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10大驚奇︰中國經濟大反彈?「超額儲蓄」長遠恐成負累

2023年02月04日 10:0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經歷數年來新冠疫情的蹂躪,中港兩地終於快要迎來全面通關。自今年初內地持續放寬防疫限制以來,各界分析都不斷「說好中國故事」,認為經濟將迎來大反彈,並預期疫情期間被壓抑的消費需求將會大解放,推動所謂的「報復式消費」!不過,有內地學者就警告,中國居民過剩儲蓄的傾向,未來恐怕會成為經濟發展的挑戰。
【1、中國面臨「儲蓄難題」 困擾經濟發展】
中國人民銀行早前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全國人民幣存款增加26.26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17.84萬億元。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數字比2021年住戶存款增加額9.9萬億元多出了8萬億元。外界分析認為,如此高額的儲蓄,有機會成為「報復式消費」的一大動力,惟專家卻大撥冷水,反而指出過高的儲蓄是不利經濟發展的現象。
復旦經濟學院院長,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軍表示,2022年中國家庭存款大增,僅僅意味著家庭支出在當年確實大幅度下降。這些減少的支出不只是在消費方面。雖然最近消費增長的恢復勢頭已經顯現,但認為去年過多的家庭存款會在今年全部用於消費支出「那就過於天真了」。
他解釋指,對於中國的家庭,作為預防性儲蓄的主要部分,買樓支出和投資理財支出一直居高不下。只不過,2022年這些原本用於買樓或投資金融產品的支出更多轉化為了銀行存款。這種現像多半是由經濟不景氣、不確定性加大和投資者對未來經濟增長的預期惡化導致。
中國的家庭具有較強的預防性儲蓄傾向,反映出居民對住房、育兒、教育、醫療和養老的支出負擔有較為充分的預估。儘管過去20年中國家庭的收入增長強勁,國家的社會保障體制覆蓋面不斷擴大,但由於保障水平低下,加之居民家庭可享受的公共福利項目過少,對家庭的儲蓄率並沒有產生實質性影響,儲蓄率依然較為穩定。
為了將來,中國確實需要認識到家庭的過高儲蓄傾向對未來經濟發展的挑戰並要努力改變它。一方面,居民家庭可以獲得的福利項目和從社會保障體系中受到的保護水平低下,另一方面,即便是在北京和上海這樣的家庭收入相對高的大城市,昂貴的住房、育兒、教育、醫療和養老負擔依然是大多數家庭維持較高的預防儲蓄的主要原因。
【2、中國GDP增長縮水 2至3%將成新常態】
外媒分析指出,中國經濟正以數十年最慢速度增長,可能成為一種新常態,未來內地每年經濟增長也許只會維持2%至3%水平。
報道指出,內地早前嚴荷的防疫封鎖,導致不少大城市癱瘓數月,加上房地產泡沫爆破、大宗商品及能源價格上漲,以及全球需求下降夾擊下,去年內地未能達到5.5%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目標不足為奇。最終仍交出3%的增長,數字仍令人充滿希望。然而,危機過後,內地經濟是否能回到過去的增速,市場卻抱懷疑態度。
報道指,過去一年內地的經濟增長是30年以來最慢,與其說是嚴重危機的表現,不如說是一種新常態。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GTAI)認為,內地經濟高速增長的年代肯定已成過去,未來GDP年增率也只會維持2%至3%。
此外,柏林智庫墨卡托中國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曾林認為,過去一年顯示了內地經濟的痛點,一方面是臃腫的房地產業,佔整體經濟的1/4左右。 在該產業的巨大債務負擔下,許多大小公司倒閉,房屋銷售和價格暴跌,衝擊數百萬中產階級屋主的資產,這反過來導致他們降低消費。曾指出,內地政府已失去管理經濟與「變出增長」的能力。例如在2008年透過大舉投資基建刺激經濟,抵住了全球金融危機。然而,今時今日內地政府的能力,即使再施展類似的招數,相信都會失敗告終。
【2、蓋茨:中國崛起​​是世界巨大勝利】
雖然中國的經濟確實存有隱憂,但不妨礙有識之仕看好中國的強大。微軟聯合創始人蓋茨接受訪問時更表示,中國的崛起​​是「世界的巨大勝利」。
蓋茨指,中國在全球經濟中所佔比例,跟他們在全球人口中所佔的比例脗合,而澳洲、美國等國家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是中國的5倍,其實在全球經濟中佔比是不成比例。
他認為,中美兩國看待對方時都是抱雙輸的心態。他指,如果問美國政客,希望中國經濟收縮20%,還是增長20%,擔心他們會說「寧願中國變得窮一些」不過蓋茨認為,他們不明白這種想法對全球經濟,以至抗癌藥物研發、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意義,他強調,這些問題需要全球共同努力去解決。
蓋茨又表示,美國在政治上處於弱勢,中國等國家需要在全球治理中發揮更大作用。他指,目前的世界體系是圍繞美國的領導地位設計的,隨着其他國家變得更加富裕,包括中國及印度在內的這些中等收入國家需要在全球治理中發揮更大作用。
