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日報B1:比亞迪股價升5%跑贏 帶挈恒指重越萬八關

2024年06月14日 00:13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比亞迪受歐盟加徵關稅影響料微。
中美角力日趨激烈,中國也希望拉攏歐盟,增進與發達經濟體的關係,為中國產業升級提供條件,可是歐盟仍不顧德國車廠等反對,悍然對中國進口電動車加徵關稅,象徵歐盟對華貿易有重大轉變。然而,一大不明朗因素總算散去,比起廣大同行,獲「從輕發落」的比亞迪股份(01211)股價曾彈8.81%,創今年盤中新高,成港股周四(13日)升市火車頭。
中國政府周四再就事件作出回應,外交部發言人林劍稱,中方有必須捍衞的原則—世貿組織規則及市場原則,亦有必須維護的利益—中國電動汽車產業及企業的合法權益,為此將堅決採取一切必要措施。
中資電動車股周四個別發展,比亞迪收市仍升5.81%,收報232.8元,關稅同樣相對略低的吉利汽車(00175)曾升4.6%,收市升1.68%;蔚來(09866)升1.31%。去年獲歐洲車廠入股的零跑汽車(09863)升2.65%,跟零跑一樣預期會被多收21%關稅的長城汽車(02333)、小鵬汽車(09868)則倒跌超過1%。
比亞迪跑贏,原因之一是外界對其吸收額外關稅的能力較有信心。諮詢顧問公司榮鼎集團指出,該企高端電動車「海豹U」今年3月在德國每輛售價近4.07萬歐元,利潤近1.3萬歐元(約10.91萬港元),反觀在內地,其售價折合僅2.17萬歐元,而利潤折合僅1,306歐元(約1.1萬港元),可見在歐洲賣車多賺接近9倍,也自然有能力吸收額外17.4%關稅,且繼續好賺過中國。
大和認為,比亞迪、吉汽和上汽今年首4個月的銷售,僅1至3%來自歐洲,新關稅對中資車企的業績影響輕微,又指歐盟對中國電動車持開放態度。市場更關心中資車企出海會否因為歐盟今次關稅而受阻,麥格理的答案是「難」,指歐盟加徵關稅的動機與美國不同,主要是減少中國車企以成本優勢從中國出口低成本新能源車到歐洲,到歐洲設廠可樹立自有品牌形象,節省運費,且對沖掉關稅上升。比亞迪、吉汽和長汽出口布局完善,海外銷量有望維持增長。
交銀國際亦指,比亞迪等具規模效應和供應鏈優勢的車企依然具備競爭力,但蔚來、小鵬等規模較小的「新勢力」,如再靠中國生產出口至歐盟,就會受關稅較大影響。
市場對「中歐車戰」的憂慮稍為緩和,加上10年期美國國債孳息率回落,壓過美國減息次數預期被聯儲局修正至僅一次之影響,恒生指數周四反覆向上,收市升174點或0.97%,收報18,112點;國企指數升62點或0.98%,收報6,421點;科技指數升47點或1.29%,收報3,739點。港股總成交額約1,073億元,港股通再錄淨買入39.97億元。
比亞迪呈強還有其他動力,就是旗下比亞迪電子(00285)乃蘋果公司(Apple Inc.)的供應商,Apple股價在推出人工智能(AI)功能後破頂,亦使該股升3.87%,居藍籌及科指成分股升幅榜前列。
另外,孳息回落亦有利科技股,其中騰訊控股(00700)收升2.42%。高盛稱,該股亦是遊戲股的首選,原因是《地下城與勇士》長期受歡迎、子公司Supercell增長加速,上調其目標價至477元,評級維持「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