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秉鈞:全球資產一夜之間錄得2次大轉向

2024年06月14日 16:2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香港時間6月12日晚上,美國罕有地同日公布重要的CPI數據和議息結果,最終使到全球資產出現兩次大轉向。先是美國於20:30公布令人欣喜的CPI數據,按年增長3.4%(市場預期:+3.5%)和按月持平(市場預期:+0.1%)。
市場原以為經濟數據疲弱,但通脹卻成了懸在聯儲局頭上的一把刀的情況下,在本次CPI公布後,可以有機會迎來提前首次減息的機會。油、金、股、匯,配合美元指數大幅下跌的情況下,出現顯著上升。
然而,六小時後市場卻迎來聯儲局令人稍感意外的鷹派發言:會內19位有投票權的官員,無一認為需要減息三次(此前為9人),意味市場憧憬提前減息的幻滅;而且點陣圖更顯示,今年極大機會減息一至兩次(19位中有15位投票表達這看法),而當中較大機會只減息一次(15人中少於一半認為是減兩次)。這結果頗令市場意外。
除了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以下簡稱納指)以外,油、金、股、匯一下子悉數二次轉向,當中道指更是倒跌收場。至執筆時(6月13日香港時間20:00),美元指數更進一步再次升近105大關水平,收復CPI公布後的大部分失地。
現貨黃金亦再次下跌,失守早前低位後,正準備測試2300美元大關的支持位。多種商品行情也持續出現下挫。
然而,如果讀者看納指的走勢,卻是另一個景況:納指在CPI數據後創新高、在聯儲局會後聲明後創新高、在收盤後受到個別公司財報優於預期影響,相信開盤後也會再創新高。
為甚麼納指能夠擺脫其他資產格價走勢獨自發展?這全賴AI相關股份特別是數只大家耳熟能詳的科技巨頭所帶動。
近年投資者買賣美股,不少人選擇跟紅頂白。畢竟美國股份數量極多,可以交易的股份有超過17,000多只,在這嬴家通吃的世代,如其刻意爬冷,還不如「順應潮流」。在股份突破歷史高位後才買入,短線操作的回報也吸引不少人進場。除了相關AI科技行業龍頭,曾參與開發者大會的相關硬件公司,也將會繼續是今年的投資主題。
富途證券香港首席策略師 陸秉鈞
(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其及其有聯繫者並無擁有上述建議股份發行人之財務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