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日報B1:撤辣效應滅 樓價轉跌

2024年06月27日 00:05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受高息環境影響,加上新盤低價開售,令二手業主叫價能力下降。
全面撤辣效應消失,本港住宅樓價再次回落,5月私人住宅售價指數報305.9點,按月下跌約1.23%,終止兩個月升勢,為政府2月底撤辣以來首度回落,當中以新界區中小型單位按月跌幅逾4.7%最顯著;市場預期今年上半年樓價勢下挫約3%。不過,私宅租金指數連漲3個月,創近4年半新高,跑贏樓價。
差餉物業估價署周三公布的臨時數據顯示,今年首5個月私宅樓價指數已累跌約1.73%,較去年5月仍低約12.7%。與2021年9月的歷史高位398.1點比較,更低出約23.16%。
5月兩類面積單位售價指數,以實用面積約1,075方呎及以下中小型單位跌幅較大,該指數最新報307.2點,按月挫約1.25%,連升兩個月後回落。首5個月累跌約1.73%。
至於實用面積約1,075方呎以上大型住宅單位指數,最新報278.3點,按月挫約1.17%,也是連漲兩個月後回落。該指數5個月累挫約0.78%。
據該署臨時數字,5月撇除買賣量不足20宗的類別,共有7個類別的私人住宅平均每方呎售價按月下跌,其中以新界區實用面積約431至752方呎中小型單位跌幅最大,該類別單位5月平均每方呎售價跌穿一萬元,最新報約9,996元,為各類別中最低,按月下挫約4.71%。今年首5個月也累跌約4.61%。
另外,以今年首5個月計算,平均呎價累跌幅最大單位類別,為港島區實用面積約753至1,075方呎的中型單位,平均呎價最新報約15,866元,5個月共挫約6.47%。
此外,私人住宅租金升勢持續,今年5月私宅租金指數報189點,按月上升約1.02%,3個月累漲約2.49%,為2019年12月後新高。今年首5個月升約1.61%,比較去年5月更大幅漲約5.06%。
對於樓價再度回落,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指出,面對新盤低價開售的壓力,加上息口維持高企,大幅削弱二手業主叫價能力,甚至降價,導致二手樓價在撤辣兩個月後出現倒跌的情況,預期6月樓價跌幅相若,上半年樓價恐累挫約3%,展望全年,樓價有機會累跌約6至8%。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稱,受高息環境影響,銀行資金成本高昂,收緊按揭的步伐未停,按揭取態保守亦影響買家入市決定,本港經濟表現未如預期,零售及餐飲業面對重大挑戰,料6月政府公布的售價指數將會繼續下調。至於租金升勢會持續,樓價跌而租金升,租金回報率上升,加上辣招解除,料吸引更多投資者投入物業市場。
萊坊高級董事及大中華區研究及諮詢部主管王兆麒也認為,短期內二手樓價受一手銷售影響將繼續走弱。預測今年樓價走勢呈現「鈍角」形,上半年樓價下跌約3%,下半年跌幅將略為收窄,維持年初預測樓價全年下跌約5%。
地產商長實集團(01113)首席營業經理郭子威估計撤辣的利好因素消失,下半年成交量會明顯減少,料全年樓價窄幅上落,波幅收窄至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