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戰】傳美下月擴大對華AI及半導體制裁

20220912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內政和外交都焦頭爛額的美國拜登政府迎來中期選舉之際,華府恐進一步升級對中國科技領域的制裁行動。外媒引述消息指,白宮計劃下月宣布擴大人工智能(AI)晶片及半導體生產設備對華出口限制,又正在游說盟友加入抵制中國行列,避免中國在晶片技術取得突破,不停全方位防範中國把科技發展轉化為軍事實力,以保住美國在科技乃至地緣政治的領導地位。
繼英偉達(Nvidia)和超微半導體(AMD)上月被華府阻止向中國出口若干用於AI的晶片之後,據報美國商務部在今年較早前向科磊(KLA)、泛林集團(Lam Research)及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3家手執晶片廠儀器牛耳的美企發書面通知,除非取得商務部銷售許可,否則禁止向中國出口14納米以下晶片製程的設備。泛林和應材的產品主要將晶片元件刻蝕出來,跟光刻機地位相當,而科磊則主打生產監測儀。
儘管這些指示僅適用於收到商務部通知的企業,惟據報當局有意按信函內容為基礎,頒布新的監管規定,進一步擴大管制範圍。消息指,規定細節可能有變,發布時間或許較預期更遲。至於美國商會在上周已向成員發警告,對人工智能晶片及半導體儀器的管控措施可能在中期選舉前推出。
這一輪針對中國的行動,可能波及其他大型科技企業,因為監管新規或要求企業須取得許可證,方可對中國出口含有指定晶片的產品。
包括戴爾(Dell)、惠普企業(HPE)及美超微電腦(Supermicro)在內生產的數據中心伺服器,皆採用英偉達高端AI晶片「A100」。雖然英偉達月初發公告指,已取得受限制的「A100」型號晶片的出口許可,可繼續執行「向美國客戶提供支持」的出口訂單至明年3月1日,但戴爾及惠普表示正在留意事態發展。英偉達重申,新的許可要求料不會帶來重大影響。
美國商務部發言人拒絕就具體規定發表評論,惟重申正在採取全面措施,落實新行動,以保障美國的國家安全及外交政策利益,包括阻止中國獲得有助於軍事現代化的美國技術。
惹人關注的是,外媒引述兩名消息人士指,美國官員正在游說盟國制定類似的政策,防止外國公司向中國出口那些美國禁止輸出的技術。特朗普政府時期的貿易官員威廉斯認為,與盟國進行策略協調,是把禁令的效率最大化,並把意外降至最低的關鍵,這有助於制定更全面的法規,而非流於一次性的書面通知。
中國半導體產業陷入被「卡脖子」的艱難困境之際,掌握領先技術的晶片代工廠台積電,預計3納米晶片在今年下半年量產,升級版3納米(N3E)製程則將在明年量產。至於2納米製程晶片在2025年量產,進度有望領先對手三星及英特爾。
無論如何,中美科技戰的烽火其實已由半導體燒至生物科技行業,美國總統拜登周一(12日)簽署行政命令,打算複製《晶片及科學法案》的「大撒幣」形式向國內生物科技行業投放更多資源,推動「生物製造」(Biomanufacturing)在製藥、農業化肥、能源燃料等領域發展,繼而降低對中國的依賴。華府一名官員直言︰「其他國家,包括且尤其是中國正全力在這領域投資,對美國領導地位和競爭力構成威脅。
美國生物科技產業發展蓬勃,在研發領域地位領先的同時,允許高科技生產基地移至國外,據報美企對中國先進生物製造基礎設施的依賴惹來美國官員憂慮。除了在人才培養著手,白宮計劃加強生物製造基礎設施,所涉資金、支持方式料周三(14日)在政府舉行的峰會上揭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