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古鑑今!盤點經典金融騙局 一單天仙局騙款5千億

2024年04月15日 10:4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自然少不免會有各類與金融相關的騙案發生,比如去年才被揭發、牽連甚廣的JPEX案;一直以來未曾歇息的「倫敦金」、「微信女」網絡情緣騙案等,年代久遠一點的還有上世紀80年代發生、一度被改編為電影的佳寧集團案。不過,這些發生在香港的騙案,大多都是同一手法,如同《阿拉丁》假扮王子的橋段——只能算是「童話故事」級數的騙案。而真正的世紀金融騙局往往是「災難片」,輕則損害一國王室聲譽,重則害死無辜平民,沾滿鮮血。
霸菱銀行倒閉 受累交易員做假帳
1995年2月26日——這是英國金融史上最黑暗的一天,有着數百年歷史、與英國王室權貴關係密切,甚至被視為「御用銀行」(英女王伊莉莎伯二世都是客戶)的霸菱銀行(Barings Bank)傳出倒閉消息,最終更以一英鎊的「恥辱價」賣盤予荷蘭ING銀行。這家老牌貴族銀行倒閉的原因,居然與遠在地球另一邊的日本股市有關,造成這一切的兇手更是一位當時年僅28歲的「魔鬼交易員」利森(Nicholas Leeson)。
利森1989年加入霸菱,主職負責期貨及期權的結算工作,其後輾轉到霸菱在新加坡的分行工作,擔任期貨及期權部門總經理,以他當時所在身處的位置及年齡,絕對是當時世界上最有前途的銀行家之一。然而,在1992年期間,某次因為一位下屬犯了交易錯誤而虧損,利森開始透過職權建立虛假帳戶來掩蓋失誤,並且偽造買賣紀錄,其後利用自己的佣金、炒賣所得填數,結果成功蒙混過關。
在他打開了潘朵拉的魔盒之後,情況一發不可收拾,陸續多次隱瞞交易失誤造成的虧損。直到1995年1月16日,利森利用「賣出鞍式期權」(Short straddle)押注日股短期不會大幅波動,怎料1月17日發生的阪神大地震觸發股市暴跌,造成巨額虧損。
最終他重施故技,一邊做假帳暫時暪天過海,同時做出一系列高風險交易,試圖炒股彌補損失,怎料愈輸愈多,最終銀行揭發利森的交易累積高達14億美元(約109.2億港元)的損失,也就是銀行可用於交易資本額的兩倍,因此導致該行因為資金鏈斷裂而倒閉。
利森在事發後逃亡離開新加坡,流連於馬來西亞、泰國,最終在德國被逮捕,並且於1995年11月20日被引渡到新加坡受審。最後他在新加坡的樟宜監獄服刑6年半,但僅服刑至1999年便假釋出獄。
安達信做數 Big 5變Big 4
4大會計師事務所(Big 4)在業內享負盛名,相信多數人也不陌生。不過,其實在本世紀初,會計界是有着5大會計師事務所(Big 5),而被除名消失的安達信(Arthur Andersen),正正是因為參與了史上最轟動的上市公司造假案——安龍(Enron)醜聞。
安龍是一家發迹於美國的德州能源巨頭,在2001年宣告破產之前,擁有約2.1萬名員工,每年營業額達1,010億美元。上世紀末,安龍先後成立多家境外公司,並用境外公司來避稅,提升公司盈利,同時把經營虧損透過會計方式隱藏在這些境外子公司,使得公司的盈利不斷虛增。
為了填補虛報盈利帶來的財務缺口,喪心病狂的安龍高層利用加州的能源開放政策漏洞操控電價,包括假借維修之名突然關閉發電廠,多次造成加州大停電,待電價飆升後才肯恢復供電。
這樣的做法不僅導致該州出現巨額經濟損失,亦導致許多無辜民眾傷亡,正在進行手術的病人因停電而死亡、超負荷的電塔爆炸起火、老人被困升降機……成為各大新聞頭條。
自1985年開始,安達信一直為安龍公司提供審計和諮詢服務,2001年10月安隆爆發財務醜聞,美國證監會(SEC)開始進行調查,安達信在過程中銷毀了過千份文件和電郵,部分高層亦被揭和安龍存在利益關係,因而同樣被指控妨礙司法公正。安達信最終在2002年8月31日放棄註冊會計師執照。
要為事件負上最大責任的安龍前行政總裁萊伊(Kenneth Lay)及斯基林(Jeffrey Skilling),雖然均在2006年被判欺詐罪名成立,但萊伊在判刑前心臟病發暴斃,斯基林則已於2019年出獄。
華爾街最大天仙局涉5千億
要數影響最大的金融騙局,必然是由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前主席馬多夫(Bernard Madoff)苦心經營48年的「龐氏騙局」。由於馬多夫本人在華爾街赫赫有名,因而多年來吸引眾多富豪、機構投資者及著名慈善基金參與其投資計劃,怎料原來只是一場騙局,涉案金額估計達640億美元(約4,992億港元)。
馬多夫以「龐氏騙局」的手法,創立一家投資公司並以持續高回報的對沖基金為招徠,吸引大量投資者,但實際上他的投資並無賺錢,只是靠騙來的新客戶資金假裝成回報贈予舊客戶。
不過,由於他本人在華爾街聲名不俗,又曾經擔任納斯達克交易所的主席,加上無論市場行情如何,他的基金永遠都能夠有穩定持續的回報,因此確實騙了不少人入局。
然而,天網恢恢,2008年金融海嘯席捲金融業。有客戶要求贖回70億美元,但當時馬多夫的公司只有兩億至3億美元,他被迫向兩名兒子坦承其投資王國只是一場「天仙局」,最終兩名兒子「告發」馬多夫,揭發這宗歷來最大宗的騙局。而馬多夫於2021年4月病逝於獄中。
龐氏騙局1919現首例 利用新資金繳付回報
「龐氏騙局」又稱層壓式騙案、金字塔騙案,是近代源源不絕的傳銷騙案的始祖,原理是用後來的「投資者」資金,回繳給前面的「投資者」當作回報。而這類騙案可追溯至1919年,意大利金融騙子龐茲(Charles Ponzi)所設的騙局,「龐氏騙局」亦因此而得名。
龐茲在當時敏銳地察覺到金融騙局大有可為,於是在美國波士頓設計了一個投資計劃向當地人兜售,宣稱購買歐洲的國際回信郵票券,再轉賣回美國便可以賺錢。當時國家之間由於政策和匯率等因素,很多經濟行為一般人難以得知實況。他宣稱,所有投資在45天之內可獲得50%回報,並利用借來的資金,先向波士頓幾名人士推銷,增加自己的信譽;而且他給最初一批「投資者」於規定時間內拿到了承諾的回報,於是後面的投資者便大量湧入。
在8個月內,他收到的投資金額達1,500萬美元,這場陰謀持續了一年之久才被戳破。他被判處5年刑期,出獄後又做了幾件類似的金融詐騙,最終在1934年被遣返意大利。這場騙局並不複雜,但其「空手套白狼」的戲碼,今時今日依然在全世界各地,包括香港每日繼續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