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狂買印度股市 押注成為「下一個中國」?

2024年03月25日 05:3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Getty Images圖片)
中國內地經濟增速下滑、房地產低迷且地緣政治局勢惡化等多個不利因素,驅使投資者拋售中港股票之際,與中國相鄰的印度引起了投資者及製造商的關注,外資過去一年湧進這片熱土,押注這個國家成為下一個「中國故事」。
印度股市無疑正在蓬勃發展,印度SENSEX指數去年升幅達到18.7%,連升8年。星展執行董事兼高級經濟師Radhika Rao認為,資本支出周期復甦、經濟增長前景、境外資金流入及企業盈利表現強勁,助長了股市表現。
就算是廣受外資追捧的日股,原來當地散戶鍾情印度,外媒數據顯示,1月日本境內專注於印度股票的投資信託基金資產總值增長11%,達到2,370億日圓(約16億美元)。考慮到1月印度股票以日圓計價有所增值,這些印度股票基金的實際資金流入量約為1,400億日圓,而日本股票基金幾乎沒有淨流入。
印度吸引投資者之處,除了是經濟高速增長及人口紅利之外,是其股票指數追蹤國內生產總值(GDP)的良好紀錄,高盛亞太首席股票策略分析師慕天輝(Timothy Moe)表示,過去20年印度股市以美元計算的複合年回報率為10%,以名義貨幣盧比計算的複合年回報率為13%,反觀新興市場同期的複合年回報率為4%。他直言繼續看好印度,相信印度是亞洲以至全球新興市場最佳的結構性增長機會。
他又說,只要印度的政治及政策穩定下去,以其大量人口、投資資本及基礎設施的潛在機會,有望推動印度經濟在未來5年甚至10年內,增速都達到6%以上增長。印度在去年超越中國,成為全球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當地財政部預期印度在2027年躋身全球第三大經濟體。
法國巴黎銀行財富管理香港首席投資策略師譚慧敏表示,印度股票的估值有一些貴,邁向印度大選可能隨時觸發股票回調,但相信帶來買入機會。瑞士嘉盛銀行新興市場經濟師兼策略師Mali Chivakul同意,印度估值有些貴,短期面臨一些挑戰,可是相信選舉後,私營企業更加願意去投資,有望推動當地經濟以及股市前進,看好印度的長遠結構增長故事。
Chivakul說,該行確實接獲了不少關於投資印度市場的查詢,只是相對於中國,印度不算十分開放,外資要投資印度實際上仍有很多限制,特別是個人投資者而言,投資的渠道不算多。
觀乎目前散戶在美國買賣的印度股市交易所買賣基金(ETF)超過10隻,平均成交量最多的有iShares MSCI India ETF(美:INDA)和WisdomTree India Earnings Fund(美:EPI)以及iShares MSCI India Small-Cap ETF(美:SMIN)。香港上市的暫時有安碩印度(02836)及Global X旗下GX印度精選(03184),但成交不算多。
———
國債入摩望吸7800億
隨着印度國債今年6月底將納入摩根大通一項旗艦新興市場政府國債指數,業界普遍預估全球3大債券指數的入場券有望今年陸續集齊,甚至獲環球資產管理推測,未來數年印度國債可能會吸引1,000億美元(約7,800億港元)的資金流入。為迎合對印度資產垂涎三尺的境外投資者,不少資產管理公司即使暫未有交易許可牌照直接參與印度債市,正透過超國家債券(Supranational Bonds)和掉期(Swap)等工具增加印度國債風險敞口。
在印度被納入全球債券指數之前,境外投資者買入印度國債的門路有限,但數據顯示,印度債券今年迄今在本幣新興市場債券中表現第二好的債券,印度10年期國債孳息率已進一步跌至約7厘的8個月低位,換言之,海外資金已急不及待流入,並推動其債價上升,帶來的資本增值回報也在提高,中長線的印度國債有望「財息兼收」。
印度科塔克銀行(Kotak Mahindra Bank)預計,從4月開始的財年,印度10年期國債孳息率將降至6.7厘的低位;投行巴克萊亦預計降至6.8厘。
為免錯過印度在岸債市的國際認購需求,印度主權債、以印度盧比計價的超國家債等發債規模在去年創新高,市值達到5年來最高的32億美元(約249億港元)水平。巴克萊印度市場主管Siddharth Bachhawat說,全球投資者的參與度增加,今年再創高峰的動能正在增強,除了受惠印度國債「入摩」刺激追蹤基金之外,來自更廣大投資群體的委託投資力度也引人注目。
超國家債是由國際組織發行的債券,常見的超國家組織有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亞洲開發銀行(ADB)等。M&G英卓投資管理及William Blair等投資機構正積極買入超國家債,這些屬「AAA」投資級別債券以盧比計價,讓海外投資機構毋須獲得在印度經營許可證就能投資印度債務。
儘管超國家債的稅前回報率往往低於印度國債,但由於這些債券在離岸結算,買家不必繳納印度在岸交易的預扣稅,故報酬率仍然吸引。同時,基金管理公司也在利用跨境總回報掉期(Total Return Swaps,TRS)等衍生金融工具,讓海外投資者獲得跟持有印度國債相近的回報率,但不需在印度開設帳戶。
掉期本質上是雙方對調現金流,TRS亦不例外。境外投資者按合約預設的固定或浮動利率向基金管理公司付款,以交換基金管理公司在合約參考資產的總回報,資產可以是涉及印度債券,而收益就是票面息收入與資本收益。位處孟買的星展銀行財務主管Ashhish Vaidya估計,當接近6月底時,TRS活動將顯著增加。
———
城市每月人均消費飆逾倍
臨近第二季,印度大選日子逼近,一直打經濟牌的總理莫迪為增加連任勝算,適時派出統計局於2月底發布圍繞印度家庭開支調查,顯示過去10多年,城市及農村地區的每月人均消費支出預測均狂飆超過一倍。
家庭消費支出調查通常由印度統計局每5年進行一次,但2017至2018年度的數據從未發布,時隔11年後,當局終於公布重點家庭消費支出的調查數據。
結果發現城市地區的每月人均消費支出,自2011至2012年的2,630盧比,料升到約6,459盧比(相當於約607港元),印度農村地區的人均收入亦估計從1,430盧比,攀升到3,773盧比(相當於約355港元),累計漲幅分別達1.45倍及1.63倍。統計局是次調查在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進行,主要基於受訪的261.74萬戶家庭數據,當中155.01萬戶來自農村,其餘106.73萬戶則屬城市家庭。
更重要的是,農村家庭的食品支出比例已從2011至2012年的52.9%,降至46.38%,而城市家庭的食品支出僅佔每月總支出的39.17%,低於2011至2012年的42.6%,分別為首次低過50%及40%,可能導致食品價格在當地零售通脹計算的權重降低。以食品類別劃分,穀物消費佔比大不如前,農村家庭在1999至2000年每月人均花費在穀物約22.55%,但2022至2023年已急降至4.91%,而城市家庭亦由約12.63%,下跌至約3.64%。
換言之,農業大國印度的農民收入壓力倍增。距離大選只餘下數月之際,印度農民就要求政府通過立法保證所有農產品都有最低支持價格(MSP),以保障他們的生計,不過,印度政府僅為豆類、玉米及棉花提供有保證的支持價格,未能打破與農民之間的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