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醴泉:全自駕系統再掀中美角力

2024年05月29日 06:0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上月底特斯拉(Tesla)行政總裁馬斯克在北京會見內地官員,主要目的是尋求其全自動駕駛系統(Full Self-Driving,FSD)進入內地市場。在獲得內地監管部門的綠燈之後,Tesla股價一度大漲15%。
雖然在馬斯克此次訪問前,內地用戶購買Tesla時就已經可以付6.4萬元人民幣添加FSD,但當時FSD的重要功能並未在內地開放,內地的Tesla車實際只能使用增強版輔助駕駛功能(Enhanced Autopilot,EAP)。同時,當時Tesla並沒有高分辨率地圖的使用權限。此次Tesla不僅獲政府的初步批准可以將FSD開放給內地用戶,且所使用的內地導航地圖也會配合更高分辨率。
電動車行業競爭激烈,隨着硬件(電池、馬達、傳感器等)製造水平逐漸到頂,下一步就是軟件之爭,而自動駕駛系統顯然是軟件之爭中的重中之重。FSD是Tesla智能駕駛系統Autopilot的進化版。FSD從2020年推出至今已經大規模更新11次,最新的版本是FSD V12。
FSD引入內地效益大
人類在駕駛中使用視覺接收訊息,訊息經腦神經判斷之後做出駕駛動作。自動駕駛即是使用攝像頭獲取路況,變成數據後傳導到人工智能(AI)神經元網絡,模擬人類大腦處理信號,並做出駕駛動作。
提升自動駕駛的關鍵是要累積真實的行駛數據訓練AI,這個過程需要大量的行駛里程和大幅增加算力以處理數據。在Tesla第一季度財報電話會上,馬斯克表明公司的業務重心轉移向AI。在訓練FSD方面,除了降低FSD月費開放給美國用戶以累積駕駛里程以外,還通過部署新的英偉達H100晶片大幅提升了算力。
中國約佔Tesla全球銷售額的40%,有超過170萬輛車。若FSD無法進入內地市場,對Tesla開發自動駕駛模型顯然是一大損失。打入內地市場之後,看似Tesla的自動駕駛發展之路應該會更加順風順水。然而,最大問題在於內地的數據是否可以傳回美國用以訓練AI。
收集數據涉安全風險
中美之間關於數據安全的矛盾由來已久且日益加深。美國對中國企業收集或使用其在美國的用戶數據異常敏感。就算TikTok承諾不會與內地政府共享其1.7億美國用戶的數據,美國政府依然要求字節跳動需完全剝離TikTok美國業務。內地的製藥企業也屢次因與美國消費者數據相關問題成為美國政府的打擊目標。
在當前的中美地緣政治關係下,內地政府會允許Tesla將可能涉及內地每一吋土地的行駛數據傳回美國嗎?機會應該不大。在FSD之前,Tesla原本就在上海有一個數據中心,負責處理在中國道路上累積的行駛數據,但如果Tesla想在上海就地用數據訓練FSD的AI模型,那便需要說服美國政府允許先進晶片進入中國。
如果這兩者都無法達成,FSD進入內地對於Tesla的戰略意義就小了很多。此外,進入內地的FSD是用美國的數據訓練出來的AI,內地路況複雜,駕駛者的駕駛習慣、交通規則和美國都不相同。FSD是否能適應還是未知數。
對於內地政府來說,允許FSD進入,一方面能滿足廣大Tesla車主的訴求,一定程度刺激汽車消費,提高行業的景氣度;另方面,政府深知Tesla是那條「鯰魚」,透過鯰魚效應(Catfish Effect)不斷攪動市場,加快本地池塘的競爭。內地一眾「造車新勢力」原本就在緊鑼密鼓地開發自己的智能駕駛系統,FSD來華預計會加速他們的研發進程。
從硬件來看,國產車企的智能駕駛系統部署甚至更先進。FSD運用7個攝像頭,相比之下,蔚來(09866)、理想汽車(02015)、小鵬汽車(09868)、極氪、零跑汽車(09863)等車企的智駕系統都使用了超過10個攝像頭,同時部署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和超聲波雷達。另外,在智能駕駛系統中,晶片算力模擬人類的大腦,所以晶片很大程度決定了駕駛系統的智能度。
加速電動車行業整合
內地純電動車普遍使用的都是英偉達Drive Orin-X晶片,其中蔚來智駕系統配置4塊Orin-X,總算力是1016TOPS,超過FSD的720TOPS。在價格方面,相比於6.4萬元人民幣的FSD,多數內地車企都是免費或者以幾百元的月費提供給用戶。
當然,智能駕駛不能只關注硬件配置,內地車企的自動駕駛系統目前大都不及Tesla最新版本的FSD智能,但距離並不十分遙遠。更重要的是,誰能更好地服務內地駕駛者的習慣和路況,在使用體驗和安全性方面做到更好。
因此,FSD進入中國,對Tesla來說是打開了一個重要市場,對於內地新能源車企來說是更激烈的軟件之爭和加速的行業整合。最後勝出的那些品牌,就會收穫更大的市場份額。
行健資產管理公司首席分銷總監 石醴泉(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以上非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