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日報B1:中港10月零售黃金期求「疫」轉

20220926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內地傳統金秋時節,是鼓勵消費最好時期。
【內地旅遊需求回暖在望】
內地今年的十一長假期即將進入倒數階段,雖然疫情防控措施嚴謹,上周四原本在北京舉辦的中關村論壇亦須延期,但國家發改委揚言正加快研究推動促進消費舉措。三亞、成都等部分地區已解除全域靜態管理,多地旅遊需求回暖在望,加上地方補貼扶持政策相繼出爐,零售旅遊業界紛紛視十一黃金檔期為第四季首場反擊戰。
除了攜程集團(09961)早前發布今年十一長假預測報告顯示,節前兩周的出遊預訂單量按周大增64%之外,內媒引述該企副總裁王偉表示,國內本地遊市場具備很大增長空間,還處於產品供應須繼續擴大的階段。
興業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王涵亦指出,隨着疫情防控有效性提升,民眾預防性儲蓄料下降,秋季將為鼓勵消費的好時機,他估計第四季國內生產總值(GDP)來自於消費的貢獻,約佔3.5至4個百分點。
近期多個地方政府密集出招,狂推新一輪促消費政策,市場預期民眾後續消費潛力將不斷釋放。
繼海南省發布多項經濟恢復舉措,包括向省外旅客發放5,000萬元(人民幣‧下同)旅遊消費券;向省內居民發放一億元消費券提振當地消費;放寬汽車限購政策刺激汽車消費之後,上海市商委昨日宣布投入5億元財政資金,發放第二輪電子消費券,規模多於首輪兩億元1.5倍,且使用時間從9月底橫跨10月首8日的十一長假,基於「就地過節」的倡議,在首輪消費券實現核銷部分帶動消費槓桿率近4倍之下,滬市消費潛力勢將得到激發。
王涵坦言,現時內地消費低迷,儲蓄率又高企,但當備災資金達到一定限度後,儲蓄率就會自然下降。
政策層面上,鼓勵短期的消費之後,中期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對整個消費均有助回升。內地官員早前明示第三季出台的政策至關重要,他就估計,財政政策在消費領域料有更好的發力,因今年經過炎夏、進入冬季前,傳統金秋時節往往是鼓勵消費的最好時期,尤其是上半年因疫情防控措施,很多旅遊服務業相關消費沒有釋放,財政政策在這些領域托底將較重要。
與十一長假常有「雙節」之稱的中秋小長假消費大收旺場,為零售旅遊行業打下強心針,有望重振傳統「金九銀十」零售黃金檔期的雄風。
途家民宿的數據顯示,在中秋小長假結束之際,十一長假期間的民宿預訂量已與中秋小長假持平。在理想情景下,十一長假民宿預訂量有望較中秋提高一倍。天風証券亦認為,內地消費有被低估的可能,尤其是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口徑不包含餐飲外的服務,且社會消費表現本身就有改善空間。
不過,受疫情持續、地緣政治、通脹飆升及全球經濟潛在衰退等不確定性因素影響,內媒引述會計師行普華永道(即羅兵咸永道)中國消費市場行業主管合夥人葉旻指,短期內地零售市場前景正面臨挑戰。該機構今年6月的調研數據顯示,44%內地消費者料未來6個月會增加食品雜貨支出。
【港靠本地客難急救經濟】
香港經濟在疫後的復甦步伐跑輸外圍,即使抵港人士檢疫安排進一步放寬,業界認為香港在早已毋須戴口罩的海外旅客眼中依舊毫無吸引力,更隨時被相繼開放通關的亞太地區「搶客」。即使10月份派發新一期消費券能提振零售及餐飲生意,但經濟學家不認為能為本地經濟帶來轉機。
在日本、泰國及南韓等旅遊勝地已向遊客開放邊境之際,香港正以「龜速」邁向復常。中文大學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表示,目前本港檢疫安排的放寬步伐太慢,對旅客造成不便,無論是休閒或商務旅客的訪港意欲均不大。李表示理解政府要平衡風險,可是「(重視)安全到某一個地步,就會成為阻滯」,直言目前防疫安排已經淪為笑柄。
今起抵港人士檢疫安排放寬至「0+3」(即僅須3天居家醫學監察,毋須酒店隔離),對被困兩年多的港人而言無疑是外遊喜訊,卻恐怕不利本地零售。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坦言,「0+3」對餐飲業幫助不大,又謂日本等地開放通關可說是針對香港,如同與本地「搶生意」,「如果我哋唔進取啲……則要花更多力氣先可收回失地。」
黃家和表示,當局要實施「0+0」(零隔離檢疫、零醫學監測)才幫到餐飲在內更多行業。鑑於11月有較多國際性活動在港舉辦,預計下次政府宣布(新防疫安排)時就會推行「0+0」。
星展銀行香港經濟師謝家曦亦指,目前「0+3」檢疫安排對本地經濟不會帶來顯著改善,當局需要施行「0+0」才可推動商業活動或零售復甦,但也難扭轉今年香港經濟表現。
實際上,廠商會會長史立德早已表示,防疫與經濟發展之間固然要取得平衡,但本地經濟已到退無可退地步,全面「開關」(對外通關)已刻不容緩,「死守孤島、單靠本地消費市場實在難以維持經濟增長;雖然勞工市場已有所改善,但加息等因素影響財富效應,令市民消費謹慎。」
新一輪消費券將於本周六派發,謝家曦坦言對零售市道未感樂觀,相信8、9月的零售表現不太理想。除了內地經濟增長放緩,外圍環境亦惡化,加上美國大手加息,以至整體投資意欲變得審慎,香港經濟復甦步伐放緩。該行預估香港全年經濟增長僅1%,更大有機會下調。
港府去年8月派發首輪消費券之後,當月零售銷售應聲急彈11.9%,但到11月零售銷售增長已縮至單位數。至今年4月派發第二輪消費券同樣刺激當月零售額飆升11.7%,但5、6月又重陷收縮,分別倒退1.6%及1.3%。
然而,黃氏看法較樂觀,料今輪消費券助攻下零售餐飲受刺激程度比8月好,因防疫措施放寬下帶動消費意欲略為改善,加上餐飲企業已增推廣,吸引客人到店消費。即使經濟不景氣可能令消費力度「打折」,但市民過往傾向在10月後舉辦婚宴、較多節日送禮,或有別於8月消費券用於生活必需品的情況。
李兆波則提醒,本地零售及餐飲業沒有內地旅客支撐,表現較疫情前水平仍有很大距離,故料表現續疲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