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永料今年港股新股上市宗數打入全球三甲

2024年06月13日 19:07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蔡偉榮(中)
港股表現今年陰晴不定,連帶新股集資活動亦跑輸不少環球主要市場。會計師樓安永統計,今年上半年香港交易所的新股集資額按年跌32%至16億美元(約121億港元),排全球第10;新股上市宗數則跌3%至28宗,排全球第4。不過安永對今年全年的集資表現審慎樂觀,料宗數有機會打入全球三甲,介乎50至60宗,最樂觀則見80宗,而集資額最盡將錄500億元。
安永亞太區上市服務主管蔡偉榮解釋,作出上述推算的原因是留意到在內地限制新股上市的前提下,部份企業或者會轉跑道以「先H後A」的方法上市。
他提及,觀乎現時有42間國內企業獲批備案來港上市,備案中的企業亦有82間,數目可觀,加上不少監管機構、保薦人以及中介者均着力推動相關企業上市,所以希望他們能夠趕及於今年底前在港掛牌。
話雖如此,細看上半年在港上市的集資額度平均只有4.31億元,按年跌30%,反映企業集資額度較低。蔡偉榮則指是因企業自身因應市況調低了估值所致,又估計情況有機會持續。
被問到下半年會否看到有逾25億乃至50億之上的「大型新股」來港上市,他則表示見到已經在A股掛牌的大型內地企業要來港上市,惟要先解決價差問題,又指按現時市況氣氛來看,「要支持A股股價有10元,H股有8元是非常辛苦」。
不過他相信未來一定有集資50億元的新股亮相,但要視乎美國減息等時機,更甚可能要待明年才可落實上市。
談到今日(13日)首隻新股透過特專科技公司(俗稱18C) 的機制上市,他指其股價首日表現算是不俗,惟估計最終透過相關機制上市的企業數目偏少,料今年最多只有三隻,原因是其入場門檻不低, 「做到18C自然都會考慮到喺主板上市,所以等得嘅多數都會等」。
轉看內地新股市場情況,安永指上半年A股市場共有44家公司首發上市,籌資329億人民幣,IPO數量及籌資額按年分別下降75%及84%。期內,專精特新企業的新股數量和籌資額佔比分別達48%及35%,屬歷年最高。
至於綜觀全球今年上半年合共有532間企業上市,集資517億美元(約4,032億港元),數量和集資額按年分別下跌15%和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