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10大驚奇︰經濟衰退漫長 美股恐冧四成
2022092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美國聯儲局本周第三度加息0.75厘,並且預告會繼續收緊貨幣政策,為了對抗通脹,甚至不惜付出更大的經濟代價。多位財金界猛人亦警告股市尚未見底,投資者應小心為上。
【1、末日博士︰美國陷漫長衰退 股市跌四成】
著名經濟學家、有「末日博士」之稱的魯比尼表示,美國及全球可能會在今年底進入「長期而醜陋」的衰退當中,經濟低谷更可能貫通2023年全年,屆時股市將大幅回調。他更表示,即使是普通規模的經濟衰退,標指也可能下跌30%,因此假如今次經濟出現「真正的硬着陸」,跌幅可能會達到40%,而巨額的債務佔比,是導致衰退比過往更嚴重的主因之一。
對仍堅持美國只是經歷輕度衰退的說法,魯比尼反駁,應該看一看企業和政府的高負債率,加息後財務及融資成本水漲船高,導致許多殭屍機構(zombie institutions)、殭屍家庭、殭屍企業、影子銀行出現,在這波衰退中甚至有「殭屍國家」的出現。
這次將出現類似1970年代的遲滯型通脹,以及金融危機常見的大規模債務壓力,不會是短淺衰退,而是嚴重、長期和醜陋的衰退,他還預期可能延續整個2023年。與次貸危機重創家庭和銀行業不同,這次衰退將對企業及對沖基金、信貸基金等造成衝擊。魯比尼建議投資者這段時間存更多現金,雖然現金價值會被通脹侵蝕,但比再損失10%、20%、30%資金要好。
美國前財政部長薩默斯就表示,聯儲局可能會把聯邦基金利率升至4.5厘以上,假如當局真的要堅定地遏制通脹,利率升超過5厘也並不出奇。他又認為,即使股市波動,貨幣政策也不應輕易轉向,否則就重演上世紀80年代通脹失控的情況。
【2、華爾街警告美國經濟難逃衰退】
華爾街重量級人物——「新債王」岡拉克及「鱷王」達利奧齊齊發出警告,指美國經濟將難逃衰退命運。
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的創始人達利奧預計,隨着聯儲局繼續加息,加上俄烏戰爭等負面因素,美國經濟可能在2023年或2024年陷入衰退。他警告,目前美國的經濟增長已非常接近零,未來兩年情況會變得更差,或影響到未來的選舉。
他續稱,美股將繼續下跌,但更值得關注的是債市。聯儲局一直透過「縮表」向市場出售債券,意味聯邦政府的「債務貨幣化」(即由聯儲局印錢買債)的趨勢已經逆轉,誰會願意接貨便成了一大疑問。他補充指,中國和世界各地的養老基金現在購買美國債券的意欲降低,部分原因是經通脹調整後,債券的實際孳息率已大幅降低。
DoubleLine Capital行政總裁岡拉克也警告,經濟已瀕臨衰退邊緣,聯儲局有必要放慢加息步伐。他表示,緊縮政策所產生的影響將累積成衰退,並認為聯儲局恐難以按照其計劃大幅加息。
【3、薩默斯:鎊匯恐穿一算 英政策天真且一廂情願】
美國前財長薩默斯抨擊英國新任首相卓慧思政府的經濟政策,稱他們正在為英鎊跌破與美元平價創造條件。
他說:「這讓我非常遺憾地說,我認為英國的表現有點像一個新興市場將自己變成一個下沉市場(submerging market)。在英國脫歐期間,英倫銀行(即英國央行)的政策落後了多少,現在又有這些財政政策,我認為,很長一段時間內,英國將會以實施所有大國中最糟糕的宏觀經濟政策而被人們銘記。」
卓慧思政府宣布了自1972年以來英國最激進的一籃子減稅措施。為提高經濟的長期潛力,對工人薪金和企業的稅收都被下調。經濟學家擔心,政府將難以負擔這種減稅計劃,對債務增加的擔憂有可能引發貨幣危機。
