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10大驚奇︰香港加息潮未完 經濟一沉不起

20221217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內地防疫措施進一步放寬,帶動經濟活動重啟之際,香港卻仍然「兩頭唔到岸」,在抗疫方面放軟手腳,但又不肯全面復常。在此背景下,經濟前景又怎能樂觀?隨着美國加息周期持續,香港本地銀行亦陸續上調利率,勢必進一步打擊樓市、消費。有分析更估計,在2024年下半年前,本地經濟都難以重返2018年疫情前的水平。
【1、港加息潮未完 P息明年恐見6厘】
滙豐、中銀香港、渣打及恒生周四先後再調高最優惠利率(P息)0.25厘,為本港9月開始的今輪加息周期以來第3度「加P」,累計加了0.625厘,為2004至2006年後最急,惟業界預告P息尚未加完,換言之,供款額勢更上一層樓。
地產界人士坦言,即使中港全面通關日子漸近,亦為時已晚,港樓本輪跌浪不是一時三刻能逆轉,短期內仍會受壓。
經絡按揭轉介首席副總裁曹德明預料,即使聯儲局減慢加息步伐,以美國失業率偏低及工資仍處於較高水平,聯儲局明年加息仍會以降低通脹為主,聯邦基金利率仍會升至5.5厘或以上,比聯儲局多數官員所預測的要高。聯繫匯率制度下,港美息口差距進一步擴闊,加上HIBOR仍然維持高水平,本港銀行亦無可避免因應資金成本壓力加息,其他銀行亦會陸續跟風,P息最快明年上半年攀至6厘水平。
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高級經濟學家吳卓殷預期,基本情景下本港P息將在5.875厘見頂。不過,若美國通脹居高不下,當地服務業需求持續上升,則聯儲局或額外再加0.5厘,本港屆時再跟加約0.25厘,P息有機會在6.125厘方見頂。
【2、港經濟今年恐縮3.1% 兩年內難返疫前水平】
大華銀行環球經濟與市場研究部發表2023年第一季展望,表示目前預期香港經濟在2022年收縮3.1%,幅度大於該行原先預測收縮0.7%。儘管經濟活動出現可觀反彈,但該行仍預期今年第四季實質本地生產總值(GDP)按年收縮2.5%。
該行維持對香港GDP 2023年增長預測為3.5%。惟在2024年下半年或之前,香港的實質GDP不會回復至2018年水平。
該行指,隨着港元流動性進一步收緊,息差很可能進一步下跌。整體而言,該行預期美元兌港元匯率很大機會重返7.75至7.85波幅範圍的中間水平,並更新美元兌港元匯率截至2023年第四季的預測為7.80。
該行表示,環球經濟前景料將在2023年轉弱,主要受美國聯儲局及主要央行率先大幅加息以遏抑處於數十年高位的通脹所拖累。
該行維持預測美國經濟在2023年出現輕微衰退,全年GDP增長預測為負0.5%及較高的失業率4.5%,主要受多項因素的綜合影響,包括通脹高企、環球增長放緩及歐洲會出現溫和衰退,歐元區及英國的GDP增長預測同為負0.5%;而另一項重要因素是央行大幅加息所造成的衝擊。由於沒有金融失衡狀況,該行預期不會出現嚴重衰退。此外,本行預計美國在2023年上半年出現衰退,聯儲局的加息行動於明年第一季達致終端利率5%,並在明年內維持利率不變至2024年第一季。
【3、亞開行降香港GDP預測 料今年萎縮3.3%】
亞洲開發銀行(ADB)發表展望報告,下調了對香港的本地生產總值(GDP)的預測,今年GDP由增長0.2%下調至倒退3.3%,明年由增長3.7%下修至2.9%;換言之,明年的增長甚至未能補足今年的損失。
另該行同時下調今、明兩年內地經濟增長預測,料今年經濟增長3%,明年增長4.3%,分別較9月預測下調0.3及0.2個百分點,指出內地經濟活動仍受到疫情及房地產市場持續疲弱影響。
【4、畢馬威:預見2023年前 港利率將保持高水平】
畢馬威中國金融服務業合夥人馬紹輝(Paul McSheaffrey)表示,香港本地市場的利率不斷上升,3個月銀行同業拆息(HIBOR)已高於美元拆息。他認為,可預見在2023年前,利率將保持在這個水平或更高。高利率水平影響企業借款人,他們將需支付更高的貸款成本。
他表示,雖然銀行應該看到淨息差的增加,但因銀行競爭以保留和吸引客戶存款餘額,故利率上升對收入的影響將被更高的融資成本所抵銷。
【5、加息衝擊新盤銷售 半月錄26宗「撻大訂」】
加息陰霾下,市場繼續出現新盤買家「跳船」。據統計,本月一手市場已錄至少26宗終止交易個案,全部均為買家於簽署正式買賣合約後取消交易,即市場俗稱的撻大訂。
其中,最新個案包括恒基物業代理負責銷售、近月入伙的屯門青山公路青山灣段帝御‧星濤,1座12樓02室,為實用面積817方呎,採三房連工作間間隔,原本於去年1月以1,295.65萬港元沽出,當時呎價約15,859元,買家選用建築期優惠按揭計劃入市,交易已於周三(14日)終止。
