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10大驚奇︰明年破產企業恐增兩成 印度神童警告糧慌將至

20221029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環球加息潮下,經濟情況日漸惡化,企業倒閉潮不斷。有研究估計,今、明兩年全球企業破產宗數將大幅增長。經濟轉差所帶來的衝擊亦體現在金融市場,港股已跌穿萬五關,再創13年半新低,財富蒸發效應所帶來的恐令情況更加惡化...就連久未露面的印度神童阿南德也再次發出警告!
【1、安聯貿易︰全球企業破產數目明年升19%】
全球經濟景氣正不斷惡化,安聯貿易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高企的能源價格、不斷上升的利率和工資,將嚴重影響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現金流,預計全球企業破產數量今年的升幅將達10%,而明年的增幅將進一步擴大至19%,當中以歐洲今年的情況最為嚴重,而亞洲明年的企業破產數目增長料達20%。
報告指出,很多國家決定通過實施一系列強而有力的財政政策來應對由通脹壓力、貨幣緊縮、能源危機和供應鏈中斷對企業現金流的威脅。不過,今、明兩年的全球企業破產數量按年增幅均達雙位數字,表明在經歷了兩年的下降之後,企業破產數量將呈現顯著反彈,明年的全球企業破產數量可能比疫情前水平高出2%。
安聯貿易破產研究首席分析師Maxime Lemerle表示,大多數地區的企業破產數量發生反彈已成事實,特別是歐洲,其升幅佔總增量的三分之二。在該企分析的全球經濟體中,有一半在今年上半年的企業破產數量錄得雙位數增幅。
他預計,法國今、明兩年企業破產數量增幅分別為46%和29%,英國為51%和10%,德國為5%和17%。歐洲的企業破產數量將在今年超過疫情前水平5%。由於貨幣和金融環境收緊,該企預計明年美國企業破產數量將增加38%。
亞洲方面,由於起點較低,預計中國將能夠在今年控制其年度企業破產水平,惟明年破產數量將增加15%。同時,亞太區其他經濟體的企業破產數量將會增加,預計明年亞洲的企業破產數量將按年增20%。
該企認為,能源價格仍將是盈利能力的最大影響因素,而隨着工資加速上升,明年上半年將出現利率衝擊。雖然企業持有大量現金餘額(美國仍比疫情前水平高出43%,英國為36%,歐元區為32%),為今年貨幣政策正常化提供了重要緩衝,但最壞情況還在後頭。
若能源危機惡化,加劇經濟衰退風險,該企預計明年歐盟的企業破產數量將進一步上升8個百分點至25%,成2009年以來的最大年度增幅,屆時各國財政投入佔GDP的比重應提高至5%的平均水平。
【2、印度神童警告人類將面臨糧災 醒你一個避劫方法...】
印度神童阿南德神隱兩個月後再有警世預言,直指全世界將有巨變,不論是社會、經濟、地緣政治以至自然環境,都正在進行轉變,警告人類將面臨嚴峻的糧食短缺的問題。
阿南德重申,地球每100年就會進入新的一個周期,而新的400年周期由2020年開始。觀察出過去兩年半,全世界確實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例如疫情的擴散,世界局勢動盪等。他特別提到2021年全球多地經歷洪水之災,今年卻發生嚴重旱災,如此極端的氣候變遷,肯定對糧食生產構成影響。而他通過占星術預測,未來20年將是糧食安全最重要的時期,人類將面臨嚴峻的糧食短缺的問題,亦將會大大改變人類對於種植食物的方式。
阿南德續稱,人類胡亂使用農藥,破壞了土地的純淨,因此他預測,不久將來會引發一場綠色革命,屆時人們將會思考如何用其他方案來解決地球污染問題。人類必須意識到食物來源對於生活的重要,並建議每個人都應該學會怎麼自己種植蔬菜。
【3、IMF下調亞太區今明兩年經濟預測 受累三大不利因素】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表報告,預計亞太地區增長將在2022年和2023年放緩,反映了全球金融緊縮、烏克蘭戰爭以及中國經濟異常急劇放緩的不利因素。
IMF亞太部門主管Krishna Srinivasan表示,今年初亞洲強勁的經濟反彈勢頭正在減弱,第二季表現差過預期,故已將亞太地區今年和明年的增長預測,分別下調至4%及4.3%,相對4月份的展望相比,分別下降0.9和0.8個百分點,亦遠低於去年5.5%的20年平均水平,儘管如此,但在日益暗淡的全球經濟中,亞洲仍會是一個亮點。
IMF指出,亞太區面臨三個強大的逆風,包括全球金融緊縮、烏克蘭的戰爭,以及中國經濟因疫情而急劇放緩。該組織已將中國2022年的增長預測下調至3.2%,為自1977年以來的第二低水平,反映出內地清零封鎖政策,對流動性和房地產行業帶來的影響。
【4、大和:資金鏈斷裂 房企明年恐陷破產邊緣】
內地房地產行業危機未停!日資投行大和預料,大部分民營房企將陷入破產、陷入被淘汰的邊緣。儘管內地逾250個城市的樓市政策陸續鬆綁,但大和指,開發商的負面循環格局已形成,房地產行業危機仍在蔓延。
據該行基本情景預測,內地會增加對內房行業的支持政策,但僅針對有利穩定社會、擁有完整聲譽、營運能力及自行產生現金流的房企,故不排除更多民營房企遭遇嚴重流動性問題,包括一些之前被認為是財務穩健的開發商,尤其是未來6個月內到期償付的債券規模不斷增加。
