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10大驚奇︰美國債務上限未解決 恐變金融災難

2023年01月21日 10:0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美國聯邦政府債務總發行量已觸及31.38萬億美元的上限,意味除非國會通過法案進一步放寬債務上限,否則財政部已無法繼續發債來維持政府開支。雖然過去多次圍繞債務上限的爭端最終都能夠解決,但假如民主、共和兩黨繼續「扯貓尾」,引發美國政府債務違約的話,恐怕會是金融市場前所未見的「黑天鵝」事件!著名經濟學家魯比尼、高盛行政總裁所羅門等名家也警告,事件可能會演變成一場金融災難。
【1、末日博士︰美債問題或變金融災難】
由於債務觸及上限,美國財政部已啟動一系列非常規的緊急措施。著名經濟學家、人稱「末日博士」的魯比尼警告︰「即使美國債務只是出現暫時違約,也會造成一場金融災難」,需要不惜一切代價避免出現類似的情況,特別是在美國經濟正面臨增長乏力、通脹居高不下的艱難情況下。
華爾街頂級投行的掌舵人、高盛行政總裁所羅門接受外媒訪問時也表達了他的擔憂,認為此事可能導致財政危機,指出「這是我們應該非常認真對待的事情」,又謂作為一家金融機構,高盛會爭取向政界人士解釋,希望他們明白債務危機的後果。
債務上限提高需要美國國會投票通過,惟由於國會長期分裂,在野黨(現為共和黨)通常會把「同意提高債務上限」一事作為籌碼,試圖迫使執政黨(現為民主黨)接受其他不相關的提案。這種政治戲碼每隔一段時間便會上演,自1960年以來,美國的債務上限曾經上調、延長或修訂了78次。
不過,信貸評級機構穆迪和惠譽均認為,美國國會仍有足夠時間解決僵局。穆迪估計,債務上限協議最終會在稍後時間達成,但這段期間可能會加劇金融市場波動。
【2、諾獎得主獻3大妙計 冀解決美債上限爭議】
每隔一段時間就出現的債務上限爭議,其實不斷地損害着美國的信用及美元的國際地位。有見及此,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格曼獻出3大「妙計」,認為可解決當前紛爭。第一種是由民主黨發起「表決請願書(discharge petition)」直接進入全體表決,但這最少需要「一部分理智的共和黨眾議員的支持」。
再者,他指出,可以利用金融法規的漏洞,由政府鑄造一枚法定面值一萬億美元的「代幣」,將其存入中央銀行(聯儲局)的戶口,並從該戶口中提取所有政府開支(即變相印鈔);又謂這種做法在法律程序上是完全可行的。
最後一種做法,是發行「溢價債券」,即在平常發行債券時,減少每張債券的本金額度並大幅度提高票面利息,並將這些債券以高價賣出。這樣一來,官方的名義債務(即債券本金)不會增加,只是利息支出高了,但又能夠籌到足夠的資金,理論上只要無限地增加利息,就永遠不會觸及債務上限。
【3、鱷王達利奧︰以美元為基礎的世界秩序瓦解】
美國債務上限成為焦點之際,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的創始人、人稱「鱷王」的傳奇投資者達利奧(Ray Dalio)更大膽預測,以美元為基礎的世界秩序將會瓦解,在東南亞一眾不受全球衝突影響的國家將迎來繁榮。
達利奧直言,以美元為主導的世界秩序以及全球化經濟時代已日漸式微,取而代之是更多衝突;各大國與其盟友形成了不同的經濟、貨幣和軍事集團。
達利奧續指出,目前世界秩序的變化類似二戰時期,民粹及民族主義的崛起為更大的衝突提供了條件。差別在於現在爆發戰爭的風險和後果更為嚴重,因過去的蘇聯在經濟上遠比不上美國,而今日的中國已成為美國的主要經濟競爭對手。
【4、美企裁員不斷 Google母公司炒1.2萬人】
美國經濟衰退風險趨增,就連科企巨擘都以減薪裁員來節流應對「寒冬」來臨!繼微軟擬計劃裁員約11,000名員工後,Google母公司Alphabet亦宣布裁減約12,000名員工,佔其全球員工總數6%以上,是公司歷年最勁的一波裁員潮!
