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商會:通關為商界打下「強心針」 料今年經濟增3.8%

2023年01月09日 16:21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香港總商會總裁梁兆基(左)和高級經濟師莊仕杰
香港總商會總裁梁兆基表示,本港與內地通關為商界打下「強心針」,期望短期內港府能取消所有通關配額和檢測規定,相信全面通關只是時間問題,料本港實際經濟能由2022年的下跌3.3%,回升至今年的上升3.8%。
梁兆基指,3.8%的經濟增長預測實屬保守,若外圍息口未如預期般高,經濟疫後復甦步伐較快,將有可能調高本港經濟增長預測。
不過,他稱,本港旅遊零售業難以回復疫前水平,主因疫情期間民眾消費習慣有所轉變。對於近期傳出大型百貨店分店結業,他認為,事件反映過往一至兩年零售業運作艱難,望通關後為業界帶來新開始。
對於將在2月公布的財政預算案,他指該會已向港府提議再多派發一輪消費券,因本港經濟在通關初期仍然脆弱,故需政府政策支持,期望港府不要因財政赤字上升而放棄刺激民眾消費。
該會預期,今年本港商品出口增長在4.5%,主因料今年外圍經濟環境不理想,美國面對息口上升和通脹壓力,衰退風險日益增加,歐洲亦因能源危機徘徊衰退邊緣,打擊本港出口增長。
該會高級經濟師莊仕杰預期,今年本港經濟能回復至疫前水平,主要受內需推動,料今年本港零售銷售增長由去年的零增長,增至今年的增長10%。同時,失業率有望回落,由去年底的3.6%,降至今年底的3.3%。
另外,該會的「商業前景問卷調查」發現,38%受訪企業表示,2022年首10個月企業營業額較2021年減少,認為2023年營業額按年有所改善的為40%,44%認為料按年大致相同。
通關前大部分企業認為未通關是營商最大挑戰,其次為人才流失,目前香港在通關上正步向復常,該會相信人才流失將成為今年最大挑戰。
是次調查在2022年11月7至11日進行,合共收回357份問卷,受訪企業最多來自專業和商業服務界別、貿易,以及製造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