事實上,月內同類個案主要來自沙田大圍站上蓋柏傲莊III。該盤最新增加6宗個案,單計本月累積有20宗,個案包括8B座7樓A室,實用面積760方呎,採三房連儲物室間隔,連203方呎平台,原本於去年6月以1,903.8萬元成交,當時呎價為25,050元,惟交易已於周三(14日)終止。
【6、高盛:中國全面復常料提振港GDP達7.6%】
香港經濟也並非全部都是壞消息,內地放棄「清零」能夠幫到香港。高盛指,隨着中國取消防疫限制並重啟經濟,推高對入口及海外旅行的需求,香港、泰國及新加坡可能是最大受益者。
高盛經濟學家指,隨着出口及旅遊收入攀升,估計可提振香港本地生產總值(GDP)達7.6%,泰國GDP可能增2.9%,料提振新加坡1.2%,馬來西亞為0.7%。上述估計的前提為中國目前進行中的重啟將使國內需求增加5個百分點,並將國際旅行推回2019年水平。
報告稱,中國重啟可能對國際旅行產生最積極影響,其次是商品進口更強勁。該行料,香港旅遊支出的增加可能相當於其GDP的6%,泰國的影響估計為3%。
【7、港新進富裕階層財富健康指數下跌 最憂通脹】
嘉信理財香港的「香港新進富裕階層財富健康指數2022」調查結果。結果顯示,在通脹持續上升和市場波動加劇的經濟環境下,香港新進富裕階層的整體財富健康受到宏觀經濟狀況的影響,指數整體得分普遍下降。整體財富健康指數為56.43分,較去年下跌2.7分,滿分為100。
香港新進富裕階層的財務信心比去年下降3.76%,對通脹的憂慮上升得最明顯,較2021年升8.2%,特別擔心對個人債務及對子女教育的影響。
此外,個人職業收入和穩定的家庭收入是香港新進富裕階層的主要信心來源,分別佔比49.4%及46.3%。調查又顯示,隨着年齡增長,充分的退休準備成為更重要的信心來源。
【8、「新債王」岡拉克:聯儲局不應再加息 免通脹過度下跌】
香港經濟走勢很大程度是跟隨外圍環境,而外圍形勢則與利率變化,特別是美國聯儲局的政策息息相關。有「新債王」之稱的DoubleLine Capital行政總裁岡拉克(Jeffrey Gundlach)表示,美國聯儲局本周加息0.5厘後,不應該再加息,但他仍預期當局會再加息0.25厘。他預測經濟衰退即將來臨,陷入衰退的可能性超過75%。
岡拉克預料,美國通脹在未來6個月可能會以一種幾乎不可避免的方式下跌,因考慮到大幅加息的因素,通脹可能會過度下跌。
【9、科技女股神料聯儲局快將「轉鴿」 明年股市有運行】
有「科技女股神」之稱的方舟投資(Ark Invest)行政總裁伍德(Cathie Wood)預期,美國聯儲局將會釋出「轉鴿」信號,放棄支持更高利率的政策立場,有助推動2023年股市復甦。
外媒引述伍德指出,如果聯儲局將基準利率上調至5厘以上,達到許多學者預測及貨幣市場價格所暗示的水平,她會感到非常驚訝。她又指,儘管不少經濟學家預期美息最終會升至6至7厘,惟目前的證據「非常有力」地表明,利率已接近見頂。
伍德又提到,油價走向會是通脹開始下降的一個迹象,可能讓聯儲局暫停貨幣緊縮,或較預期的更早結束緊縮。今年下半年油價持續回落,現價已較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時的高位接近腰斬,大大紓緩通脹壓力。即使中國已取消清零政策,逐步放寬防疫限制,惟油價仍無力反彈。
【10、《晶片戰爭》作者:美國要拋離中國 半導體禁令須實施10年 】
全球經濟另一大風險因素在於地緣政治,特別是日益緊張的中美關係。暢銷書《晶片戰爭》的作者米勒(Chris Miller)表示,美國早前對中國作出的晶片禁令只是開始,可能需要實施大約10年的出口限制,美國才能確認拋離中國,擴大在半導體的領先地位。
米勒表示,這場由美國發起的「晶片戰」,不僅是美、中之間的競爭,日本、荷蘭、台灣及南韓都參與其中,而美國短期內亦很難藉晶片禁令壓倒中國。米勒認為,在未來10年內,美國會持續實施出口限制,拖慢中國發展晶片技術的步伐。如是者,美國在運算方面將較中國有優勢,意味情報能力及軍事能力地位將遙遙領先中國。
他指出,現今世上,半導體廣泛應用在各個領域,甚至對現代軍事技術起到關鍵角色。為了限制中國的軍事科技發展,美國決定於10月祭出晶片禁令,並與其盟國同步對中國半導體產業作出制裁,同時建立一條較不受中國影響的供應鏈。
被問及台灣半導體的地位時,米勒表示,因為台灣是晶片生產重鎮,國際地位不容忽視。對於中國及美國而言,台灣的角色更不僅是一個「半導體製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