Alphabet行政總裁披差(Sundar Pichai)向員工致函,指今輪裁員涉及招聘和職能部門,以及工程和產品團隊等全球職位,更會即時解僱相關的美國員工。他又指,公司向受影響的美國員工支付16個星期遣散費和6個月的健康福利,至於其他地區員工則會根據當地法律和慣例獲賠償。
另邊廂,要在晶片行業產能過剩的困局掙扎求存,英特爾則延續去年底的裁員行動,進一步削減硅谷數百個職位。該企向加州就業發展部提交的文件顯示,英特爾將在總部所在地美國加州聖塔克拉拉的辦公室裁減201個崗位,本月31日生效,裁員數目較公司上個月申報的90個還要多。
【5、華爾街大師:加息勢推高違約率 垃圾債末日漸近】
評級低於「BBB-」的美國高收益債券(垃圾債),年初至今的投資回報率達3.89%,表現不俗,不過華爾街最受尊敬的意見領袖之一、受「股神」巴菲特所推崇的「價值投資大師」馬克斯(Howard Marks)警告,美國聯儲局加息正導致部分企業違約率上升,「垃圾債」升勢料無以為繼。
馬克斯表示,聯儲局為壓低通脹推行的利率政策,正推升部分企業的違約率,目前情況和過去10年相比已「徹底改變」,之前由於超低利率創造的寬鬆環境,企業違約及破產的情況相對少見。他表示,過去10年的企業違約率平均約2%,並認為違約率4%比較正常。
馬克斯為橡樹資本(Oaktree)共同創辦人,曾經預見金融危機和網路泡沫,擅長從不良資產、垃圾債中挖掘投資機會。
【6、印度神童預言今年經濟衰退】
印度神童阿南德(Abhigya Anand)本周又有新預言,他表示1月17日已出現一次主要的土星凌日,且很快會過渡至水瓶座,是對世界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影響未來兩年半的地緣政治、經濟及整體公共事務。
他說,2020年發生星象大合相,大家目前仍然在經歷這個強大的時間框架。而該大合相大約每400年出現一次,對上一次發生是非常遙遠的1600年,因此對全球事務乃至每個人都有巨大影響力。
事實上,全球秩序、人們都事物的看法都在過去一年出現很大變化。去年不幸地出現地緣危機,俄烏爆發全面戰爭,許多平民受苦,目前還有很多人正在死去。他說,由於人們對和平的渴望,三月以後可能會迎來短暫的和平,至少在戰爭強度上會有減弱,但不會持久,兩國戰爭起碼會延續至今年11月左右。
經濟方面,他說經濟衰退及通脹問題令數以百萬計的人陷入貧困,同時伴隨能源危機。泡沫資產及泡沫經濟明顯衰落,加密貨幣及股市都在下跌。未來兩年半,可再生能源有更多利好因素。
他又安慰大家,經濟衰退對世界又不一定是壞事,可說是一個機會,讓大家反省自己,反思目前社會結構運作的方式。
【7、滙豐:料今年內地經濟增長或恢復至5%】
歐美經濟步入低谷之際,中國故事則受到吹捧。滙豐研究報告指出,內地近數周疫情大規模爆發,拖累去年12月經濟活動放緩,上季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增長放慢至2.9%,符合該行預期;全年經濟增長則放慢至3%,好過市場預期的2.7%。
該行指出,內地短期仍存在挑戰,疲弱的經濟活動數據反映需有持續的政策支持,若形勢穩定,料可出現更強勁的復甦。隨着春運順利進行,現帶來另一輪疫情感染風險。滙研預期,透過財政及貨幣政策支持下,今年內地經濟增長或恢復至5%。
【8、瑞銀維持對內房股悲觀看法 全年房產銷售面積料跌10%】
雖然中國經濟因為解封而強力反彈,但內地房地產行業始終是最大危機之一。瑞銀香港/中國內地房地產研究團隊林鎮鴻稱,該行對未來內房板塊維持悲觀看法,原因是由盈利風險、中長期結構問題以至需求端三方面均具挑戰。
他解釋,由於去年內房銷售不及預期疊加房價下跌,估計行業2022年至2023年盈利預測跌40%;至於由結構性問題來看,內地一、二線城市仍房價過高及庫存過多,全國人口結構偏弱,就算中央推出「三支箭」等措施,供給端的刺激「應該已推得差不多」,反而需求端則未見刺激。
此外,他指今年全年房地產銷售面積則跌10%,料呈先低後高形態,其中上半年跌幅為20%;而去年房價下跌主因民企違約潮所觸發,惟在政策扶持下再爆雷未必重現,整體房價料將見底表現平穩。
【9、高盛料港樓價跌幅縮至一成】
雖然內房前景仍悲觀,但香港樓市則不再那麼悲觀。高盛發表報告指,香港去年住宅樓價累跌15%,成交量下滑37%,內地開放邊境以及美國聯儲局加息即將結束的預期,正提升行業復甦的希望。
不過,該行指出,由於負擔能力減弱,本港對樓市的需求相對供應較弱。邊境開放可能會為本港帶來額外需求,但由於仍有高昂的印花稅,而且按揭利率在未來3至6個月內仍將上揚,因此料利好因素將慢慢累積。
對於樓價去向,該行解釋,房地產行業周期長,一年的調整不足以讓實體市場見底,隨着經濟前景改善及開放邊境,加上股市復甦帶來的財富效應,料2023財年的樓價將再下調10%,原先預計下跌15%;2024至2025財年則各分別上升4%,原先預計為持平。
至於地產股走勢,該行分析指,從去年10月底水平看,地產股股價平均上漲34%,當時估值正處歷史最低水平,但反彈幅度仍落後於恒指47%的升幅。
【10、天橋資本:比特幣有望升至10萬美元】
加密貨幣「一哥」比特幣價格近日重返2.1萬美元,外媒引述分析指,相信加密幣最壞的階段可能已經過去。
比特幣今年初跟隨全球股市走勢一致,CoinShares策略總監Meltem Demirors認為,去年因市場因崩盤而發生的「強制性拋售」已經結束,但仍未觀察到大量新資金進入比特幣,因此上行空間有限。
惟天橋資本創辦人Anthony Scaramucci的看法睇較為樂觀,認為比特幣在未來2至3年內,有望回升至每枚5萬至10萬美元。他視今年為比特幣「復甦年」,指若能持續推動比特幣的使用率,在未來2到3年內,「比特幣要升至5萬美元、10萬美元,將輕而易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