國捧場,精準武器銷售額亦有望提高。
戰機引擎及導彈防禦系統大廠雷神科技(Raytheon Technologies)的行政總裁海斯(Greg Hayes)表示,現時各國都趕急推動軍備進一步現代化,增強軍事震懾力量,預計會在2023及2024年業績開始反映上述趨勢。
諾格行政總裁沃登(Kathy Warden)表示,已經開始與歐洲國家接觸,了解其軍備需要及時間表,預計相關訂單潮不會立即殺到,要等到未來兩年,惟集團收入今年下半年會有所提速,2023年會高於今年指引的「低單位數」。之前有報道稱,首架B21已開始地面測試,即將首飛,另有5架處於組裝階段,預計2025至2026年進入量產階段,而美國軍方最少要100架,暫時未就加速生產涉及的成本與諾格協商。
不過,沃登近日也提及供應鏈的問題可能影響擴產。海斯透露,FIM-92刺針便攜式防空導彈的材料庫存非常有限,也許要明年或後年才有大訂單,跟洛歇馬丁共同生產、同樣在俄烏戰爭「發威」的FGM-148標槍反坦克導彈,現時每年產能只有2,100枚,雙方的目標卻是4,000枚,又是供應鏈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