英鎊周五(23日)跌至1985年以來最低水平,兌美元見1.096水平。薩默斯說:「如果目前的路徑保持不變,英鎊最終跌破1美元不會讓我感到意外,對於英國而言,現在不是實施這種天真、一廂情願、供給學派經濟學的時候。」
這位美國前財長還警示了美元飆升的風險,因為美元飆升加劇了全球各國的通脹壓力,也加大了有美元債的海外借款人的壓力。他還表示,聯儲局轉向更激進加息路徑引發的美元升值可能會繼續。
至於聯儲局,薩默斯重申支持周三(21日)的鷹派轉變,並指出主席鮑威爾已經愈來愈清楚地認識到,戰勝通脹的必要藥物涉及經濟衰退。
【4、中資撤出美國商業房產市場 3年淨賣出1840億元】
中國企業過去是美國商業房地產項目的大手買家,可是時移世易,現在中企爭相退出美國商業地產市場。
外媒報道,據MSCI Real Assets數據顯示,2019年年初以來,中國企業已淨賣出236億美元(約1,840億港元)的美國商業地產;回顧2013至2018年,中國企業淨買入將近520億美元(約4,056億港元)的美國商業地產。
報道引述律師事務所Greenberg Traurig LLP亞洲房地產業務主席Joel Rothstein看法,他指中國對美國房地產的投資在4年前開始下滑,而大約這個時間,中國監管部門採取措施加大企業向海外轉移資本的難度。此外,中美政治關係惡化、部分活躍買家遇到財務問題等均導致投資降溫。
房地產經紀透露,中國企業願意高價購入是因為想擁有紐約知名建築的聲望,而且打算長期持有這些房地產項目。不過,由於利率上升、商務旅行減少、辦公空間需求不振,許多商業房地產的價值最近縮水。
【5、倘華攻台 華爾街3大行警告撤資】
加息陰霾滿布全球金融市場之際,地緣政治緊張被外界視為巨型炸彈,中美衝突在台海局勢更有一觸即發之勢。美國日前再開聲示警會全力防衞台灣後,不惜迫使3大華爾街投資銀行摩根大通、美國銀行、花旗集團行政總裁(CEO)公開承諾,若北京對台動武,將遵照美國政府要求撤出深耕多年的中國市場,急不及待對中方展示俄式制裁的威脅。
美國國會議員周三在美國聯邦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舉辦的聽證會上,向多位金融巨擘追問多個政治緊張局勢等焦點議題,包括若台灣遭到軍事襲擊,他們是否準備好從中國撤出業務。美銀CEO莫伊尼漢在眾目睽睽之下,坦言會遵循美國政府指引,惟補充如果中方改變立場,該行也會轉軚,如同在俄羅斯的做法。花旗CEO弗雷澤、摩根大通CEO戴蒙也表示同意遵循美國政府指示。
【6、摩通CEO:美經濟烏雲密布 資本要求太緊阻銀行放貸】
摩根大通行政總裁戴蒙(Jamie Dimon)出席美國國會聽證會時表示,美國經濟正面臨「烏雲密布」(storm clouds)。
他指,強勁的消費者開支和就業市場表明經濟韌性,但供應鏈混亂、烏克蘭戰爭、高通脹及美國聯儲局遏制通脹的努力,都預示着未來的艱難時期。
他又批評監管部門對銀行的資本要求太緊,做法對美國不利,指出目前國家陷入經濟艱難的局面,但當局在錯誤的時間阻礙受監管的銀行,限制業界放貸、提供資金。
此外,摩通預計,美國聯儲局11月會再加息半厘,較之前預測的1/4厘為高。
【7、大摩:股市「投降式拋售」風險升溫】
摩根士丹利警告,股市投降式拋售(Capitulation)的可能性正在上升,宏觀對沖基金定價的全球拋售情況更極端,他們仍「對股票保持靜沽空,並瞄準美國最終基本利率與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分別超過5厘與4厘的戰術風險」。這些策略師稱:「增持現金是最好的避險方式。」
