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日報B1:貿戰升級 華擬加歐美進口車關稅

2024年05月23日 00:04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內地擬調高歐美進口汽車關稅,以對抗美國的壓迫。
美國上周才宣布對中國進口電動車加徵4倍關稅,說時遲那時快,據報中國正部署還擊,反映大國之間繼續築起貿易高牆,尤其是在汽車範疇的爭端升級!歐盟中國商會在其社交平台刊發公告,並引述消息稱中國擬對歐盟、美國配備大排放量引擎的進口汽車,調高臨時關稅至最高25%。美國財長耶倫則表明,美國和歐洲須採取戰略及統一方式,應對中國工業產能過剩問題,從而保持美、歐製造商的生存能力。
歐盟中國商會的公告提及,調高歐美進口汽車關稅是考慮到近期事態發展,包括華府上調中國電動車關稅,以及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展開補貼調查等。要留意是,歐盟將於6月初前決定是否向中國電動車徵收關稅,一旦落實將於7月4日開始實施。
公告又引述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首席專家劉斌的建議,指調高2.5公升以上引擎進口汽車的臨時稅率,是按世貿規則容許對進口車輛徵收最高25%關稅而定。
數據顯示,內地去年合共進口25萬輛2.5公升以上的引擎汽車,約佔所有進口汽車的32%,而調高稅率將對來自歐盟、美國乃至日本進口的汽車構成重大影響,又以豐田汽車、平治(Mercedes-Benz)和寶馬(BMW)最受威脅,而近日美資投行摩根士丹利已率先下調寶馬的投資評級。
至於七大工業國集團(G7)財長會議本周在意大利舉行前夕,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繼續抨擊中國產能過剩問題。美國財長耶倫不諱言,中國產能過剩威脅歐美企業及新興市場國家的工業發展,世界各地企業的生存或將受到威脅,華府正採取行動保護美國工人及企業,免受不公平的中國經濟競爭損害。
另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公布,由8月1日起調高中國電動車電池、電腦晶片及醫療產品等部分產品關稅,明確了關稅實施時間。
事實上,電動車上、中、下游的產業鏈競爭近年愈趨激烈,就連內地電池巨頭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近期都向員工發信,直言內地市場愈來愈「捲」,表示要加快擴展海外市場。
曾毓群稱,寧德時代的海外市場份額去年追平LG能源,仍有較多空間,並指新能源大勢是國際共識。據悉,寧德時代的海外業務由曾毓群親自負責,4位聯席總裁分別負責海外銷售、海外基建、海外基地營運和海外採購,且要直接向他匯報。
中國乘聯會則公布,5月1至19日,新能源車市場零售41.2萬輛,按年升26%,按月升10%。批發數目則為43萬輛,按年升37%,按月升6%,可見數目繼續供過於求。期內乘用車市場零售數目為90萬輛,按年跌5%,按月升19%;批發量84.5萬輛,按年和按月均升3%。
另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最新數據稱,特斯拉(Tesla)於4月份的汽車銷量僅有13,951輛,按年減少2.3%,為去年1月後最差。若然中國市場銷售受關稅調整影響,不排除Tesla股價仍存下行壓力。
此外,中國電動車充電服務商能鏈智電的母公司能鏈據報正尋求最多一億美元(約7.8億港元)私人貸款,用於在內地和香港為電動車充電站租賃停車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