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狙擊華太陽能產業鏈 指中資在東南亞組裝避關稅

2022120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現屆美國政府聲稱要在應對氣候議題上與中國保持合作,惟美國商務部稱,中國太陽能設備製造商過去多年來一直把內地生產的組件運去越南、泰國、柬埔寨和馬來西亞組裝,藉此避開美國關稅,「中箭」者包括比亞迪(01211)、隆基綠能,以及於科創板上市的天合光能。
上述指控只是初步調查結果,正式結果要等到明年5月。美國輿論批評,以美國本土供應鏈不完善,狙擊中企顯然有悖拜登的氣候政策。
太陽能設備「一哥」、滬股通熱門股隆基表示,鑑於拜登政府6月已向上述東南亞國家出口的太陽能產品給予24個月內不會加徵關稅的待遇,華府的狙擊短期內不會對其生產經營造成重大影響,期望趁美方官員未來幾個月內到場視察,積極向美方展示恪從貿易法規、沒有走稅的的證據。
隆基續稱,該企正不懈建設海外產能,迎合各地的需求,過程中會進一步改善美國的太陽能供應鏈。不論美方最終調查結果為何,也不會影響公司發展美國市場的中長線規劃。
比亞迪沒有將太陽能(光伏)業務單獨列帳,但其2021年年報顯示,「二次充電電池及光伏」佔去年營業額7.29%(約154億元人民幣),跟2020年相若,「汽車、汽車相關產品及其他產品」則為40.49%。兩者在今年中期報告屬同一分部,以其電動車生意額激增,不知上述比例仍否適用。
大和評論,本周太陽能板塊恐因華府上述調查結果而受壓,惟重申「太陽能電池及模組公司前景正面、多晶硅公司前景負面」的觀點。中金則指,太陽能電站對相關設備的需求,這兩年來受制於組件價格高企,以及併網、環境評估手續繁複,惟明年會隨着組件價格下降、歐洲力谷能源安全訴求、以及美國《削減通脹法案》加速釋放,內地龍頭企業有望憑性價比擴大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