根據摩根士丹利的計算,對沖基金估計亞洲/新興市場和美國股票的估值將較目前水平下降5至6%,意味MSCI新興市場指數(MSCI Emerging Markets Index)將接近熊市目標890點,而標普500指數將創下今年新低3,600點。
長期以來,投資者一直對央行政策轉向溫和抱有幻想,但現在他們已意識嚴峻現實:「為遏止通脹,他們不得不忍受持續的大幅加息」。該行建議投資者「保持防禦,直到投降式拋售發生」。
【8、經合組織:戰爭疫情氣候衝擊 60國陷「脆弱境況」】
經合組織(OECD)表示,俄烏戰爭、新冠疫情大流行和氣候變化,正為貧窮國家的經濟帶來嚴重壓力,去年總計共有60個國家或地區被歸類為「脆弱境況」(fragile contexts)類別,新加入了3個地區,包括貝寧、東帝汶和土庫曼斯坦。
經合組織自2015年開始發布脆弱國家報告,去年納入「脆弱境況」類別的數量創歷來最多,意味着它們面臨着難以應對的經濟、環境、社會和政治風險。該60個地區佔世界人口的24%,佔極端貧困人口的73%。經合組織又指,去年並沒有地區從「脆弱境況」類別中移除,而當中5個最脆弱國家分別是索馬里、南蘇丹、阿富汗、也門及中非共和國。
報告顯示,在脆弱地區中,只有1/3人接種了新冠疫苗,而在相對富裕的38個經合組織國家中,有3/4人接種了疫苗。
【9、香港在亞洲IPO市場市佔率降至7% 逾20年最低】
外媒統計數據顯示,香港今年首次公開募股(IPO)規模僅77.5億美元,佔整個亞洲地區的7%,佔有率為1999年以來最低,當時的佔有率為6%。
全球通脹高企和利率上升,導致大多地區股票發行陷於停滯。報道指出,香港IPO市場今年大部分時間表現低迷,集資規模按年下降78%,加上內地政府堅持動態清零防疫策略和房地產行業低迷,對香港股市構成壓力。
【10、航運業盛極而衰運價下跌 預示全球經濟不景氣】
疫情持續、俄烏戰爭及通脹高企為環球經濟增長蒙上陰影之際,美國調查公司Descartes Datamyne的數據顯示,按20英尺貨櫃(TEU)計算,上月運往美國的貨櫃運輸量為252.9萬個,較去年同期收縮1.8%,意味2020年中以來開展的升浪告終。投行野村更預計,亞洲出口最快10月份開始萎縮,預示航運業的超級旺季或見頂。
Descartes Datamyne表示,經濟放緩、通脹高企加上燃料成本不斷攀升,導致進口貨櫃量較7月跌0.1%,坦言8月及7月的進口貨櫃量差不多,旺季需求對貨櫃進口量的影響尚未明朗。然而,美國貨櫃進口量仍較2019年同期、即疫情前水平多出18%。貢獻美國貨櫃進口量多達四成的中國,上月運往美國的貨櫃多達100.84萬個,是年內新高,按年增長6.3%,按月增長則收窄至1.4%。
惹人憂慮的是,野村一項衡量日本以外亞洲出口的領先指數(NELI)預視亞洲出口增長最快在10月出現按年收縮,主要是中國進口增長及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重挫拖累。該行表示,這與當地工業庫存出貨比例急升的走勢一致,可能是即將步入為去庫存周期,又謂目前亞洲出口放緩主要集中在電子行業,惟相信放緩情況或擴至其他行業,事關已發展市場的央行們繼續大手加息,加劇全球經濟同步下行。
經濟放緩本已不利航運業,明年貨櫃海運的運力即將大增,運價恐將承壓。有台媒引述法國海運諮詢機構Alphaliner統計數據指,全球前11大航商總運力逾2,200萬TEU,相當於全球貨櫃海運運力逾86%。這些航商還有520萬TEU運力待交付,預計未來兩到三年內,主要航商的運力增長幅度約兩到三成之間。業內人士直言,目前全球通脹拖累採購力下降,加上運力持續攀升,運價走勢恐怕是「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