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羅德:投資內地市場 有6大關注點

2024年06月20日 06:0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近期最值得市場關注的,可能是中國內地房地產政策的放寬。這次的放寬主要針對問題核心,並從供應和需求兩方面提出相應的政策方向和具體措施。
供應方面,房地產市場經過約兩年的調整,目前的庫存量已經接近2016年「棚改」政策出台前的高位。房地產發展商、銀行及地方政府似乎需要進行重整資產負債表,以解決目前面臨的各種問題。早前的新聞發布會上,當局提出收儲策略,主要目的在於恢復金融市場的經營能力,以獲得足夠的收益和現金流。
需求方面,目前買樓門檻已下降至歷來最低水平,首期比率低於2008年的20%,貸款利率亦處於歷史低位。調整首期比率將會增加買樓人士的槓桿率,從歷史數據來看,這是一種較快產生成效的方式。更重要的是,這次房地產政策的改變,標誌着政策方向的重大調整,其影響力不亞於2018年的去槓桿政策、2021年的減碳排放和2022年的管控措施。
房策放寬增市場信心
這反映決策者對經濟風險監管、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決心。儘管居民增加槓桿的空間和能力存在限制,但放眼全球,內地居民整體槓桿率水平仍低於美國、英國、日本、南韓等,客觀而言風險仍處於可控範圍。
當然,內地房地產市場的反應仍需時間觀察,但政策方向已大幅增強金融市場對經濟發展的信心。雖然房地產仍處於階段性低位,但其規模仍佔內地經濟總需求的一定比重。例如,房地產相關的固定資產投資約佔整體固定資產投資的22%,涉及房貸約佔整體貸款的25%。若房地產市場持續下滑,對經濟總需求和整體信用創造的影響將非常明顯。此情況下,難以加快宏觀數據的改善進程。然而,這次政策改變大幅增加金融市場對整體經濟的信心,普遍預期內地經濟正逐步趨向穩定。
對股票看法審慎樂觀
對於未來幾個月和第三季度的股票市場,投資者應持審慎樂觀態度,一方面宏觀經濟企穩的預期正在增強,為2024年金融市場持續反彈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面,金融市場可能存在一種偏見,過於關注宏觀數據而忽視行業和個別企業的變化。雖然房地產業的表現對宏觀經濟數據有較大影響,但其他行業仍展現出蓬勃的發展趨勢。近兩年,隨着內地經濟處於階段性低位和許多行業供需轉變,金融市場出現了許多新的發展機會。
第一,製造業升級是內地​​邁向高收入經濟體的關鍵所在,不但符合目前政策方向,亦能從微觀上看到許多正面改變。這個領域值得關注5至10年,並有望孕育出不少優質上市企業。
第二,內地企業「出海」的趨勢在汽車、電子和機械製造等高端製造業快速和大幅度發展,亦最少值得重點關注5至10年。
第三 ,從周期反轉的角度來看,可以關注的產業愈來愈多,包括有生豬養殖、新能源,地產產業鏈和非銀行金融等行業。
第四,人工智能(AI)已經是當代最重要的科技改革之一,關注其對電子等高端製造業的影響。
第五,雖然內地整體股息率輕微下降,但相對國債仍有吸引力,在經濟完全復甦前,收息類資產仍持續受到青睞。
第六,關注居民消費心態的改變,並挖掘體驗類消費品及關注「平替」類消費品的投資機會。2024年第三季度,宜繼續從穩定型、周期反轉和增長型等方向發掘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