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日報B1:美經濟軟着陸存疑 環球資金勢大挪移

2024年05月25日 00:06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環球資金為分散風險,或從高估值的美股流出,轉投其他市場。
環球經濟表現與今年初市場的預測相距甚遠,美國經濟過熱持續響警,聯儲局的減息時間表一再推遲,現在市場甚至乎擔心,在減息周期啟動前,尚有機會再進一步加息,對美國經濟軟着陸造成極大挑戰。不過,財金界對於美國經濟走向未有共識,高盛行政總裁(CEO)所羅門、摩根大通CEO戴蒙等人日前先後都警告衰退風險,惟來自摩根士丹利、瑞銀的團隊等則仍看好經濟可以軟着陸,正是這種不確性,在下月迎面而來的半年結前,資金已開始採取分散風險行動,從高估值的美股流出,轉投其他市場,當中尤以周五(24日)曾再創新高的印度股市最為亮眼。同一時間,外資亦靜悄悄流入估值大落後的中國股市,或預示下半年環球股市將迎來一輪大洗牌!
市場對於美國經濟孰好孰壞,看法可謂南轅北轍。大摩發布了下半年展望,該行的全球首席經濟學家Seth Carpenter估計,今明兩年的美國經濟增長率均為2.1%,又指移民及人口增長將擴大勞動力基礎,在不推高通脹的情況下支撐經濟,預計今年聯儲局9月會開始減息,年內累計減幅0.75厘。
瑞銀財富管理亦指出,最新數據顯示通脹正在放緩,並指不單是美國,全球的減息周期「仍然在正軌」,預測美國今年底前會累計減息半厘。美國銀行環球研究主管Candace Browning亦指出,不認同經濟衰退或滯脹的說法,經濟硬着陸更不太可能發生。
另邊廂,最新加入唱淡美國經濟的有人稱「新債王」的雙線資本(DoubleLine Capital)創始人岡拉克。他指現時美國有諸多經濟衰退的信號,包括信用卡拖欠率上升、零售數據疲弱等,預計最快今年底前將會陷入衰退。另值得留意的是,雖然高盛及摩通的CEO都看淡經濟前景,但這些CEO手下的分析員團隊明顯有不同的觀點,對經濟的預判更傾向於中性。
美股周五早段靠穩,道指曾升121點,報39,186點;標指升29點,報5,297點;納指升140點,報16,876點。美國4月耐用品訂單按月增長0.7%,勝預期。
考慮到美國前景難測,對於多數真金白銀投資在市場的基金經理而言,與其「拋硬幣」賭後市走勢,還不如選擇一些前景更明朗的市場,畢竟做好還是做淡其實都不難,最怕的是估錯市。
美國銀行全球新興市場策略師David Hauner有一個簡單直接建議,他說︰「投資者可在新興市場渡過這個夏季。」雖然美元似續強勢,但今年來新興市場表現依然強勁,這與過往美元強、新興市場弱的規律明顯有出入,從側面反映了資金偏好。Hauner亦指出,明年全球經濟增長會變得更多元化,加上個別新興市場減息的幅度可能會超出預期(可推動債價上升),綜觀全球各類資產,新興市場股債都具有吸引力。
在芸芸的新興市場中,印度股市周五再創盤中新高,Sensex指數曾高見75,636點,升218點,惟尾市現獲利回吐,最終倒跌7點收市。除了股票外,印度債券亦成為全球資金追逐的對象,摩根大通去年就已宣布把當地政府債納入新興市場債市指數,措施將於今年6月底生效。隨着納入的時間點將至,印度債券亦變得炙手可熱。
近年備受冷落的中國股市亦開始迎來外資流入。北向資金回流始於今年2月,截至5月23日,北向資金年內淨買入金額增至927.23億元人民幣,遠超過2022年及2023年的全年淨買入金額,反映出環球資金正悄然加注A股市場。其中,僅在4月26日一天,北向資金就大舉淨買入224.49億元,創下滬深股通開通以來的最高單日紀錄。
與此同時,近期披露的13F報告也顯示,不少機構今年第一季度加倉了中概股,包括淡馬錫、貝萊德、高盛等資管巨頭。種種迹象都顯示出,全球資金對中國資產的興趣正加速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