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內地消費行業復甦需時

2024年06月14日 07:0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早前舉行的投資論壇,與企業會面的印象是二季度整體內地消費下降,主因汽車、白家電等近期表現較好的行業放緩。展望未來,由於家庭收入增長放緩、出境遊復甦推動海外消費增加以及內地公用事業成本上升,消費可能繼續承壓。儘管如此,鑑於房地產政策支援力度加碼、股東回報提高,以及企業更重視降本,仍對市場持建設性態度。
許多公司仍然十分重視成本控制。實際上,消費股的淨利率目前處於歷史高位,而互聯網公司的今年首季業績也顯示出利潤率顯著改善。對A股平均工資資料和住房調查結果顯示,最近一段時間工資增長2至3%,而對年初至今所得稅收入的分析也顯示出放緩趨勢(部分可能由於2023年8月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標準上調)。
出境遊增加不利內需
收入增長緩慢、企業關注成本控制,公用事業成本上升和出境遊增加,可能給今後的內地消費復甦帶來更大壓力。同時,注意到投資者普遍對中國消費股持謹慎態度,而近期股價反彈後,該行業已上漲20%,股價不再像以前那樣便宜。
預計今年餘下時間,市場將艱難上行,主要動力來自盈利保持韌性(因企業重視成本)、出台更有利的房地產政策和股東回報改善。注意到今年首季互聯網和消費企業的淨利潤分別增長27%和15%,儘管營收增長相對較弱,分別為12%和4%,令人感到欣慰的是資本支出更加自律,A股公司的資本支出增速達到2016年(撇除受疫情影響的2020年首季)以來的最低水平。同時,隨着房地產政策轉向寬鬆,交易量似乎有所恢復。儘管出現反彈,國際投資者的中國股票持倉月度更新顯示倉位依然偏淡。
鑑於消費股估值具有吸引力、成本管理穩健且投資者預期已降溫,故並未低配消費股。然而,消費基本面可能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回暖,而在市場艱難復甦的情況下,房地產和互聯網行業可能處於更有利地置。
瑞銀投資銀行中國股票策略研究主管 王宗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