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日報B1:華上月工業固投遜預期 僅零售增3.7%有轉機

2024年06月18日 00:03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內地上月社會消費品零售按年升幅好過預期。
中國5月信貸數據呈現「擠水分」效應後,周一(17日)揭盅的5月3大經濟增長引擎及內地樓價指數表現均未見急彈,僅零售總額按年增速略為加快,工業增加值及固定資產投資數據均遜預期,接連兩個月經濟活動數據也反映復甦不平衡問題,故有投行料今年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恐不足5%。
受五一長假期、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政策、網購節「618」提前開賣等因素影響,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3.7%,比4月加快1.4個百分點,首5個月仍升4.1%不變。
單計5月,商品零售及餐飲收入分別漲3.6%及5%,高於4月的2%及4.4%,家用電器和家具類各升12.9%及4.8%,惟金銀珠寶類跌幅加劇至11%。荷蘭國際集團(ING)銀行估計,消費者優先考慮「吃、喝、玩」而非大額消費。
上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按月降0.1%,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劉愛華指,主因非食品價格如機票,受到小長假後出行熱度季節性減退影響。從目前掌握的食品、工業消費品、服務等價格走勢來看,下階段CPI料將持續溫和回升。
不過,首5個月不計農戶的累計固產投規模為18.8萬億元,按年升4%,增幅連續第二個月放緩,其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錄0.1%升幅;外商企業投資跌幅更擴至15.4%。雖然國統局強調,下階段有利投資穩定增長的因素逐漸增加,包括中央預算內投資下達及專項債發行加快,有利實體工作量增加,及重大工程建設加快,為投資增長提供新動力,但ING銀行指,房地產投資和私營投資的表現,持續拖累整體投資。
投資發展牽動整體就業空間,內地城鎮調查失業率在上月按月持平在5%,即使ING銀行認同,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投入使用後,下半年投資增長率可望回穩。然而,這或意味短期內,投資增長可能繼續由國企推動為主,因民營企業的投資情緒尚未恢復。人民銀行潛在的降息行動可能有助於支持民企投資,但這種復甦料需時反映和持續的政策支持。國統局重申,目前就業總量壓力及結構矛盾並存,仍面臨不少挑戰及困難。
今年以來,擔當經濟上行「火車頭」的製造業,在5月以超出預期的幅度回落。上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價值按年增5.6%,野村證券指,分3大類別來看,上月採礦業增加值升3.6%、水電公用及製造業各升4.3%及6%,均比4月回落;按產品而言,發電量增2.3%,也低過4月的3.1%。
ING銀行更留意到,汽車製造業升幅為7.6%,明顯低於此前雙位數增速,可能是針對中國汽車的關稅行動開始限制製造業需求,並擔心未來數月面臨更大壓力。
國統局對工業生產動力卻滿有信心,指九成地區、八成產業、近六成產品實現增長,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升7.5%。同時,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價值增10%。
至於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國統局指,儘管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存在不確定性,但隨着內地大規模設備更新等逐步生效,且進入「迎峰度夏」階段,電煤需求提振,煤炭價格或將維持上漲走勢,料下階段PPI減幅將持續收窄。
踏入6月下半場,依靠工業重振全年經濟的目標滿布挑戰,尤其是房地產長期低迷,導致內需欠缺熱度。野村指,由於房地產市場的影響持續存在,且出口產業面臨貿易爭端帶來的阻力,整體增長動能仍處低迷,故維持本季GDP按年增4.6%的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