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Campus】加密幣ETF 現貨較期貨好?

2024年07月08日 07:00
東網電視
更多新聞短片
隨着全球資產泡沫白熱化,「去美元化」成風,加密貨幣近年進入高速發展時期,不僅市場的接受程度正不斷提高,更開始把其視為一種新興的資產。對港人而言,因應首批比特幣和以太幣現貨ETF(交易所買賣基金)已面世,可以為能承受高風險的投資者提供相對簡易和靈活的交易途徑。
香港首批比特幣、以太幣現貨ETF已於4月30日掛牌,由華夏基金(香港)、博時國際、嘉實國際合共發行6隻產品。這批ETF產品全數設有港元和美元櫃台,華夏基金發行的兩款ETF產品,額外設有人民幣櫃台。而所有比特幣現貨ETF均追蹤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F比特幣指數,以太幣現貨ETF則追蹤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F以太幣指數。
港交所資料顯示,在首批加密貨幣現貨ETF掛牌前,香港首批加密貨幣期貨ETF在2022年上市後,已備受投資者青睞,由南方東英和三星資產發行的3隻加密貨幣期貨ETF的日均成交量,由2023年的890萬元增加至2024年首季的5,130萬元,同時吸引5.29億元的資金流入。
在港上市的加密貨幣期貨ETF包括比特幣和以太幣期貨ETF,基金經理主要購買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掛牌的期貨來追蹤比特幣和以太幣的表現。
然而,由於涉及期貨投資,相關期貨ETF會因維持保證金要求、期貨溢價和轉倉而衍生較傳統股票ETF高的操作成本,加上期貨表現未必能全面複製實物表現,或與投資者預期有落差。
另一邊廂,加密貨幣現貨ETF理論上能全面複製相關加密貨幣的走勢變幅,而且證監會允許參與證券商通過現金或實物的形式進行申購和贖回,意味投資者可以從比特幣和以太幣經參與證券商換取ETF單位,亦可從ETF換取比特幣和以太幣,部署上較期貨ETF靈活。
惟也要留意,因香港比特幣和以太幣現貨ETF只能從加密貨幣資產交易平台持貨,仍需要面對流動性風險以及交易平台的交易限額風險,亦令成本優勢未必明顯。
以三星資產和南方東英發行的比特幣期貨ETF為例,預計全年開支比率分別為0.95%和2%。而博時國際、嘉實國際、華夏基金(香港)發行的比特幣現貨ETF,預計全年開支比率依次為0.85%、1%,以及1.99%。
監管當局指,自容許香港公眾在受規管平台買賣比特幣和以太幣,不少投資者希望透過傳統的券商和交易所投資產品涉足現貨加密貨幣資產。因此,在滿足投資者需求的考慮下,提供受監管的加密貨幣現貨ETF產品是符合公眾的利益,但提醒投資者入市前,要充分了解加密貨幣,考慮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
專家:風險較大 宜投放最多20%資本
致富證券研究部聯席董事莊志豪表示,單從產品特性比較,不受期貨溢價和轉倉影響的加密貨幣現貨ETF,較期貨ETF可取,但他也從南方東英方面得悉,未見顯著資金因應現貨ETF面世而由期貨ETF轉走,其中一個原因可能與南方東英推出香港市場首隻加密貨幣ETF、投資者買慣買熟有關。他補充,以該證券行為例,亦未見加密貨幣現貨ETF面世後,多了客戶查詢和購買。箇中原因,可能是一向參與加密貨幣市場的投資者,會直接透過加密貨幣錢包直接買賣,除了可24小時全天候交易,亦不用繳付ETF發行商收取的管理費,玩法也更多樣化。試想如果買入了加密貨幣ETF,ETF所追蹤的加密貨幣價格突然在港股交易時段外大冧,投資者無法即時作相對應部署,隨時損失慘重。
不過話說回來,他指加密貨幣現貨ETF受監管,始終是較有保障的投資途徑,但最終交易能否賺錢,還看個人眼光和操作策略。他建議買賣加密貨幣ETF的心態要如同炒作窩輪、牛熊證等衍生工具,有預計損失全部投入本金的心理準備,10元身家最多只能放一至兩元。操作上而言,宜短不宜長,且買入前記緊留意發行商網站提供的ETF最新資產淨值與ETF價格有多少差距,若價格高於資產淨值太多就不要盲目高追。
莊志豪補充,加密貨幣後市走勢如何,市場各有好淡意見,但對於其中一個原因是預期美元貶值有利加密貨幣表現,他提醒,過往經驗是市場一遇上重大風險,例如股災、軍事衝突爆發,市場資金就會湧向美元,美元長遠是否趨向貶值很難說,而加密貨幣本身有多大價值亦沒有人可準確告知。因此,加密貨幣現貨ETF在香港面世,猶如超級市場的貨架上多了一項產品給大家選擇,但最終是否要購買,就要了解清楚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
若然投資者看好加密貨幣後市表現,認可財務策劃師李澄幸表示,從中長線配置的角度而言,現貨ETF是值得考慮的選擇,因為追蹤差異理應較小,管理費亦普遍較具競爭力。另外,現貨ETF設有實物申贖的機制,有這個需求的投資者應選擇可提供此服務的券商,惟需要留意包括Gas Fee(在加密貨幣網絡上交易或執行智能合約交互時要支付的礦工費用)在內的手續費。因此,估計申贖服務適合較大額的投資者。