【4、耶倫:倘美債務上限未調高 恐陷螺旋式衰退】
外界聚焦於中國未來經濟發展路徑之際,美國則因為債務上限問題而面臨衰退風險。美國財長耶倫表示,對美國債務違約感到「緊張」。她警告,如果國會今年夏天不提高債務上限,美國人可能會面臨可怕的螺旋式衰退。
耶倫認為,如果發生違約,將面臨金融危機。此外,如果政府無法發行新債,經濟就會陷入混亂。耶倫指,支出將不得不下降以與稅收相匹配。這剝奪了政府通過刺激措施提振經濟的任何能力。
之後恐懼可能蔓延,使消費者害怕消費。耶倫稱這種情況為可能進一步影響支出並加深衰退的心理後果。
報道又指,就如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般,美國全面違約將在全球產生連鎖反應,使一些最貧窮國家的借貸成本更高。耶倫指,美國人將面臨更高借貸成本,這也會在全球引發大量震盪。
【5、通脹疲弱或成美國經濟增長的挑戰】
耶倫表示,疫情時期種種扭曲現象造成物價飆升,當現象一旦消退,以及價格壓力降溫,持續的通脹疲弱可能再次成為美國經濟和決策者面臨的長期挑戰。
她在接受外媒訪時表示,目前正處於一個非比尋常的困難時期,但認為不會回到上世紀70、80年代的樣子。1970和1980年代美國物價及工資雙雙飆升。
她認為,與1970年代和1980年代初不同的是,目前的高通脹並沒有引發工資與物價螺旋式上升。
【6、美銀︰股市升勢過火 恐迎來暴跌】
美股年初迄今為止升勢強勁,許多散戶亦因擔心錯過牛市而高追。然而,美國銀行警告,美股漲勢已經過頭,如果今年下半年經濟衰退,投資者將面臨「殘酷的大跌市」。
美銀首席策略師Michael Hartnett在一份報告中指出,美國股市的風險在於未來幾個月通脹或再次飆升,且美國經濟繼在2023年上半年保持韌性後,或在下半年陷入深度衰退。
該報告引述EPFR Global數據稱,過去四周全球股票基金共流入447億美元的資金。Hartnett建議投資者在標普500指數超過4,200點時開始沽空,該水平較最新收市位高0.5%,他預計這一指數將在2月14日之前觸及首季的高位。
【7、女股神認叻 揚言取代納指】
每當市況好轉,總會有一堆「專家」出來指點江山。去年基金回報虧損慘重、有「科技女股神」之稱的方舟投資(ARK Invest)創辦人伍德(Cathie Wood)掌舵的旗艦基金ARK Innovation ETF(ARKK)今年來一度升逾四成,跑贏美股3大指數。她因此而放出豪言,稱ARKK是「新的納斯達克」,並表示納指不再是創新的成代表。
她的基金今年開局火爆,她希望投資者知道這一點。她接受外媒訪問時表示,與市場上大多數最受歡迎的增長型股票基準相比,她的旗艦基金現在為投資者提供更好的長期創新機會。
【8、達利奧不再認為「現金是垃圾」】
有「鱷王」之稱的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Bridgewater)創辦人達利奧(Ray Dalio)周四(2日)一改口風表示,不再認為「現金是垃圾」。他又警告,貨幣危機迫在眉睫,與通脹掛鈎的加密貨幣將比比特幣更安全。
達利奧選擇現金,而不是股票和債券。他接受外媒訪問時表示,現金現在看起來比股票和債券更有吸引力。達利奧的觀點出現180度大轉變,他之前一直叫投資者遠離現金。
他分析指,隨着利率上升和資金緊張,可見典型走勢,經濟的一部分會失去,即市場的泡沫部分,此部分需要現金流。它不僅反映在長期股票上,也反映在那些沒有現金的股票上,所以科技股下跌,私募股權、風險投資,因為他們需要現金,所有這些都下跌。他對科技股持特別溫和的態度,表示當聯儲局預期將在更長時間內維持高息,這樣的環境不適合科技股。
達利奧又警告,投資者不會看到聯儲局今年轉向寬鬆,他認為這可能是最簡單、也是最安全的押注。
【9、被沽空機構追擊!印度富豪阿達尼失亞洲首富名銜】
外媒報道,日前被沽空研究機構追擊的印度富豪阿達尼(Gautam Adani)於當地時間周三(2月1日)失去其亞洲首富頭銜,被另一印度富豪、信實工業創始人安巴尼(Mukesh Ambani)取代。
據福布斯(Forbes)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當地時間周三下午,阿達尼淨資產再縮水40億美元至842億美元,使其在世界富豪榜的位置從第8跌至第10;其亞洲首富位置被安巴尼取代。目前,安巴尼淨資產估值為845億美元,於世界富豪榜排名第9。
美資沽空研究機構Hindenburg Research LLC日前發表沽空報告,狙擊阿達尼旗下阿達尼集團(Adani Group),指控集團「在過去幾十年肆無忌憚地進行股票操縱及會計欺詐」。自報告發表以來,阿達尼的淨資產蒸發超420億美元。
【10、馬雲罕見現身香港】
印度富豪阿達尼因為被狙擊而一身蟻,久未公開露臉的中國富豪——阿里巴巴(09988)創辦人馬雲卻傳出罕見地現身香港,並與泰國首富、當地最大農業綜合企業正大集團資深董事長謝國民等人見面。
據報道指,身處香港的馬雲,近日與謝國民,及其三兒子、正大行政總裁謝鎔仁會面。
媒體之前引述消息報道,馬雲早前現身香港,與香港等地財金界人士見面。近日謝國民父子前往香港,與馬雲相談要事,但消息未有透露談論內容。馬雲早前曾到泰國曼谷考察正大,當時獲謝國民等人親自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