一旦債務違約,樓市買家以至上游供應商等亦會大失信心,資金緊張的房企更難達到預售目標。截至8月底,大和估計逾30家違約房企的總負債巨額達7萬億元人民幣。在政府保交樓優先要求下,或迫使陷困房企加速資產處置或抵押,進一步抹去開發商的剩餘帳面價值,導致他們最終瀕臨破產下場。
【5、麥樸思:內地急需資金 年底前料放寬清零政策】
「新興市場之父」麥樸思(Mark Mobius)表示,由於內地經濟陷入困境,急需資金,內地可能在今年底前就會放寬「清零」防疫政策。
麥樸思表示,不認為疫情在未來還會是一個問題,要確保經濟正常運行,內地除了開放別無選擇。
【6、傳內地富豪賣產套現走資】
隨着內地政府宣告扎實推進「共同富裕」,英媒引述曾與香港和內地富豪家族合作的歐洲律師萊斯佩蘭斯表示,已接獲3個來自內地商界超級富豪家族的通知,要求繼續執行他們的走資計劃,又謂很多客人年前已準備離開內地,包括把資產合法地轉移至安全的離岸司法管轄區,並安排家人在內地以外地方獲得新國籍及居所。
新加坡律師事務所Dentons Rodyk高級合夥人劉家銘更指,最近多個月收到內地富豪指示及查詢在新加坡設立家族辦公室,更指過去內地富豪更傾向於把財富集中在香港,惟隨着中央近年來加強控制,香港的吸引力遭到削弱。
【7、上海美商會:企業未來5年業務前景樂觀度創新低】
上海美國商會發表年度中國商業報告顯示,儘管大多數美國企業仍保持盈利,但內地新冠疫情限制措施,正在對企業信心產生負面影響,對商業前景感樂觀的企業比例更降至新低,並導致投資減少。
報告指,52%受訪者表示企業對中國經濟管理的信心有所惡化,當中只有18%公司在其全球投資計劃中將中國列為第一,低於2021年的27%。對五年業務前景表示樂觀或輕微樂觀的公司比例,按年降23個百分點至55%,為有紀錄以來最低水平。與2021年相比,今年有19%的受訪者減少了對中國的投資,主要原因都與零疫情有關。
雖然愈來愈多成員正在尋找其他市場,但大多數仍將其足迹和業務留在中國,並專注本地化戰略。報告顯示,今年有30%的企業比去年增加投資,首要原因是中國市場的增長潛力。然而,過去一年,1/3受訪者已將計劃中的中國投資轉向其他目的地,公司數量為2021年的近兩倍。
儘管面臨多方挑戰,眾多會員企業的經營表現較2021年仍有顯著提升,並相較2020年有更多企業實現營收和利潤增長,當中3/4的會員企業報告盈利,較近年水平稍有下降。
【8、滙豐料聯儲局3至5年內或將利息「歸零」】
滙豐認為,市場低估聯儲局因應美國經濟下行,而重新減息的可能性。
滙豐全球固定收益研究主管Steven Major表示,聯儲局可能在未來3年至5年,重新把聯邦基金利率降至接近零水平,即是重返新冠疫情爆發前的水平。
他指,2019年新冠疫情之前壓低通脹的趨勢因素,如人口高齡化、舉債過度、貧富不均等,至今仍然存在。因此,在美國經濟硬着陸及通脹回落後,聯儲局很可能重新啟動減息以推動經濟,但是市場目前仍然假設,聯儲局把利率調高至5厘以上水平後,會持續維持在高位一段時間。
【9、比特幣再被視為投資避風港】
股票市場波動,投資者傾向「保本」投資。美國銀行指出,加密貨幣比特幣(Bitcoin)與黃金價格的相關性迅速提高,反映其在波動的市況中,正被用作對沖,可能重新被投資者視為避風港。
早年有「數碼黃金」之稱的比特幣與傳統黃金的關係,歷來被用作衡量投資者持有相關資產的信心程度。美銀在報告中提到,去年6月至今年2月期間兩者的關聯性接近零水平,至3月轉為負值,惟9月起開始轉正,10月初更達近一年後高位。反觀比特幣與標普500指數及納斯達克100指數藍籌股的相關性,近日已見減少。
儘管傳統避險資產黃金價格今年累跌約10%,但仍跑贏債市及股市,因標普500指數已累插逾20%,全球債券亦重創約15%。默克投資公司總裁兼投資長Axel Merk認為,市場預期利率持續變動,金價走勢在可預見的未來將持續波動,但仍看好其長遠保值作用,投資者在現行市況下,應更關注長期價值。
【10、世界銀行料明年能源價格跌11%】
世界銀行表示,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能源價格飆升60%,預計明年能源價格將下跌11%,但仍較過去5年平均水平仍高75%。
世界銀行在最新的《大宗商品市場展望》報告中預測,明年布蘭特原油平均價格為每桶92美元,到2024年將降至80美元,但仍遠高過去5年平均水平的每桶60美元。
報告指出,由於歐盟對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產品的禁運、保險和航運限制,俄羅斯石油出口可能每日減少多達200萬桶。該行又稱,美元走強以及大多數開發中經濟體貨幣貶值,推高食品和燃料價格,可能會加劇能源危機。
外媒引述世界銀行經濟學家Ayhan Kose表示,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和貨幣持續貶值相結合,導致許多國家的通膨率持續惡化,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應為全球市場更大的波動性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